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君

作品数:33 被引量:32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蝌蚪
  • 8篇两栖
  • 7篇RANA
  • 6篇爬行动物
  • 6篇两栖动物
  • 6篇两栖爬行
  • 6篇两栖爬行动物
  • 4篇阿特拉津
  • 3篇沙蜥
  • 3篇沙蜥属
  • 3篇水电
  • 3篇染色体组
  • 3篇染色体组型
  • 3篇自然保护
  • 3篇物种
  • 3篇核型
  • 3篇保护区
  • 3篇草坡
  • 2篇遗传学
  • 2篇入侵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成...
  • 4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美国加州大学
  • 2篇四川省环境保...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位育中学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 1篇四川省野生动...

作者

  • 33篇刘志君
  • 26篇王跃招
  • 14篇李成
  • 10篇戴强
  • 9篇曾晓茂
  • 7篇苑宇哲
  • 6篇李旭东
  • 6篇顾海军
  • 6篇姚春生
  • 6篇徐士霞
  • 4篇刘少英
  • 4篇冉江洪
  • 4篇戴建洪
  • 4篇方自力
  • 3篇郑渝池
  • 2篇孙治宇
  • 2篇吴贯夫
  • 2篇张晋东
  • 1篇胡其雄
  • 1篇余平

传媒

  • 9篇四川动物
  • 7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Zoolog...
  • 3篇生物多样性
  • 2篇Curren...
  • 2篇四川省动物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遗传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垂直分布及保护区型式被引量:7
2003年
四川省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已知分布有39种两栖爬行动物,本文对在该地区海拔700-2600 m的地段划分为19个小带,并对其物种多样性的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栖爬行动物在保护区内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现象,海拔900-1099 m过渡带和2100~2299 m过渡带是该地物种保护的关键地区,该区域具有物种丰富、区系复杂和生态脆弱等特点;因此,在规划建设和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避免对该区域的影响,同时保护区的规划应遵循物种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合理设计保护区的空间格局,初步提出了多核心、多层次的保护区新型式.
李成刘志君王跃招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
除草剂阿特拉津溶液中弹琴蛙(Rana adenopleura)蝌蚪的微空间分布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扩散系数C等5种分布型指标测定阿特拉津溶液中(ρ1-3/mg L-1:10,20,30)弹琴蛙(Rana adenopleura)蝌蚪(均处于25期和26期,体长范围26-60 mm)在水族箱(l×b×h=40 cm×20 cm×25 cm)中的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蝌蚪在水族箱中为聚集分布.经多次适合性检验,证明弹琴蛙蝌蚪水族箱中的水平分布呈现负二项分布状态.随着阿特拉津浓度的升高,蝌蚪在水族箱内的聚集度(由负二项分布的k值来表明)逐渐减小(kρ1
徐士霞姚春生苑宇哲刘志君李旭东王跃招
关键词:除草剂阿特拉津蝌蚪
草坡河流域小水电开发对无尾两栖动物的影响
在江河支流上修建小型水坝正逐渐成为威胁山区生物多样性和流溪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采用3种方法调查了四川省岷江支流草坡河流域小型水坝对当地无尾两栖动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水坝对无尾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多种危害.
李成顾海军戴强刘志君王跃招
四川省草坡和包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编目法调查了四川省汶川县草坡自然保护区和若尔盖县包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概况。调查表明,草坡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17种,隶7科3目;包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5种,隶5科3目。
李成顾海军阳华刘志君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应用蝌蚪快速检测环境变异的两种方法——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被引量:22
2004年
本文介绍了应用无尾两栖类动物的蝌蚪进行环境监测的两种方法———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此两种环境检测的方法与其他环境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 ,简便 ,易操作 ,适于检测现场应用 ,可大面积推广等优点。
苑宇哲徐仕霞姚春生刘志君李旭东王跃招
关键词:蝌蚪生物检测微核试验环境监测
草坡河流域小水电开发对无尾两栖动物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在江河支流上修建小型水坝正逐渐成为威胁山区生物多样性和流溪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采用3种方法调查了四川省岷江支流草坡河流域小型水坝对当地无尾两栖动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水坝对无尾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多种危害。具体表现在:(1)坝体阻碍和引水发电导致了繁殖场与栖息地减少和单一化,通过繁殖位点调查法发现上游卵团密度为下游卵团密度的40.5倍,上游的繁殖水体密度为下游的3.9倍;(2)水坝引起了下游蝌蚪数量锐减,阻断了溪流蝌蚪的迁移,通过蝌蚪数量调查法发现上游蝌蚪密度分别为下游蝌蚪密度的21倍(5月)和25.7倍(6月);(3)改变了两栖动物成体的分布格局,通过繁殖期和冬眠期的样线法调查,在水坝上游的两栖动物成体数量是水坝下游两栖动物成体数量的11.5倍。
李成顾海军戴强刘志君王跃招
阿特拉津溶液中仙姑弹琴蛙(Rana daunchina)蝌蚪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5
2004年
本文研究了阿特拉津 5mg/l、 10mg/l、 15mg/l、 2 0mg/l溶液中经 16d处理和 10mg/l、 2 0mg/l、 30mg/l溶液中经 96d处理后仙姑弹琴蛙 (Ranadaunchina)蝌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活性。受试 16d ,阿特拉津处理组SOD活性分别是空白对照 72 0 6 5 5 8u/μg·ml的0 177、 0 316、 0 4 6 7、 0 36 2倍 ;96d ,分别为空白对照 5 2 2 6 0 4 1u/μg·mL的 0 92 8、 0 4 4 0、 0 4 83倍。表明阿特拉津抑制蝌蚪SOD活性。 16d ,阿特拉津 15、 2 0mg/l组CAT活性分别为空白对照的 0 36 9、 0 183倍 ;96d处理 ,阿特拉津 2 0、 30mg/l组蝌蚪CAT活性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 0 76 87、 0 72 2倍 ;阿特拉津 2 0、 30mg/l处理96d ,GSH Px活性为空白对照组的 0 0 83、 0 2 2 5倍。表明高浓度阿特拉津抑制CAT、GSH Px活性。
苑宇哲徐士霞姚春生刘志君李旭东王跃招
关键词:抗氧化酶系生物检测蝌蚪
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溶液中弹琴蛙蝌蚪(Rana adenopleura)的行为模式被引量:10
2004年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阿特拉津溶液中 (ρ1~ 4/mgL-1:5 ,10 ,15 ,2 0 )弹琴蛙 (Ranaadenopleura)蝌蚪的行为 ,运用方差分析 (ANOVA)检验了蝌蚪在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时间段、pH值、溶氧量等条件下的行为差异性 .根据实验结果 ,确立了正常及异常行为模式 .结果表明 :在水温 (15 .0± 0 .5 )℃的条件下 ,弹琴蛙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主要与阿特拉津的浓度有关 ,同时与实验时间的长短也有一定的关系 ,而与 pH值、溶氧量关系不大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蝌蚪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其中在实验组中 ,蝌蚪在 5mg/L的阿特拉津溶液中与 10mg/L、15mg/L、2 0mg/L中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在 10mg/L、15mg/L、2 0mg/L阿特拉津溶液中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关性分析表明 ,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与阿特拉津的浓度没有剂量反应关系 (r2 =0 .4 94 ) ;在对照组中 ,0 .5mL/L丙酮对照和空白对照中蝌蚪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图 3表 2参
徐士霞苑宇哲姚春生李旭东刘志君王跃招
关键词:蝌蚪阿特拉津
中国西南部小鲵属的遗传分化(英文)被引量:10
2003年
运用同工酶电泳和DNA测序技术 ,我们研究了中国东南部两种小鲵的遗传多样性。同工酶数据显示义乌小鲵和安吉小鲵之间存在中等水平的种间差异。而线粒体DNA序列数据则显示两种之间存在较高水平的种间差异。安吉小鲵种群存在明显的近亲繁殖现象 ;义乌小鲵种群间存在明显的分化。舟山群岛上义乌小鲵种群明显有别于大陆种群。
Jinzhong FUMark HAYES刘志君曾晓茂
关键词:同工酶电泳遗传分化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翼手类研究被引量:25
2001年
1996年至 1997年 ,通过对三峡工程重庆库区 13个县 (区 ) 68个洞穴的考察和标本采集 ,结合历史资料记述 ,确认重庆库区共有翼手目动物 4科 2 6种。其中 8种为重庆市新记录 ,分别是绒菊头蝠、皮氏菊头蝠、西南鼠耳蝠、水鼠耳蝠、尖耳鼠耳蝠、大足鼠耳蝠、长折翼蝠和皱唇蝠。研究发现翼手类更喜欢潮湿、低海拔、人类干扰少、洞深在 50m以上、周围是农田—草灌的洞穴。
刘少英冉江洪林强刘世昌刘志君
关键词:翼手类洞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