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福
- 作品数:32 被引量:3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输配水镀锌钢管内壁腐蚀瘤物化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对输配水镀锌钢管内壁腐蚀瘤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腐蚀瘤通常具有相似的内部形态结构,由腐蚀瘤表面向内基本分为3层:表面层、硬壳层和疏松多孔内核层.腐蚀瘤的主要构成物质为铁腐蚀产物,Fe3O4、FeO(OH)是其主要化学成分.
- 周韬施周方伟徐洪福尤作亮
- 关键词:镀锌钢管物理化学特性
- 低硬、低碱度水的再矿化对管道腐蚀的控制效果被引量:2
- 2012年
- 以深圳市的低硬、低碱度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单独投加石灰或CO,/石灰联用的两种再矿化工艺对管道腐蚀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单独投加石灰提高水样的pH值时,水的腐蚀性并未有明显改变,而CO2/石灰再矿化工艺控制腐蚀的效果较明显。与未矿化的出厂水相比,当再矿化后水的碱度提高到80 mg/L(以CaCo3计)时,对A3钢、镀锌钢、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的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73.3%、70.0%、59.7%和67.9%,并且此时腐蚀产物中碳酸钙的含量超过了60%,能很好地形成碳酸钙保护膜以抑制管道腐蚀。
- 许仕荣赵伟王长平徐洪福
- 关键词:再矿化腐蚀速率
- 城市用水量中长期预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城市用水量中长期预测结果 ,对于给水工程运行管理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认为城市中期用水量的预测应采用BP网络预测模型 ,长期用水量的预测应采用灰色预测模型 ,并通过实测验证了BP网络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 袁一星张杰徐洪福曲世琳
- 关键词:城市用水量给水工程BP网络
- 小区配水管网改造方案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饮用水从水厂到用户的输送过程中,小区配水管网将对水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小区管网改造成为提高管网水质的有效措施。小区管网改造前,对改造的必要性、改造方案进行充分论证是保障改造工程能够完成预期目标的基础,而水质分析、材料浸泡试验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则是选择最佳方案的重要手段。
- 刘庆超徐洪福尤作亮冯霞
- 关键词:居住小区饮用水安全输配管网改造
- 管网叠压供水与市政供水管网的相互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由理论分析和Flowmaster模拟得出,在相同条件下叠压供水方式比传统二次供水方式对市政供水管网的瞬时影响更小。以机场宿舍和东湖丽苑两个泵房为研究对象,分析叠压供水设备与市政供水管网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网压力缓慢变化时对叠压设备的运行基本没有影响;而当管网压力波动幅度较大时,将影响叠压设备供水压力的稳定。水泵启动过程中管网压力较平稳;直接停泵会导致流量剧烈变化并引起水锤,这将威胁供水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水锤防护措施。
- 邓佑锋许仕荣徐洪福
- 关键词:管网叠压供水水锤
- 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化学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化学稳定性评价体系,重点研究了水处理及输配过程中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均会增加水的腐蚀倾向,而投加臭氧则可缓解其腐蚀倾向;在输配过程中,管网水的化学稳定性变化不大,因而改善管网水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关键是提高出厂水的化学稳定性。
- 许仕荣方伟徐洪福
- 关键词: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
- 深圳市给水管网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分别研究了出厂水水质稳定性、管网单向冲洗、管网改造模式以及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技术。提出了适合深圳地区的水质稳定性参数。采用管网单向冲洗后,浊度和细菌总数明显降低,管网水质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小区管网改造方面,将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合理分离,既可以降低消防给水系统对生活给水系统水质污染的风险,又可节省管网改造投资。建设并充分利用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
- 徐洪福尤作亮邓汇方伟焦文海
- 关键词:配水管网化学稳定性管网改造在线监测系统
- S市某小区配水管网改造技术经济分析
- 饮用水安全输配是综合提高供水水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饮用水从水厂到用户的输送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作用,使水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小区配水管网是影响水质的主要部分,因此,小区管网改造成为提高管网水质的有效措施。小...
- 徐洪福刘庆超尤作亮冯霞
- 关键词:饮用水安全输配配水管网
- 文献传递
- 供水管网的单向冲洗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管网冲洗的目的主要是去除附着在管道内壁上的生物膜、部分管垢及沉积物。传统冲洗方法打开消火栓是无序的,没有采取关闭阀门等措施控制流向,因此冲洗效果不明显。单向冲洗方法通过关闭阀门和调整打开的消火栓个数来控制水的流向和流速(>1.8 m/s),各冲洗区域互不影响,克服了传统冲洗方法的弊端,能够有效改善管网水水质。对某小区供水管网进行单向冲洗的结果表明,经过单向冲洗后管网水中的细菌总数与浊度明显降低,余氯与Langelier指数在短期内(1周)有下降的趋势,但当管道内壁状况稳定后,这两项指标与冲洗前相比变化不大。
- 焦文海刘志强孙井梅徐洪福尤作亮
- 关键词:供水管网冲洗流速
- 南方某市供水管网锰致“黄水”问题的成因与控制被引量:12
- 2017年
- 南方某市多年来频发管网"黄水"问题,尤其在2014年,仅在某供水片区就发生了多起"黄水"事件。从用户投诉入手,分析了该区"黄水"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管段冲洗和管网水取样发现,以锰为主、锰和铁对"黄水"形成均有贡献,管网内锰的沉积是"黄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该市历年"黄水"事件发现,原水高锰浓度与管网"黄水"直接关联。传统工艺无法应对原水锰浓度的升高;由于缺乏原水锰浓度监测的及时反馈,高锰酸钾氧化法也不能有效控锰。该市和其他地方的案例都表明,0.1 mg/L的锰控制水平不能有效抑制"黄水"的发生。当出厂水锰均值持续低于0.005 mg/L时,监测到管网内沉积锰发生轻度释放,锰实现负累积。为控制"黄水",需要提高原水锰的监测和出厂水锰的检测能力。
- 徐洪福李贵伟金俊伟石宝友丁元勋
- 关键词:供水管网黄水锰原水出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