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荣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白血
  • 9篇白血病
  • 4篇粒细胞
  • 4篇粒细胞白血病
  • 4篇慢性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髓细胞
  • 3篇骨髓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白...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髓性
  • 2篇纤连蛋白
  • 2篇慢性粒细胞
  • 2篇慢性粒细胞白...
  • 2篇慢性髓性

机构

  • 10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刘艳荣
  • 9篇陈珊珊
  • 5篇付家瑜
  • 4篇李金兰
  • 3篇喻新建
  • 2篇王黎明
  • 2篇白任奎
  • 2篇薛文韬
  • 2篇秦亚溱
  • 2篇高晖
  • 2篇陆道培
  • 1篇郭乃榄
  • 1篇陈育红
  • 1篇傅家瑜
  • 1篇郭子宽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NG2表达的研究
2000年
陈育红高晖常艳于弘刘艳荣陈珊珊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细胞MLL基因NG2
流式细胞仪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作用--个例分析
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而针对急性白血病的复杂性有急性白血病FAB分型-76,急性白血病MIC分型-86和WHO对急性髓系肿瘤分类-200...
刘艳荣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残留白血病观察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骨髓移植(alo-BMT)后残留白血病情况。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46例经alo-BMT植活的CML患者骨髓细胞M-bcr/ablmRNA表达。结果:alo-BMT能使约70%CML患者在移植后3个月bcr/ablmRNA转阴。其中4例患者在移植后+1.5~2.0个月时为bcr/ablmRNA(+),于+3个月转为阴性;1例于+9个月转阴。1例无病存活6年以上患者,其bcr/ablmRNA为阳性;另1例无病存活4年以上患者bcr/ablmRNA为阴性。结论:RT-PCR是当前检测残留白血病最灵敏的方法,但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刘艳荣傅家瑜喻新建常艳薛文韬陈珊珊陆道培
关键词:慢性白血病髓细胞性骨髓移植异基因
慢性髓性白血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研究被引量:22
2000年
为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的功能 ,将CML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GM CSF ,IL 4 ,TNF α的培养基中培养 7- 14天。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培养细胞进行表型鉴定 ,通过FITC DX(FITC标记的葡聚糖 )摄入实验 ,3H TdR掺入和MTT实验 ,以及LDH释放试验 ,分别检测不成熟DC对外源抗原的摄入能力 ,成熟DC对外源和内源抗原的呈递能力 ,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杀伤作用。结果表明 :从CML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能培养出高表达CD1a ,CD86,CD80 ,HLA DR ,CD5 4和CD4的树突状细胞 ;早期DC对FITC DX有吞噬功能 ;培养至出现典型树突状结构的DC(约 7- 10天 )对异体淋巴细胞 (allo MLR)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对自身T细胞也有刺激作用 (auto MLR) ,但相对较弱 ;CML DC能诱导出对自身CML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CTL。结论提示 ,CML
王黎明陈珊珊刘艳荣付家瑜于弘李金兰郭子宽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白血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成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β1整合素功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白任奎陈珊珊刘艳荣付家瑜李金兰于弘常艳阮国瑞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整合素纤连蛋白
抗PML抗体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被引量:1
1998年
对35例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进行抗PML抗体免疫荧光测定。1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标本中,11例未治、3例服ATRA4天以内,以及3例复发病人均为典型APL荧光表现,2例ATRA诱导完全缓解APL病人荧光表现为非APL型。16例未治的非APL病人均为典型非APL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抗PML抗体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特异,适于诊断未治和复发的APL病人。
秦亚溱喻新建刘艳荣陈珊珊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蛋白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分析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细胞毒药物及异基因骨髓移植(alo-BMT)治疗后融合基因的变化。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22例APL患者治疗前后RARα/PML融合基因进行检测。其中12例患者为单纯化疗,10例接受了alo-BMT,9例患者于第1次完全缓解(CR1)期、1例于第1次复发(RR1)期接受了alo-BMT。结果:单纯维甲酸诱导完全缓解时,75%APL患者融合基因仍然阳性;继用强化疗后83%患者融合基因转为阴性,RT-PCR转阴时间为发病后1~39个月;alo-BMT后4个月内及4个月后,分别有62.5%及85.7%患者融合基因转阴。结论:化疗及BMT均可使患者融合基因转阴。
刘艳荣付家瑜常艳乐晓峰薛文韬喻新建郭乃榄陆道培陈珊珊
关键词:融合基因基因分析急性白血病粒细胞
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和鉴定被引量:7
2000年
王黎明刘艳荣李金兰常艳付家瑜高晖陈珊珊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在CD34阳性骨髓细胞中的表达(英文)
1998年
CD34^+细胞包含有造血干/祖细胞,而造血干/祖细胞能被IL-3,GM-SCF,G-CSF等诱导分化与增殖。正常的CD34^+细胞是否参与一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尚未被阐明。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了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的正常骨髓CD34^+细胞IL-1β,IL-3,IL-4,IL-6,GM-CSF,TNF-α,TNF-β及c-kit基因的表达,并且分析了重组IL-1β,IL-3,IL-7,GM-CSF,PIXY321(IL-3/GM-CSF融合蛋白)及干细胞因子(SCF)对这些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新分选出的CD34^+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IL-1β,c-kit mRNA及低水平的IL-3,TNF-α,TNF-βmRNA。经外源性的细胞因子刺激后,IL-1β,TNF-α及TNF-β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唯IL-7能使GM-CSF mRNA的表达变为阳性,IL-7亦能显著增强IL-6基因的表达。所有这些细胞因子对c-kit及IL-3基因表达均无明显作用。
刘艳荣Drach JohannesDrach DorisAndreeff Micheal陈珊珊
关键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CD34^+细胞聚合酶链反应
K562细胞与纤连蛋白粘附缺陷机制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0年
白任奎陈珊珊刘艳荣李金兰付家瑜秦亚溱高辉于泓
关键词:K562细胞纤连蛋白白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