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养红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氢酶
  • 2篇脱氢酶
  • 2篇谷氨酸脱氢酶
  • 1篇等比重
  • 1篇等比重布比卡...
  • 1篇低氧
  • 1篇毒性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腰麻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乙酰氨基酚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躁动
  • 1篇乳鼠
  • 1篇乳鼠心肌细胞
  • 1篇上腹部
  • 1篇上腹部手术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解放军421...
  • 1篇天水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宁养红
  • 2篇董海龙
  • 2篇弥曼
  • 2篇肖昭扬
  • 2篇任利君
  • 2篇朱萧玲
  • 1篇冯彩华
  • 1篇王寿平
  • 1篇侯立朝
  • 1篇孙静
  • 1篇曾毅
  • 1篇李汾
  • 1篇计根林
  • 1篇徐宁
  • 1篇李新华
  • 1篇王晖
  • 1篇张丽娜
  • 1篇熊利泽
  • 1篇邹健飞
  • 1篇冯大鹏

传媒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年龄对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对0.375%盐酸罗哌卡因臂丛神经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外科手术患者67例,ASAⅠ~Ⅲ级,根据年龄随机分成青年组(18~35岁)和老年组(65~76岁)。定时记录感觉、运动神经完全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结果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老年组较青年组显著缩短(P<0.05)。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老年组较青年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年龄的递增可加强0.375%盐酸罗哌卡因臂丛神经感觉和运动阻滞的临床效果。
计根林侯立朝曾毅孙静宁养红徐宁朱萧玲熊利泽
关键词:周围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神经刺激器
PKC在缺氧预处理和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减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评价蛋白激酶C(PKC)在缺氧预处理和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减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n=25):对照组(Ⅰ组)常规培养;缺氧复氧组(Ⅱ组)细胞缺氧3 h,复氧1 h;缺氧预处理组(Ⅲ组)缺氧20 min,复氧20 min后制备缺氧复氧模型;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Ⅳ组)细胞经终浓度为10-7 mol/L去甲肾上腺素孵育30 min后,去除去甲肾上腺素,再行缺氧复氧;H7+缺氧预处理组(Ⅴ组)细胞经终浓度为5×10-5 mol/L的H7孵育10 min后,去除H7,其余操作同Ⅲ组;H7+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Ⅵ组)细胞经终浓度为5×10-5 mol/L的H7(PKC活性抑制剂)孵育10 min后,去除H7,其余操作同Ⅳ组.复氧结束后,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和心肌细胞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LDH、CK的活性及MDA含量升高(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和Ⅳ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升高,LDH、CK活性及MDA含量降低(P<0.01).与Ⅲ组比较,Ⅴ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LDH、CK活性及MDA含量升高(P<0.01).与Ⅳ组比较,Ⅵ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LDH、CK活性及MDA含量升高(P<0.05).结论 PKC激活参与了缺氧预处理与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减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肖昭扬王寿平杨毅欣宁养红邹健飞
关键词:缺氧去甲肾上腺素细胞低氧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调控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功能
2008年
目的:观察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谷氨酸脱氢酶(GDH)的硝基化修饰及功能调控.方法:GDH与ONOO-体外反应,测定酶活性及别构调节效应,Western Blot检测GDH硝基化修饰;制备含"去硝基化酶"的脾脏蛋白,观察能否逆转ONOO-作用.结果:4-12μmol/L ONOO-不影响GDH活性和二磷酸腺苷(ADP)别构激活作用,但使三磷酸鸟苷(GTP,10μmol/L)别构抑制作用由(49±4)%降低至(69±7)%和(75±3)%;36-108μmol/L ONOO-使GDH活性由(0.81±0.05)kat/kg降低至(0.55±0.06)和(0.29±0.07)kat/kg,使GTP(10μmol/L)别构抑制作用降低至(83±4)%和(95±7)%;324μmol/L ONOO-使GDH完全失活.Western Blot检测到ONOO-使GDH发生硝基化修饰.脾脏蛋白可部分逆转上述作用.结论:ONOO-可通过硝基化修饰调控GDH催化功能.
任利君弥曼宁养红
关键词:谷氨酸脱氢酶
重比重与等比重布比卡因在临床腰麻应用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例80例,随机分为重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A组,40例)和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消退时间,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与A组(重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相比,B组(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两组在感觉阻滞最高平面、Browage分级、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相比,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应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均是安全有效。
姬银明杜军旺宁养红朱萧玲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布比卡因等比重重比重
帕瑞昔布钠预防上腹部手术术后躁动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上腹部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术中监测并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在40~50,A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B组于关腹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C组于关腹前静脉注射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08 μg/kg,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拔除气管导管前(停药10 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10 min (T4),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及T4时躁动评分(restlessness score,RS)、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瑞芬太尼用量、术后30 min恶心呕吐发生率. 结果 苏醒时间,A组、B组、D组分别为(7±3)、(8±4)、(7±3) min显著短于C组(10±4)min(P<0.05);瑞芬太尼用量,A组为(0.8±0.3) mg,较D组(1.3±0.5)mg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在T3时间点MAP、HR分别为(126±25) mmHg(1 mmHg=0.133 kPa),(106±28)次/min,较A组[(106±25) mmHg,(96±25)次/min]、B组[(113±27) mmHg,(99±27)次/min]和C组[(111±27) mmHg,(86±19)次/min]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间点也有相似变化.与对照组D组比较,A、B、C组患者术后躁动总发生率分别为6.7%,13.2%,10.0%,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躁动总发生率33.3%,其中A组躁动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A、B、C组患者VA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2、3、2均低于对照组评分5(P<0.05);A、B、C组患者RS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3、3均显著低于C组4分(P<0.05).与C组比较,A、B、D组副作用
冯大鹏王晖宁养红邹健飞董海龙肖昭扬
关键词:术后躁动副作用
硝酸甘油减轻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作用与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GTN)对对乙酰氨基酚(AP)肝毒性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小鼠ipGTN0.1~1.6mg/kg,15min后ipAP300mg/kg,6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GTN(1.6mg/kg)预处理小鼠,测定AP半数致死量(LD50);荧光法测定肝蛋白S-亚硝基化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处理GDH纯酶,Saville-Griess法测定其S-亚硝基化水平,并观察对N-乙酰-p-苯醌亚胺(NAPQI)灭活GDH效应的影响.结果:GTN降低AP导致的ALT,AST升高,使AP对小鼠LD50由321mg/kg上升至762mg/kg;GTN引起肝蛋白S-亚硝基化水平升高,使AP对肝GDH的抑制作用完全消失;GSNO诱发GDH纯酶发生S-亚硝基化,且不影响酶活性,但修饰后的GDH不被NAPQI灭活.结论:GTN可减轻AP肝毒性,其机制与诱发肝蛋白巯基S-亚硝基化,减少NAPQI与蛋白(如GDH)巯基的共价结合有关.
任利君弥曼宁养红李汾李新华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硝酸甘油谷氨酸脱氢酶肝毒性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患者镇静作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Dex)和咪达唑仑(MDZ)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收集247例在ICU治疗的患者,随机纳入D组和M组分别泵入Dex和MDZ,采用镇静-躁动评分(RASS)维持RASS评分(-2~+1)。记录各组出现躁动患者的百分比,目标镇静的维持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ICU治疗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D组躁动百分比为46.3%,M组为7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目标镇静维持时间和ICU治疗总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机械通气时间D组小于M组(P<0.05)。D组易出现心动过缓,但其它不良反应较M组减少。结论Dex和MD对ICU患者目标镇静维持时间和ICU治疗时间无显著差异。但Dex显著缩短了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并在治疗中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宁养红张丽娜冯彩华董海龙
关键词:ICU右美托咪啶咪达唑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