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光恒
- 作品数:43 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联合低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婴幼儿胸部增强CT扫描剂量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低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婴幼儿胸部增强CT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提高血管结构对比的价值。方法对69例3岁以下患儿行64排MSCT增强检查,并分为低电压结合ATCM并噪声指数为9(A组)或10(B组)及标准扫描序列为120kVp结合120mA固定毫安(C组);测量强化主动脉和外周肌肉CT值及噪声,计算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采用5分法评估图像质量;以Kappa方法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A组和B组主动脉强化明显,分别较C组增高196.04 HU(65.51%)和186.57 HU(62.34%),A、B组背景噪声平均值较C组分别增加4.15HU和4.36HU;3组间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比C组CTDIvol分别降低73.71%和77.00%。结论在婴幼儿64排MSCT增强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80kVp)和ATCM技术可获得临床接受的图像质量和良好的对比,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 李航彭芸曾津津张祺丰尹光恒
- 关键词:儿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儿童甲状旁腺腺瘤的MRI表现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旁腺腺瘤(PTA)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行颈部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的儿童PTA 6例,分析总结其MRI特点。结果 6例PTA,男5例,女1例,年龄12~14岁。6例均为单发实性病灶,边缘清晰,长径1.2~4.0 cm;多数(4/6)瘤体长径是短径的2倍以上,长径大致对应于纵径、短径对应于横径。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T1WI瘤灶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为略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儿童PTA多见于10岁以后,多呈纵向长椭圆形,为T2WI及DWI略高或高信号的实性结节,明显强化。
- 温洋彭芸高军尹光恒
-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磁共振成像儿童
- 儿童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CT和MRI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PNST的CT和MRI表现。男8例、女8例;年龄0.3—11.0岁,中位年龄2.5岁。16例均进行了CT平扫,其中8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进行了MR检查。2名高年资儿童影像医师共同对图像进行分析,并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结果16例瘤灶位于颈部3例、腰背部5例、腹盆腔3例、足部2例、左侧锁骨下1例、右纵隔1例、右侧眼眶1例。15例呈肿块型,1例呈弥漫生长。CT表现:15例肿块型平扫呈实性为主(8例)或囊实性(7例)。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中度以上强化、渐进延迟强化,囊性成分未见明显强化。1例弥漫生长病变位于左侧颈部,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MRI表现:2例肿块型MRI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T2WI囊性成分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有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弥漫生长病变MRI表现: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并明显强化。16例均呈不同程度侵袭性生长,11例伴多脏器转移及复发,4例合并神经纤维瘤病I型,并脊柱侧弯。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改变,并能显示其侵袭性表现及多脏器转移表现,有利于明确诊断并协助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 刘志敏宋蕾高军于彤尹光恒蒋玲彭芸胡克非
- 关键词:神经鞘瘤儿童磁共振成像
-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X线及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比较颈椎X线与多层螺旋CT扫描在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临床疑诊为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检查资料,X线常规检查73例,<7岁组32例,≥7岁组41例;多层螺旋CT检查121例,<7岁组63例,≥7岁组58例。比较两组的诊断阳性率。结果:73例常规X线检查,诊断24例(阳性率32.88%),其中<7岁组8例(阳性率25%),≥7岁组16例(阳性率39.02%);121例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58例(阳性率47.93%),其中<7岁组29例(阳性率46.03%),≥7岁组29例(阳性率50%)。<7岁学龄前儿童组,X线与CT的阳性率有明显统计学差意,(P<0.05);≥7岁学龄儿童组,X线与CT的阳性率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岁学龄前儿童,多层螺旋CT对环枢椎半脱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7岁儿童可依据临床要求选择常规X线或CT检查。
- 路春兰彭芸温洋尹光恒
- 关键词:寰枢关节半脱位X线计算机
- 56例儿童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脑改变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颅脑CT和MRI特点及其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对56例MMA患儿的常规CT和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1例,女15例,年龄6天~9岁,平均年龄11.6月,30例行MR检查,17例行CT检查,9例行CT和MR检查。收集每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尿有机酸分析确诊。结果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大脑半球皮层萎缩(34例),脑室扩张(18例),侧脑室旁白质异常(18例),皮层下白质异常(18例),脑白质髓鞘化延迟(14例),胼胝体纤细(9例),小脑萎缩(5例),基底节区异常(5例),颅内主要动脉僵直并分支减少(7例)。11例MMA患儿在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弥散加权像出现异常信号。2例脑影像学表现正常。结论 MMA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是非特异的,但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相结合,可以提示MMA,有助于及时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
- 刘玥阴捷彭芸段晓岷刘志敏尹光恒
-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血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儿童
- 功能磁共振尿路造影对儿童肾积水单侧肾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在儿童肾积水中功能磁共振尿路造影(fMRU)对单侧肾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成功完成fMRU检查的肾积水患儿14例(单侧肾积水12例、双侧肾积水2例),其中7例同时进行了核医学利尿性肾动态显像(DRS)。fMRU所得主要功能参数为单肾体积、单肾patlak数(滤过率/mL)、单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指数,以及基于体积、patlak数及GFR的3种分肾功能(vDRF、pDRF和gDRF)。DRS所得参数为GFR、gDRF。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行fMRU与DRS 2种检查的7例14个肾脏,前者所得单肾GFR指数与后者所得GFR高度相关(r=0.892,P〈0.001);2种方法所得的gDRF(均取左侧)分别为(46.80±19.20)%、(45.18±2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1 6,P=0.624),且高度相关(r=0.912,P=0.004)。12例积水侧肾脏vDRF、pDRF、GFR指数及gDRF[(43.54±9.61)%、(42.80±10.83)%、(38.56±29.23) mL/min、(38.37±13.61)%]均较健侧小[(56.46±9.61)%、(57.19±10.83)%、(57.02±26.22) mL/min、(61.63±13.61)%](t=2.326、2.300、2.422、2.960,P=0.040、0.042、0.034、0.013);12例积水侧肾体积、patlak数虽较健侧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5、1.450,P=0.105、0.175)。结论在儿童肾积水,fMRU是评估单肾功能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可显示积水肾脏vDRF、pDRF、GFR指数及gDRF降低,以gDRF改变明显。
- 温洋彭芸李明磊程思佳李海云尹光恒郭娜
- 关键词:磁共振尿路造影肾积水肾小球滤过率
- 109例儿童戈谢病骨骼影像学研究
- 张宁宁刘宁瑶尹光恒曾津津段晓岷段彦龙张永红臧晏唐凌祁大文孙国强彭芸
- 应用基于体素的MR形态测量学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脑灰质体积变化
- 2012年
- 目的应用优化的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技术,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儿全脑灰质异常情况。方法选取31例TS患儿(TS组)和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50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3DT1WI0利用基于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的VBM2工具箱对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对TS患儿和正常儿童的全脑灰质体积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将灰质体积差异区域的改变值提取出来,与临床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评分量表(YGTSS)评分、病程进行多元线性分析。结果应用VBM方法,发现Ts组的左顶上小叶、右小脑半球、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增加体积分别为4059、2126、84mm^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3、3.71、3.58,P值均〈0.05)。延髓和左桥脑体积较对照组减小,减小体积分别为213、117mm。(t值分别为3.53、3.48,P值均〈0.05)。体积差异区域的体积改变值与临床YGTSS评分无相关性(P〉0.05),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与患儿病程呈负相关(Beta=-0.391,P=0.039)。结论VBM能够显示常规MRI表现正常的TS患儿的灰质异常。颞顶叶和小脑体积增加可能是TS患儿的适应性反应,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可能是评价TS患者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 刘玥彭芸高培毅聂彬彬吕传凯张礼萍季之颖尹光恒于彤单保慈
-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MR检查
- 目的:不同于成人臂丛神经的磁共振检查,新生儿的脊神经更加纤细且周围脂肪含量少组织对比差;新生儿自身质子密度小造成信噪比差.并且制动困难.临床认为,3个月是臂丛神经损伤恢复的黄金期,早期影像诊断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通...
- 尹光恒段晓珉吕艳秋
- 关键词:新生儿臂丛神经磁共振
-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肿瘤的影像与病理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肿瘤(DIT)的影像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有头颅影像学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的DIT病例,分析总结其影像及病理特点。结果 6例DIT,男4例,女2例,年龄2~19个月。肿瘤均位于大脑半球,均为单发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较大,信号与脑脊液接近;实性部分位置表浅,以稍高密度、等灰质信号为主,信号不均匀,未见扩散受限。实性部分均显著强化,邻近柔脑膜受累,3例有邻近硬脑膜粘连。大体观:肿瘤均为囊实性,囊液淡黄色清亮;实性部分灰白色、质韧,血运中等。镜检:瘤组织见纤维母细胞和丰富的胶原纤维,星形细胞样瘤细胞,4例其间见肿瘤性神经节细胞。结论 DIT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表现为大脑半球较大的囊实性占位,实质部分较小,位置表浅与脑膜接触,信号不均匀、以等灰质为主,扩散不受限,明显强化。
- 温洋彭芸段晓岷尹光恒洪天宇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