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通气
  • 3篇机械通气
  • 3篇肺损伤
  • 2篇新生儿呼吸
  • 2篇新生儿呼吸窘...
  • 2篇新生儿呼吸窘...
  • 2篇综合征
  • 2篇相关性肺损伤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机相关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肺保护
  • 2篇肺保护性机械...
  • 2篇保护性机械通...
  • 2篇VILI

机构

  • 6篇浙江省平阳县...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周贻荣
  • 3篇李昌崇
  • 3篇周小坚
  • 1篇陈鲜威
  • 1篇吴克义
  • 1篇金意梅
  • 1篇胡丹元
  • 1篇陆中权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近年来,国外有一些资料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有较好的疗效。国内资料不多,现将我院近年10例病人情况分析如下。
周贻荣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缺氧
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频发早搏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前瞻性采用先负荷量后小剂量维持方法治疗32例小儿频发早搏,用药前后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并作T3、T4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疗效和常见的副作用。结果早搏治疗1周时的总有效率为62.5%,1个月总有效率为84.4%,3个月的总有效率达90.6%。治疗期间少数病儿出现甲状腺肿大(T3、T4、TSH均正常)、食欲减退等副作用,在药物剂量减少或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频发早搏是有效和安全的。
吴克义周贻荣
关键词:胺碘酮小儿频发早搏
机械通气与PS替代疗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周贻荣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周贻荣李昌崇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炎症机制VILI局部炎症反应肺泡上皮LUNG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和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传统机械通气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40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传统机械通气,B组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A组潮气量(VT)10~12ml/kg,气道峰压(PIP)<25cmH2O,呼气末正气(PEEP)(5.0±1.5)cmH2O,呼吸频率(RR)60次/min;B组VT为5~8ml/kg,PEEP为(7.6±1.5)cmH2O,RR为40~60次/分。结果转归比较:两组所有病人均治愈。呼吸机参数比较:两组在维持SaO2在90%以上且PaCO2<8.0kPa的呼吸机各项参数,A组的VT(10.11±1.20)ml/kg、PIP(24.01±2.10)cmH2O、PEEP(7.50±1.50)cmH2O,两组VT、PIP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PEE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气比较:pH值A组7.35±0.10,B组7.25±0.15;PaCO2为A组(6.90±0.72)kPa,B组(93.0±2.8)kPa;两组pH、PaCO2、SaCO2(%)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并发症比较:A组肺损伤4例,循环系统并发症3例,B组无。结论传统策略和肺保护性策略通气均能治愈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但后者并发症较少。在维持PH、PaCO2、PaO2、SaO2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肺保护性通气的呼吸机参数VT和PIP较传统通气明显降低。
周贻荣周小坚李昌崇
关键词:呼吸衰竭潮气量气道峰压呼吸末正压
直接气管内吸痰治疗新生儿撤机后肺不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周贻荣
关键词:新生儿撤机肺不张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周贻荣李昌崇周小坚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传统机械通气VILINRDS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与极低体重儿肺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容量保证通气(SIMV+VG)对早产儿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把30例体重≤1500g、孕周≤32周需要机械通气的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患儿随机分为SIMV+VG组(n=15)和SIMV模式辅助通气组(n=15)。在机械通气第1周内定期收集患儿支气管灌洗液(BALF),并立即以12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70℃冰箱冷藏备测TNF-α、IL-6及IL-8的含量,由此判断肺损伤的程度。结果SIMV组发生气胸1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5例,治疗后期放弃治疗3例。SIMV+VG组发生BPD2例,无气胸发生,1例出生后15d发生严重感染,在20d死亡,2例放弃治疗。在机械通气的第1、3、5、7天,SIMV+VG组与SIMV组BALF中TNF-α、IL-6、IL-8的含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与SIMV+VG相比,SIMV组增高更为明显。结论与SIMV模式相比,应用SIMV+VG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HMD能较少肺损伤的产生。
周小坚周贻荣胡丹元陈鲜威金意梅陆中权
关键词:细胞因子机械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