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江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热轧
  • 2篇卷取
  • 2篇卷取温度
  • 2篇冷却过程
  • 2篇冷却速率
  • 2篇共析
  • 1篇带钢
  • 1篇单道次
  • 1篇道次
  • 1篇低碳钢
  • 1篇形貌
  • 1篇氧化层
  • 1篇氧化动力学
  • 1篇轧带
  • 1篇酸洗
  • 1篇碳钢
  • 1篇起泡
  • 1篇热轧带钢
  • 1篇连续冷却过程
  • 1篇扩散

机构

  • 6篇东北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 1篇河北钢铁集团...

作者

  • 6篇刘小江
  • 5篇曹光明
  • 4篇刘振宇
  • 3篇何永全
  • 2篇孙彬
  • 1篇贾涛
  • 1篇李成刚
  • 1篇刘红艳
  • 1篇徐蓉

传媒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钢铁研究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强船板表面高温氧化起泡原因分析
2015年
为了解决某公司生产的高强船板表面高温氧化起泡的问题,采用试验室高温氧化的方法对高强船板表面高温氧化起泡的现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强船板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的起泡现象与其较高的碳含量有关;当温度大于950℃时,试样表面才会出现气泡,同时发现光滑的试样表面氧化铁皮气泡现象较轻。
张卿王绍斌刘小江贾涛
关键词:高强船板起泡扩散
热轧高强钢氧化动力学和氧化铁皮结构控制被引量:19
2013年
通过实验室氧化增重实验和热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高强钢(610L)的氧化动力学行为和FeO的转变行为,推导出了变温条件氧化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可实现热轧高强钢的厚度演变规律研究;测定了高强钢610L的氧化铁皮的等温转变曲线,指出FeO等温转变包含两个转变过程,即第一个转变过程为析出先共析Fe3O4,第二个转变过程发生共析反应(FeO→Fe+Fe3O4),同时给出610L钢FeO层发生先共析转变和共析转变的"鼻温"范围分别为350~500℃和350~450℃,为控制氧化铁皮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曹光明孙彬刘小江张琳
关键词:高强钢氧化动力学
低碳钢表面氧化铁皮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被引量:13
2015年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低碳钢表面氧化铁皮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分析了卷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Fe1-yO相变的影响。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最终的氧化铁皮结构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氧化铁皮只包含先共析Fe3O4和残余Fe1-yO;第二类氧化铁皮由共析组织、先共析Fe3O4和少量残余Fe1-yO组成。结果表明,低冷却速率有利于共析反应的发生。在400~500℃,Fe1-yO最不稳定,在该温度区间卷取,最终氧化铁皮中将出现大量的共析组织。当卷取温度远高于570℃,Fe2+在Fe1-yO中扩散,使Fe1-yO的阳离子空位浓度降低,稳定性提高,这种Fe1-yO的共析转变需要更长时间,最终的氧化铁皮中共析组织含量较低。
何永全刘红艳孙彬刘小江曹光明刘振宇
关键词:卷取温度冷却速率
单道次热轧对Fe-1.5Si硅钢氧化层形貌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将Fe-1.5Si硅钢试样分别在1000~1200℃空气条件下氧化30min,观察发现在1000℃和1100℃时,氧化层与基体界面处存在硅酸亚铁,而当温度为1200℃时,硅酸亚铁不但存在于界面处,同时也存在于氧化层中.将各温度F得到的带有氧化层的试样进行单道次热轧试验,压下率分别为10%和30%,发现1000℃和1100℃时,较高的压下率使氧化层破碎更加严重,但是单道次热轧未能改变氧化层的结构;当温度为1200℃时,由于液态的硅酸亚铁的出现,单道次热轧能够将界面处的液化的硅酸亚铁层挤压到氧化层中,消除了硅酸亚铁层的钉扎基体的效应,改善了氧化层与基体界面的平直度.
刘小江曹光明何永全刘振宇
关键词:氧化层硅钢热轧形貌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酸洗行为被引量:21
2012年
热轧过程中,不同的轧制工艺和卷取条件会获得不同的氧化铁皮结构。其中,FeO的晶粒是以三角锥型或金字塔型的方式生长,Fe3O4以柱状晶的形式生长,Fe2O3以金属须状方式生长。针对不同结构的氧化铁皮进行酸洗模拟试验,研究热轧带钢不同位置的氧化铁皮的酸洗行为,绘制了不同氧化铁皮结构的酸洗动力学曲线,分析由于供氧差异对氧化铁皮结构和酸洗行为造成的影响;并揭示了两种典型氧化铁皮结构的酸洗机制,以FeO为主的氧化铁皮结构其酸洗机制为"剥离"、化学溶解和相结合,以Fe3O4为主的氧化铁皮结构其酸洗机制以化学溶解为主。
曹光明刘小江薛军安徐蓉李成刚刘振宇
关键词:酸洗
热轧低碳钢卷取后冷却过程中三次氧化铁皮结构转变行为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SEM和热模拟试验机研究在卷取后连续冷却条件下、不同的卷取温度和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低碳钢三次氧化铁皮结构转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FeO层的转变均遵循“C”曲线规律,400~500 ℃为FeO共析反应的“鼻温”范围,在这个温度区间内,以较小的冷速冷却到室温可以得到以共析组织Fe3O4和单质Fe为主的氧化铁皮结构,较快冷速则会抑制共析反应的发生;当冷速达到25 ℃/min时,FeO共析转变进程被抑制,氧化铁皮结构以先共析Fe3O4为主。结合连续冷却结构转变曲线,通过控制卷取温度和冷却速率,可以控制FeO的共析反应进程,从而达到精确控制氧化铁皮结构目的。
曹光明何永全刘小江刘振宇
关键词:共析转变卷取温度冷却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