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辉
- 作品数:69 被引量:9,833H指数:1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微课的研究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被引量:36
- 2015年
- 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427篇微课相关的学术论文进行知识图谱的分析,勾勒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微课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微课主要围绕理论探索和教学应用两条主线展开研究,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堂内外的效果研究、相关技术和资源研究、高职和高校中的应用和理论探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提升微课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形成科学统一的认识;关注微课教学设计研究,提升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强平台的建设,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评价机制的研究,提升微课的质量;关注应用研究,避免设计与应用脱节。
- 韩燕娟卜彩丽张宝辉
- 关键词:研究主题知识图谱
- 深度学习的概念、策略、效果及其启示——美国深度学习项目(SDL)的解读与分析被引量:193
- 2016年
-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21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美国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与美国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深度学习项目(SDL)对以上问题给予了回答。在概述SDL研究背景和研究设计的基础上,从核心概念、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和途径、深度学习的效果三个维度进行了介绍与解读。SDL研究对我国深度学习研究具有以下五点启示:需要充分把握与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目标;加强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和途径研究;注重课堂教学层面的深度学习实践研究;强化一线教师深度学习理论培训以及国家层面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等。
- 卜彩丽冯晓晓张宝辉
- 关键词:SDL教学设计
-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作为高等教育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教育活动提出建议,在改善自身学习体验的同时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裨益。基于此,研究者邀请2012年春季学期修习"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9名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参与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智力资源以提升课程质量和学习体验。在设计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研究者通过课堂反馈、网上讨论、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反思周记等多种途径,获取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设计意见和建议,并不间断地根据学生观点对课程设计与实施做出调整。研究结果显示,全体学生均对"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这一理念表示赞同;近50%的学生意见在课程中实现或部分实现;学科知识准备不足和教学/课程设计经验的缺乏是阻碍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两大因素;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方式有待改进和丰富;原有的课程权力关系较难打破,常会惯性滑落到教师主导的方式;应及早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以确保其设计意见能够影响整个课程活动。本研究为第二轮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打下基础,为"设计研究"变革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范例。
- 曹俏俏张宝辉刘永贵梁乐明
- 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建立教育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强连接被引量:5
- 2014年
- 作为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的新发展,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Design-based Implementation Research,DBIR)是一种试图确认教育研究与实践之间新型关系的方法论。作为设计研究、评估研究、实施研究等方法的后继者,DBIR的特征在于它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解决实践中的迫切问题、对迭代性的协作设计的强调、对通过系统化探究而形成与课堂学习和实施相关的理论的关注,以及对组织持续变革能力的促进等方面。因此,DBIR在针对实践问题来形成有效研究项目、为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充分证据、培养教育系统内部组织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曹俏俏张宝辉
- 学习共同体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基于35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被引量:19
- 2021年
-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梳理分析近十年国内外学习共同体对学习效果影响的35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共同体对学习效果的整体平均效应值经调整后为0.352;2)学习共同体对认知及非认知学习效果均有中等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对非认知层面的整体作用效果优于认知层面;3)学习共同体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受调节变量的影响,学习模式、测量工具、测量方式对学习效果的调节作用组间差异显著;4)控制程度、共同体容量、教学周期、学段、课程类型、学习者类型对学习效果的调节作用组间差异不显著。最后,本研究结合元分析结果,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设计和实施提出建议。
- 余淑珍张宝辉
-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 基于互动的研究生参与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被引量:26
- 2016年
- "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但目前国内有关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还很欠缺。本研究以S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基础(双语)"研究生课程为背景展开。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访谈法"专题作为展示"参与式教学"的典型个案,通过课前与课中的互动参与以及课中、课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通过对教学设计与实施流程数据的编码分析,探讨互动对促进学习者参与式教学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互动能够促进参与式教学的开展,深度互动有利于促进深度的参与式教学。基于此提出改进研究生参与式教学的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的参与式教学研究开展。
- 韩燕娟张宝辉胡立如
- 关键词:互动参与式教学
- 翻转课堂与翻转学习:剖析“翻转”的有效性被引量:99
- 2016年
- 翻转课堂教学在我国中小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但是到底什么是"翻转"?不同类型"翻转"的有效性究竟如何?这直接影响到如何设计和利用翻转课堂来进行教学。当前,很多人在实践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仍拘泥于流程的翻转,或将"翻转"理解为布鲁姆认知目标的翻转,无法帮助辨别各类"翻转"模式的有效性。国外新出现的"翻转学习"已经将"翻转"的内涵进一步深化,从流程翻转到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翻转,旨在最大化地利用面对面的教学时间,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最终聚焦于对深度学习的促进。从教学结构序列的角度对基于"翻转"的教学创新与其他典型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塔尔伯特(Talbert)式翻转课堂模式仍是传统的"高低"型教学结构序列,而马萨来姆(Musallam)式翻转课堂模式则采用"低高低"型教学结构序列,既翻转了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地位,又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序列,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深度学习。
- 胡立如张宝辉
- 关键词:教学结构
-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被引量:40
- 2013年
-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应用,人类生产和获取数据的能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成为教育研究者亟需解决的问题。由此,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成为学者和专家关注的热点。数据可视化技术不断演变,逐渐涵盖科学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的范畴,并包含部分知识可视化内容。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需要经过获取、分析、过滤、挖掘、表述、修饰与交互等流程,同时兼顾美学呈现形式与功能的需要,体现直观化、关联化、艺术化和交互性特征。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VisualEyes、Google Trends和Many Eyes等。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直观呈现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课堂教学、教学干预、教学评价等;学生可以自我评估,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形成知识框架与互联体系,促进知识表达与内化;教学管理者可以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管理与决策的目标、方法和策略。
- 张金磊张宝辉刘永贵
- 关键词:数据可视化教育价值
- 全球化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发展与变革——2012国际科学教育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8
- 2013年
- 2012国际科学教育研讨会(中国·南京)(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Education 2012,Nanjing,China)于10月12-15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涵盖国际中小学科学教育标准、大众科学教育和科学教师教育。大会邀请了12位国内外科学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做大会报告,还有55个分组报告与14个壁报展示。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分享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发展与变革方面的科研和经验:科·技·工·数(STEM)教育主导了一些国家的科学教育政策并成为研究热点、一些国家的新的科学教育标准在制定依据和内容等方面有革命性的变化、在科学教师教育方面中国和海外学者需要互相学习、各国在大众科学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还需要系统总结和推广、脑科学研究可能为教育评价提供新的依据、国内外专家共同关注中国科学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 张宝辉张红霞彭蜀晋
- 关键词:科学教育
- 时间限制对沉浸体验的影响机制--基于教育游戏情境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沉浸体验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提高学习表现和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究时间限制对沉浸体验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益智游戏2048为实验情境,设置四个不同时间限制水平的游戏任务(无限制、低限制、中等限制和高限制),应用混合研究方法收集数据。结果发现:时间限制是沉浸体验的显著预测量,它可以显著调节挑战-技能平衡,降低控制感,并强化时间扭曲感;时间限制和沉浸体验之间总体呈负相关,拒绝原"倒U型"假设。但是,质性分析数据显示,时间限制对沉浸体验和深度学习有正向影响。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设计者有必要从激发沉浸体验的角度考虑时间限制变量。当在学习者最近发展区激发沉浸体验时,时间限制将能够实现沉浸体验与深度学习的融合,创建既高效又愉悦的深度学习体验。
- 胡立如丁静静马颖峰张宝辉
- 关键词:教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