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伦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FVCOM
  • 3篇海域
  • 3篇值模拟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旋
  • 2篇海流
  • 2篇潮汐
  • 1篇地貌
  • 1篇地貌演变
  • 1篇动力环境
  • 1篇有效波高
  • 1篇水动力
  • 1篇水动力环境
  • 1篇拖曳系数
  • 1篇泥沙
  • 1篇谱分析
  • 1篇热带
  • 1篇热带气旋
  • 1篇西部海域
  • 1篇南海北部

机构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广西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作者

  • 12篇吴伦宇
  • 4篇郭佩芳
  • 3篇周良明
  • 3篇郑斌鑫
  • 3篇侍茂崇
  • 2篇王爱方
  • 2篇熊学军
  • 2篇丁扬
  • 2篇曹雪峰
  • 1篇吕忻
  • 1篇王兴
  • 1篇高劲松
  • 1篇王智峰
  • 1篇陈波
  • 1篇史文奇
  • 1篇石洪源
  • 1篇胡筱敏
  • 1篇孙晓娟
  • 1篇乔方利
  • 1篇曾志

传媒

  • 3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广西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Marine...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WAVEWATCH-Ⅲ模式对南海的波浪场进行数值计算、统计分析和研究被引量:60
2007年
以30a再分析风场数据为输入,采用WAVEWATCH-Ⅲ波浪模式,对南海海域1976—2005年的波浪场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大量的T/P高度计波浪资料和部分台风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后发现,波浪计算结果较好。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和推算,得出南海海域波浪如下的主要特征:1)南海海域的常浪向基本为NE,出现频率占各向总数的40%;北部海域的强浪向主要为E,中部和南部海域的强浪向主要为NE;2)夏季的波高为全年最小,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波高达到全年最大;3)100a一遇极值波高分布:海南岛东南附近海域最大,有效波高最大超过18m,中部海域的有效波高平均为14m左右,南部海域的有效波高平均约为9m。
周良明吴伦宇郭佩芳王爱方
关键词:热带气旋波浪
渤海重现期波高的数值计算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RAMS大气模式给出的20年风场资料,利用SWAN近海波浪模式对渤海海域的波浪进行了20 a数值计算.通过与一般过程和大风过程的实测资料的对比后发现.波浪模拟值与实潮值符合地较好,SWAN模式适合渤海海域波浪的计算。通过分析发现.辽东湾常浪向为SSW。强浪向为SSW;渤海中部常浪向为S,强浪向为NE;渤海海峡常浪向为NNW,强浪向为NNW;莱州湾常浪向为S,强浪向为NNE;渤海湾常浪向为S.强浪向为NE。渤中偏东南海域(38°~39°N,119.5°~120.5°E)多年一遇有效波高最大.其中百年一遇有效波高最大值达到6.7m。
邓兆青周良明吴伦宇郭佩芳
关键词:有效波高
Study on the wave extreme parameters of the Bohai Sea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SWAN被引量:1
2013年
Wave fields in Bohai Sea from 1985 to 2004 were simulated using SWAN wave model by inputting high-resolution hindcast wind fields dataset. Comparisons of wave heights between simulation and observation show good agreement in general.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extreme values of simulation, this paper gives wave extreme parameters with different return-period for all computation grids in Bohai sea.
孙晓娟周良明王爱方王智峰吴伦宇
关键词:SWAN
粤东甲子附近海域潮流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2012-04—07甲子以东海域3个站的潮位和海流连续观测资料,采用潮汐和潮流调和分析、海流旋转功率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潮汐和各层潮流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1)甲子港及其以东40km海域典型日潮的形成是由于M2分潮的无潮点的存在和潮能在甲子外海的辐散两种原因引起的;2)日潮海域的潮流则是正规半日潮流的性质;3)研究海域的潮波较为复杂,驻波性质不明显,前进波性质较为突出;4)通过类比黄河口M2分潮的无潮点,认为该海区存在一个退化到岸上的M2无潮点是可能的。
吴伦宇郑斌鑫曾志何佳陈志杰
广西近岸西部海域的海流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广西近岸西部白龙半岛海域2011—2012年连续一年的观测资料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潮流和余流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白龙半岛海域潮汐为正规全日潮,但是潮流为不规则半日潮流;旋转谱分析显示,潮流逆时针旋转分量强于顺时针旋转分量,全日潮流的总能量小于半日潮流的能量;潮流振幅在夏季明显高于冬季,这是因为夏季北部湾北部的显著层结导致的较浅海域的内潮同样比较显著,并且表现为由表层向底层加强;另外,本文首次发现,经过北部湾的台风会增强主要的全日、半日分潮的能量,引起潮流的流速增加。通过数模试验,第一次发现在白龙半岛附近海域存在一个小尺度的反气旋涡,范围大约位于108°E^108.7°E、20.8°N^21.5°N,涡旋在秋季产生,可以一直持续到冬季结束。
曹雪峰石洪源郑斌鑫侍茂崇郭佩芳吴伦宇丁扬
关键词:潮汐反气旋涡
基于FVCOM的浪、流、泥沙模型耦合及应用
对近岸的一些基本海洋现象如潮汐、环流、风暴潮、海浪以及由此衍生的泥沙输运和海底地形变化的研究对海洋工程,环境保护等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研究表明,这些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较强的非线性作用,因此将它们作为一个...
吴伦宇
关键词:FVCOM地貌演变
文献传递
高盐水排放扩散的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模型,建立了1个高分辨率的三维盐度扩散模型,综合考虑了潮汐、季风和波浪对高盐水扩散的影响,模拟了海阳海水淡化厂夏季高盐废水排放的扩散情况。通过模拟发现,高盐水主要集中在底层,表层、中层含量很少。在波浪的作用下,垂向混合加强,高盐水在底部的扩散有所收缩,而在中层和表层相应的增大。结果表明,对高盐水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必须使用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并应当考虑波浪的影响。
吴伦宇郭佩芳侍茂崇吕忻
关键词:高盐废水FVCOM
不同风应力拖曳系数对南海北部风暴潮数值模拟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南海是我国风暴潮灾害频发的海域之一,合适的拖曳系数参数方案能够提升风暴潮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对于南海风暴潮的防灾减灾影响深远。本文基于影响南海海区的两次台风过程期间的沿岸潮位站的水位资料,对常用的拖曳系数模型对比分析研究,获得了适用于南海北部海区的拖曳系数方案。结果显示,拖曳系数方案采用Large and Pond(1981)模型在南海北部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风暴潮数值模拟结果。
曹雪峰李庆杰邢传玺史文奇史文奇高劲松吴伦宇高劲松
关键词:风暴潮数值模拟南海北部
关于潮汐与潮流性质不同海区全潮观测日期选择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全潮海流观测中常利用工程海区附近验潮站潮汐预报结果来确定大、中、小潮观测时间,但这种方法在潮汐性质与潮流性质不同的海区并不适用。以广东陆丰碣石海域为例,用传统潮位法进行全潮观测日期选择,并提出应用潮流法进行观测日期的选择。对2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取潮流法确定的观测日期进行2012年冬、夏两个航次的全潮观测。潮流观测结果分析表明,潮流法选择的全潮海流观测日期基本符合各潮次典型性、代表性特征。在这种海区开展全潮海流观测时,宜从潮流角度来选取各潮次观测日期。
胡筱敏熊学军陈超王冠琳吴伦宇
风对北部湾入海径流扩散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本文根据北部湾红河等入海径流的最新资料,使用FVCOM数值模式计算风场显著不同的1988年和1989年夏季径流扩散特征;使用冬季平均风场计算包括径流在内的冬季北部湾环流。得出如下结论:(1)1988年8月,强的西南风除了在北部湾西岸产生较强的北向沿岸流外,东部涠洲岛附近形成气旋式环流;相应地在北部湾中偏北部有一个弱的反气旋涡,中部出现较大的气旋式环流;(2)1989年8月的西南风非常弱,表层的红河冲淡水主要沿北部湾西岸向南流,来自琼州海峡的余流,在北部湾北部形成范围较大的气旋式环流,与此同时,海湾南部也出现一个较强的气旋式环流;(3)冬季,在冬季偏北风驱动下,北部湾基本是气旋式环流,只有西北部水域出现一个反气旋式环流。
侍茂崇陈波丁扬吴伦宇郑斌鑫
关键词:径流环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