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东红
- 作品数:16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吕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本途径探究——以吕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 2014年
-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是吕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夯实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开拓更广的发展空间而专门设置的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运用年级化项目板块、课程化考核体系、团队化协作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四大板块之间的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层层递进,确保了各板块知识结构、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健全心智,从而达到培养富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目标。
- 宫东红李鸿凯
- 走出婚姻的围城——解读苏青小说《结婚十年》被引量:1
- 2006年
- 苏青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女性作家,她的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作品中她大胆超前的女性意识,细腻真实的女性生命体验以及实用现实的女性生存体验方面,苏青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 宫东红
- 关键词:女性意识生命体验
- 游离·抗拒·绝望——直面20世纪30、40年代女性写作
- 2007年
-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客观分析20世纪30、4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所呈现出的大胆超前的女性意识,细腻真实的女性生命体验,从而探索现代女性作家在女性抗争男权社会,争取女性解放道路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 宫东红
- 关键词:女性小说抗拒绝望
-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突出的前沿特征。文章通过分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几种困境,提出了“以选带史”、“以写带赏”、“以辅补主”的教学改革思考。
- 宫东红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困境教学思考
- 觉醒·抗争·迷惘——“五四”时期女性写作综论
- 2006年
- 本文从女性创作的视角出发,描述“五四”时期女性创作在女性表现领域、精神探索上的特点,探求女性作家对自身命运从觉醒、抗争到迷惘的精神历程,“五四”女性创作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发展史上具有开启性的历史意义。
- 宫东红
- 关键词:女性小说觉醒抗争迷惘
- 运用微信公众号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以吕梁学院“思政115”公众号为例
- 2021年
- 微信是大学生群体中应用最广、使用最频繁的即时通讯工具,因其强大的社交、信息传播和信息渗透功能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成长、价值塑造的工具,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和载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重视微信公众号建设。
- 宫东红陈爱爱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芳华》:小说到电影的文本转码
- 2018年
- 严歌苓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电影叙事性,主要表现在她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或是描述事件,这种小说语言的电影感使其作品成为改编剧本的绝佳范本。冯小刚的最新电影作品《芳华》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追忆了青春的无限美好,也展现了时代碾压下青春的无所适从。从小说到电影,冯小刚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影片最终无论是在叙事结构上抑或是审美情趣上都更加符合当下的大众审美文化。
- 宫东红
- 关键词:国产电影电影文本
- 女性的抵抗性生存状态——解读张爱玲的《金锁记》被引量:1
- 2007年
-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由于她特殊的情感经历及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许多女性主义批评者不认为其作品具有觉醒的女性意识。其实,张爱玲代表作《金锁记》对曹七巧被扭曲的女性的抵抗性生存状态的描述,就表述了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 宫东红
- 关键词:女性《金锁记》
- 情若柔丝 意似淡菊——顾太清诗词的艺术成就初探被引量:2
- 2003年
- 清代中叶女词人顾太清 ,是本着一颗女性的“赤子”之心进行真实的女性抒写 ,她的作品清灵、淡然、柔美 ,有着明显的伤感风格 ;是清代女性作家的代表 ,其创作具有纯粹性 ,情感具有深婉性 ,其作品是中国女性文学之典范。
- 宫东红
- 关键词:淡然柔美
-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的应用大大加快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传统文化的根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互联网正引领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激烈,单向性的文化输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困难重重。因此,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文章从“互联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入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合传播中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例如互联网文化的出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互联网平台的商业化破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影响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等,进而提出创新技术,加快传播;丰富内涵,彰显魅力;加强合作,促进交流;规范发展,打造品牌四个维度的对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 陈爱爱宫东红
-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