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苗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生命
  • 2篇生命之树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进化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进化
  • 1篇数据集
  • 1篇自测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多样...
  • 1篇进化
  • 1篇分子序列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张景博
  • 2篇鲁丽敏
  • 2篇李洪雷
  • 2篇林立
  • 2篇孙苗
  • 2篇陈之端
  • 2篇杨拓
  • 1篇邵靖
  • 1篇刘奇
  • 1篇周园春
  • 1篇孟珍
  • 1篇董慧
  • 1篇曹巍
  • 1篇张寿洲
  • 1篇陈闽
  • 1篇何星
  • 1篇李勇
  • 1篇林小光
  • 1篇刘红梅
  • 1篇王学志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命之树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生命之树的概念由达尔文在1859年提出,用以反映分类群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近30年来,随着建树性状种类的多样化、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建树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生命之树的规模越来越大,可信度也越来越高。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的快速发展,使得生命之树成为开展学科间交叉研究的桥梁,其用途日益广泛。本文综述了生命之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生命之树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通过构建不同尺度的生命之树,理解生物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2)通过时间估算和地理分布区重建,推测现存生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3)基于时间树,结合生态、环境因子及关键创新性状,探讨生物的多样化进程和成因;(4)揭示生物多样性的来源和格局,预测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最后,本文评估了生命之树在目前海量数据情况下遇到的序列比对困难、基因树冲突、"流浪类群"干扰等建树难题,并指出了构建"超大树"的发展趋势。
鲁丽敏孙苗张景博李洪雷林立杨拓陈闽陈之端
关键词:生命之树系统发育生物地理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
用于生命之树重建的数据集被引量:1
2017年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三方两地”共同合作研究建设的“达尔文树”——分子数据分析应用环境(DarwinTree——Molecular Data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从中国陆地植物发育系统框架的研究出发,逐步推动解决生命之树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探索利用基因和基因组信息构建生命之树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和开发DNA序列信息自动采集和生命之树自动生成技术(Automa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ee of Life),建立生命之树信息平台及其利用体系,为最终在我国建立具有国际影响的,能很好地兼容物种分类、地理分布、形态性状、化石信息以及DNA信息的物种库(Species Bank)创造条件。DarwinTree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和分析并举的工作平台,该平台将承担数据汇集和面向实际科研工作应用的双重作用。本文发布的数据集包括:(1)DarwinTree基础数据集:来自国际公共序列数据的标记处理得到的分子标记数据及其与任意阶元物种分类名称对应的统计数据集;(2)DarwinTree自测序数据集:面向中国陆地植物研究的补充测序序列数据;(3)DarwinTree中国维管植物进化数据集:已构建的中国维管植物属系统发育树的数据(Generic tree of Chinese vascular plants)。
孟珍杨拓刘红梅黎建辉曹巍刘勇杲艳平刘奇林小光何星邵靖郑波王学志周园春陈之端林立苏俊霞孙苗董晓宇李洪雷鲁丽敏张景博朱新宇李勇张寿洲董慧廖一颖杨蕾蕾万涛
关键词:生物进化分子序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