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冰
- 作品数:26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细胞自噬与肿瘤被引量:3
- 2014年
- 自噬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目前仍有争议。自噬可在肿瘤起始阶段抑制肿瘤,也可在肿瘤发展阶段保护肿瘤。自噬相关性细胞死亡可以作为肿瘤抑制物,丧失自噬可以引起染色体不稳定和炎症性坏死。反之,自噬能促进肿瘤在应激条件下的生存及转移,对自噬分子调控机制的阐明对于肿瘤的治疗意义重大。
- 韦艳吴冰
- 关键词:自噬肿瘤
- 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应用
- 白海王存邦马晓慧吴冰吴涛张茜葸瑞潘耀柱王景昌王晓靖陈燕周进茂胡晓燕
- 本课题组国内早期从骨髓及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记。为MSC广泛应用于临床奠定了实验基础。研究发现,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培养中和植入受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后,可转化为组织特异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生物学特性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因病态造血导致进行性、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少数有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危险。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根治疗法,本文重点讨论MDS的现有治疗和相关的支持治疗。
- 吴冰韦艳张茜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
- 多药耐药基因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其化疗保护作用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慢病毒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探讨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离心法自骨髓中分离MSCs并进行纯化和扩增,流式细胞仪鉴定。克隆mdr1基因,构建慢病毒载体,命名为TG-005-mdr1/tap。脂质体转染法转染携带mdr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293T包装细胞,获得的病毒上清感染hMSCs,GTP荧光技术和western-blot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hMSCs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结果:成功构建携带mdr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采用GTP荧光技术检测慢病毒转染率达83.44%,western-blot检测mdr1编码产物P-pg蛋白高表达,转染后hMSCs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转染mdr1基因后的hMSCs具有化疗耐受性,可为化疗骨髓防护提供新思路。
- 吴冰陈慧玲王存邦白海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慢病毒载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化疗耐受
- 白藜芦醇通过沉默调节蛋白1-Beclin1信号通路对衰老心肌自噬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衰老心肌自噬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4月龄组、22月龄组,白藜芦醇组(22月龄加白藜芦醇处理),每组6只。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肌LC3B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各组心肌Beclin1蛋白乙酰化程度;荧光定量检测各组心肌内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活性。培养H9C2心肌细胞小片段干扰RNA(siRNA)干涉Beclin1基因后,转染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LC3(GFPLC3)腺病毒,观察心肌细胞中GFP-LC3的数量。结果 4月龄组、22月龄组、白藜芦醇组心肌细胞SIRT1相对活性分别为(100.00±6.21)%、(74.60±7.85)%、(112.30±8.43)%;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分别为1.000±0.046、0.524±0.038、0.837±0.044。与4月龄组比较,22月龄组上述指标降低;与22月龄组比较,白藜芦醇组上述指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4月龄组比较,22月龄组心肌Beclin1乙酰化程度增加,但白藜芦醇能够逆转这种改变。siRNA干涉Beclin1表达后,H9C2心肌细胞内GFP-LC3颗粒增加(P<0.05),加白藜芦醇后GFP-LC3颗粒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SIRT1-Beclin1信号通路提高衰老心肌自噬。
- 吴冰王艳春张健黄慧
- 关键词:自噬细胞衰老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激光光凝术目前仍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金标准,当前药物治疗作为激光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力缺损。本文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韦艳任巧霞吴冰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药物治疗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由于血小板自身抗体和T细胞功能障碍所致,血小板及其前体巨核细胞均受到攻击导致血小板破坏和生成不足。激素、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及TPO受体激动剂不能逆转其疾病进程,且因感染、血栓形成等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新型治疗药物包括:CD154抗体、抑制性FCγ受体、Syk抑制剂等可以靶向疾病进程的关键步骤,有望限制全身副作用并降低ITP的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本文就ITP当前治疗策略、新型治疗药物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 吴冰韦艳张茜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细胞巨核细胞FCΓRIIBSYK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解放军兰州总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和干部病房住院的COPD患者378例,男性231例,女性147例,以国际通用衰弱筛查标准评估患者衰弱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COPD患者合并衰弱后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结果纳入分析的378例COPD患者中,合并衰弱患者共169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72例;衰弱患病率为44.7%,其中衰弱男性占所有男性的患病率为42%,衰弱女性占所有女性的患病率为49%。COPD患者发生衰弱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每增加1岁)(OR 1.02,95%CI:1.01~1.05);合并其他慢性疾病(OR 2.13,95%CI:1.41~4.05),糖尿病病史(OR3.18,95%CI:1.32~8.27),自述爬楼气短(OR 1.94,95%CI:1.51~3.85)。COPD患者合并衰弱时,出现吃饭(OR 1.64,95%CI:1.21~2.44)、穿衣(OR 1.89,95%CI:1.32~2.92)、做饭(OR 2.21,95%CI:1.47~3.23)和做家务(OR 2.33,95%CI:1.51~3.47)等日常生活活动困难的风险增加。结论 COPD患者中衰弱发生率较高,诸多因素可影响COPD患者衰弱的发生,COPD患者合并衰弱时发生日常生活活动困难的风险明显升高。
- 田刚辛昊洋郭从涛吴冰王艳春张健黄慧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衰弱日常生活活动
- 低剂量X线照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 2011年
- 本研究探讨低剂量X线辐射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功能的影响。获取正常人骨髓MSC,接受低剂量X线辐射后,用MTT方法检测照射后1-7天的吸光度,绘制生长曲线;RT-PCR法检测MSC的survivin mRNA表达,用MSC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表明:接受低剂量X线辐射后,MSC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加,MSC的DNA损伤程度似呈剂量依赖模式,MSC的survivin基因表达升高。结论:低于20 cGy的辐射对正常人骨髓MSC产生survivin mRNA表达增高的效应,至于高表达survivin是否有抵抗辐射的效应,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 吴冰韦艳刘凤强张茜王存邦白海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URVIVIN
- 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被引量:5
- 2011年
-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对5例MM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PBSCT前和预处理中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中均应用硼替佐咪治疗。选择预处理方案为:硼替佐米(bortezomib)+马法兰(melphalan)。输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数为4.06×108(4.09×108-4.37×108)/kg,CD34+细胞数为3.98×106(2.49×106-8.2×106)/kg。结果表明:5例患者造血完全重建,中性粒细胞(ANC)大于0.5×109/L中位时间为14(13-25)天,Plt大于50×109/L中位时间为28(21-58)天。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5例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MM的有效方法,移植后给予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可能是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方法。
- 张茜白海王存邦王美亮令亚琴吴冰
- 关键词:硼替佐米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