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萍
- 作品数:165 被引量:5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改良C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减低化疗剂量的改良CLAG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儿童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3年4月接受改良CLAG方案治疗的R/R-AML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总体反应率(ORR)、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OS)率和无事件生存(EFS)率。结果26例患儿中复发17例,其中1例为睾丸白血病复发,3例为骨髓2次复发,余均为骨髓首次复发,难治9例。所有患儿均完成1疗程改良CLAG方案化疗,1例未评估治疗反应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余25例患儿ORR为84.0%(21/25)。复发患儿的ORR为81.3%(13/16),难治患儿的ORR为88.9%(8/9)。细胞遗传学分层为低危的患儿ORR为76.9%(10/13),中高危患儿ORR为91.7%(11/12)。所有患儿64个月的OS率和EFS率分别为69.7%和63.3%,15例治疗有反应并顺利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64个月OS率和EFS率均为92.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00%)和胃肠道反应(100%),其次为感染(57.7%)、转氨酶升高(34.6%)、出血(19.2%),1例患儿因4级颅内出血放弃,其他不良反应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减低化疗剂量的改良CLAG方案是儿童R/R-AML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 尚倩雯张永湛陆爱东贾月萍左英熹丁明明张乐萍曾慧敏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安全性儿童
- 大剂量阿糖胞苷短疗程化疗方案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总结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总结应用包括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短疗程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2-01—2001-07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初治并长期随访的ALL患儿84例,其中男52例,女32例,长期无病生存(EFS)5年以上,随访时间至2006-07。结果标危型患儿EFS率79.59%,高危型患儿的EFS率为25.81%;长期存活患儿中最长EFS为14年6个月,最短EFS为5年,中位EFS为9年11个月。有6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未出现与大剂量Ara-C化疗相关的患儿死亡。结论(1)采用包括大剂量Ara-C的短疗程化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及EFS率,且副反应小。(2)采用该短疗程方案不加用颅脑放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无提高。(3)ALL患儿对Ara-C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 左英熹刘桂兰陆爱东王彬张乐萍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阿糖胞苷化疗
- 儿童Pendred综合征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 2020年
- 患儿女,12岁,因"间断发热伴乏力2周余"于2016年8月26日入院。患儿足月经阴道分娩,出生史无异常。家族史:患儿父母非近亲婚配史,父亲体健,母亲因甲状腺肿大行右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儿外公有多发甲状腺结节,后因淋巴瘤(具体类型不详)病逝,患儿有1弟弟,体健。既往史:2岁时出现听力进行性下降,诊断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佩戴助听器。
- 郑方圆丁明明陆爱东张乐萍
-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父母甲状腺肿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近亲婚配
- 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3
- 2019年
- 目的分析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7年9月收治住院的初诊CBF-AML患儿共12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儿的累积复发率(CIR)、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Cox回归模型评估预后因素。结果121例患儿中,120例有化疗后骨髓缓解情况评估结果,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100例(83.3%),2个疗程后CR 119例(99.2%)。121例患儿中复发13例(10.7%),中位复发时间13.8(3.7~58.8)个月,死亡17例(14.0%)。全部患儿3年CIR、EFS、OS率分别为12.7%、77.5%、82.8%。对发病时年龄、性别、初诊时WBC、是否有髓外白血病、是否伴C-KIT突变、是否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第1个疗程是否达CR等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只有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是影响患儿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4.289,95%CI 1.070~17.183,P=0.040)。结论儿童CBF-AML是一组独特的预后亚型,化疗疗效较好,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是影响患儿OS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吴珺陆爱东张乐萍左英熹贾月萍
- 关键词:核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预后
- 环孢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临床分析
- 探讨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epatitis-associated aplastic anaemia,HAAA)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我科确诊的3例HAAA患儿的临床资料...
- 左英熹薛玉娟张懿敏张乐萍
- 关键词:儿童患者环孢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血小板生成素临床疗效
- 神经纤维瘤病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儿,男,5岁,因间断发热10d,加重3d入院。患儿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每日1次,热峰39℃,于当地诊所对症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入院3 d前发热增加为每日2~3次,查血常规示三系减低。患儿自发病以来,有乏力,偶有鼻衄,间断有膝关节疼痛。
- 万媛媛张乐萍吴珺王彬
-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丛状神经纤维瘤去甲氧柔红霉素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左旋门冬酰胺酶
- 小儿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表型的改变及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的微小残留病(MR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阶段发生表面抗原的改变以及MRD水平、出现时期与预后关系。方法2001年10月至2006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63例出现过MRD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检测MRD。结果(1)在63例流式细胞术检测MRD阳性患儿中,有23例骨髓复发,1例脑膜白血病,6例失访,1例因严重感染死亡,33例随访至今无病生存。(2)共有147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呈阳性。有78次(53.06%)MRD检测结果至少有1个抗体荧光强度的变化,其中出现一个抗体强度变化的为33次(22.44%),2个抗体荧光强度变化为22次(14.96%),3个及3个以上荧光强度变化为23次(15.64%)。CD10、CD45、CD34抗体荧光强度变化频率最高。(3)共有10例患儿在复发时行免疫分型检查,8例(8/10,80%)与初治时有抗体荧光强度变化。(4)MRD为10-3水平组存活率明显低于10-4水平组(P=0.0007)。(5)维持化疗和(或)停药期间出现MRD阳性组存活率明显低于巩固化疗期间出现MRD阳性组(P=0.024)。结论在小儿B-ALL治疗过程中,MRD的免疫表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检测过程中应加以注意。如果出现10-3水平MRD或者是在维持化疗和(或)停药期间出现MRD,应及时干预。
- 程翼飞张乐萍叶秋月陆爱东刘桂兰
- 关键词:免疫表型微小残留病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 RUNX1-RUNX1T1融合基因定量监测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RUNX1-RUNX1T1融合基因定量监测在伴t(8;21)/RUNX1-RUNX1T1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2005年8月至2016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伴t(8;21)/RUNX1-RUNX1T1阳性AML患儿共81例,所有患儿于初诊时、治疗结束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RUNX1-RUNX1T1基因拷贝数,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儿的累积复发率(CIR)、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COX回归模型评估预后因素。结果以初诊时RUNX1-RUNX1T1基因定量水平为基线,将治疗后基因定量水平是否比诊断时下降3个对数级(3log)为界,第2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下降≥3log者(51例)与〈3log者(28例)相比:5年EFS分别为82.4%及57.6%(χ2=7.454,P〈0.01),5年OS率分别为93.6%及59.3%(χ2=9.70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第2次诱导缓解结束后RUNX1-RUNX1T1基因下降是否〉3log水平是影响患儿EFS[风险比(HR)=4.223,95%置信区间(CI):1.507-11.836,P〈0.01]与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5.002,95%CI:1.282~19.516,P〈0.05)。定期监测RUNX1-RUNX1T1基因,81例患儿中有63例患儿监测6次以上基因定量,将基因定量下降3log后又上升了1log水平的患儿分为A组(10例),其余患儿分为B组(53例),A组和B组C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7%比4.7%,P〈0.01)。结论通过qPCR方法检测RUNX1-RUNX1T1基因拷贝数,可以判断伴t(8;21)/RUNX1-RUNX1T1阳性AML患儿的治疗效果,预测患儿的复发及评估长期预后,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吴珺陆爱东张乐萍贾月萍左英熹
- 关键词:白血病髓系急性融合基因儿童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被引量:3
- 2002年
- 陆爱东张乐萍刘桂兰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报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儿童
- 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治疗儿童伯基特淋巴瘤中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L)的临床特点, 总结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CNCL-B-NHL-2017)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36例年龄≤18岁BL患儿临床资料, 均按照CNCL-B-NHL-2017方案分层治疗。分析患儿发病时临床特点, 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 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436例患儿发病年龄6.0(4.0, 9.0)岁, 男368例(84.4%)、女68例(15.6%)。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4例(0.9%)、30例(6.9%)、217例(49.8%)、185例(42.4%), 危险度A、B1、B2、C1、C2组分别为1例(0.2%)、46例(10.6%)、19例(4.4%)、285例(65.4%)、85例(19.5%)。全组患儿中63例(14.4%)单纯化疗, 373例(85.6%)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21例(4.8%)治疗中进展, 3例(0.7%)复发, 13例(3.0%)治疗相关死亡。随访时间24.0(13.0, 35.0)个月, 全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90.9±1.4)%, A、B1、B2、C1、C2组2年EFS分别为100.0%、100.0%、(94.7±5.1)%、(90.7±1.7)%、(85.9±4.0)%, A、B1、B2组整体高于C1组(χ^(2)=4.16, P=0.041)和C2组(χ^(2)=7.21, P=0.007)。单纯化疗组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2年EFS分别为(79.3±5.1)%、(92.9±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 P<0.001)。临床分期Ⅳ期(包括白血病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4倍、中期评估有瘤灶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HR=1.38、1.23、8.52, 95%CI 1.05~1.82、1.05~1.43、3.96~18.30)。结论 CNCL-B-NHL-2017方案对儿童BL疗效显著, 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可以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 张梦吴攀段彦龙金玲杨菁黄爽刘英胡波翟晓文王宏胜富洋李府杨晓梅刘安生秦爽袁晓军董玉双刘炜周建文张乐萍贾月萍汪俭屈丽君戴云鹏管国涛孙立荣姜健刘嵘金润铭王柱军王西阁张宝玺陈开澜庄树铨张静周春菊高子芬郑敏翠张永红
- 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