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慕羽

作品数:77 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3篇舞蹈
  • 17篇舞剧
  • 15篇音乐
  • 14篇音乐剧
  • 14篇中国舞
  • 14篇乐剧
  • 10篇文化
  • 9篇中国舞蹈
  • 9篇芭蕾
  • 8篇舞蹈创作
  • 8篇舞蹈批评
  • 8篇现代舞
  • 6篇叙事
  • 6篇身体
  • 6篇民族
  • 6篇剧场
  • 6篇芭蕾舞
  • 5篇艺术
  • 5篇民族舞
  • 4篇题材

机构

  • 70篇北京舞蹈学院
  • 4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奥克兰大学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作者

  • 74篇慕羽
  • 1篇许锐
  • 1篇吴海清

传媒

  • 22篇艺术评论
  • 20篇北京舞蹈学院...
  • 11篇民族艺术研究
  • 4篇当代舞蹈艺术...
  • 4篇文化月刊(下...
  • 3篇艺术广角
  • 3篇中国文艺评论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音乐爱好者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人民音乐
  • 1篇艺术学研究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述评被引量:2
2023年
2012年至2022年是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新文科维度下,中国舞蹈批评由原发性、继发性和元研究构成,对象分别是舞蹈作品或事象、舞评文章以及舞评理论等。舞评作者和研究者可分为公众型、学者型和艺术家型。这段时间内,公众型舞评人、学者型舞评研究者队伍不断壮大,三类舞评研究也获得了关键性进展。原发性舞评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灵活性的全媒体即时舞评生态现象,其中报刊舞评的可读性、有效性、即时性有所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引导、审美启迪作用。理论批评不断深化着舞蹈本体研究,舞蹈形态分析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由跨学科的启发和触动,理论批评也拓宽着研究视野,更新着研究理念。在继发性舞蹈批评和元理论研究中,一些代表性论著和高水平论文取得了重要突破,一些“元研究”舞蹈批评理论也有了雏形。不过,中国舞蹈批评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亟待开展,“三大体系”更有待完善,这需要相关从业者和学术共同体的努力,协同创新,共同推进。
慕羽刘唯嘉
建立健康的中国音乐剧的运营生态被引量:3
2007年
为什么要提出建立健康的中国音乐剧的运营生态呢?关键在于目前我们对音乐剧这一舶来品的认识尚欠缺完整认知。那么,什么是健康的中国音乐剧的运营生态呢?我认为,就是在了解西方音乐剧史观、艺术观、审美观、市场观等的基础上,在实践中逐渐建构起健康的、多元的中国音乐剧观。在学习别人经验的过程中,搭建起一个科学而健康的创作平台和演出平台,解决好与艺术创作相关的问题,解决好培育观众,培育中国音乐剧本土化市场的问题。
慕羽
关键词:音乐剧健康生态市场观舶来品
2009年中国舞蹈行业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1主导型政治文化载体:《复兴之路》和《舞动中国》 2009年,舞蹈人参与的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了,这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前两部作品,在最后的演出人名表中凝聚成四个字——集体创作。《东方红》的总导演更是敬爱的周总理。
慕羽
关键词:中国舞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文化载体文化意义
从《藏谜》解读“杨丽萍效应”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褒贬不一的《云南映象》和《藏谜》,本文的重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杨丽萍效应"。其一,"杨丽萍的原生态";其二,杨丽萍的"民间话语"与"大众化"、"精英化"解读;其三,杨丽萍的"体制内"与"体制外"。本文通过揭示杨丽萍的"不变"与"变",进一步思考"杨丽萍效应"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实际上杨丽萍的《藏谜》不过就是一个充满了大众文化娱乐精神的为观众喝彩的、貌似丰满的"原生态"新形体,又一件"原生态"流行事件而已。对这样的原生态产品,我们不要寄予它来向社会呈现人文精神价值和文化深意,它的意义就在于丰富了我们这个强调"一体多元化"的文化市场。对"杨丽萍效应"的解读和反思让人感觉到,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文化自觉人士参与其中,只有把"原生态"作为一种价值观返回原乡母土,才有重大的文化意义。
慕羽
关键词:原生态悖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的话语立场被引量:14
2014年
中外民间歌舞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衍生态的衍化。本文的讨论对象——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一种衍生态的剧场艺术。在对待"民间"的问题上,关键区别不仅在于舞蹈作品是否以"民间"为题材和素材,而在于它以怎样的"话语立场"来讲述乡土民间,尤其体现为"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多元共生。判断一个舞台作品是否是民族民间舞作品,风格与民族精神的贴合应该是核心。要重视民族民间舞蹈的"族群认同"价值,从跨学科的文化逻辑中获取养料。
慕羽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族群认同
非舞之舞 观演一体:在“时间之外”
2015年
一个夏夜,忙里偷闲的我走进国家大剧院,就听说《时间之外》的演出票已经全部售罄!这样的状况并不常见。没想到,一场来自台湾的鼓乐表演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毕竟,“优人神鼓”需要与观众共赴一场心灵之约,不为感动,不为悦目,更不为消遣。当然,艺术本来就有许多层面,可以接地气地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慕羽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多层面人神
社会舞蹈与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构被引量:7
2010年
“社会舞蹈”即专业舞蹈以外的群众性舞蹈,这是一个很大、很广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舞蹈的再次兴起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最初,人们称之为“业余舞蹈”或是“群文活动”,属政府设立的人民文化馆业余艺术综合管理之列,并有中央、省、地市三级垂直管理体制。记得童年时代,我就曾以“业余舞蹈积极分子”的姿态活跃在群艺馆、青少年宫,或是街道办事处等机构,而90年代初我也凭借这些经历最终迈进了专业舞蹈学习的行列。
慕羽
关键词:文化建构街道办事处中国社会
“全球视野”下的民族舞蹈和世界舞蹈——兼谈中国舞蹈艺术的审美文化观
2024年
20世纪以来,以舞台演绎形态出现的中国各类舞蹈和舞剧都呈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混融,所不同在于主体文化和他者文化的不同强调。从“渊源差异”角度,中国舞蹈可分为民族舞蹈与世界性舞蹈。从“时代性质”角度,当代中国应跳脱“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思维模式。两者的关系既体现为差异性,也可以有相融、互通、互补的因素。在自觉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舞蹈文化的过程中,既需要回望并重新发现“传统”,也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
慕羽
关键词:民族舞蹈
2014舞蹈艺术:青年·现实·国际化被引量:1
2015年
2014年中国舞蹈行业发生着一些具有标志意义的改变。体制内外的青年舞蹈人登上了官方“扶持计划”的艺术创造平台,超越各种范式,获得了追求独立身体语言和剧场表达的勇气与机会;迎来六十周年院庆的北京舞蹈学院开始以“文化重建”的态度看待传统乐舞;
慕羽
关键词:青年舞蹈舞蹈艺术中国舞蹈艺术创造身体语言
中国传统舞蹈批评特征及模式刍议
2017年
中国传统舞蹈批评与西方传统舞蹈批评相比,中国古代舞评与"新闻业"并无关系,同时还存在一种差异很大的现象:即舞评与整体性文论不可分割。本文尝试以国际视野来探讨中国传统舞蹈批评,旨在从历史中探寻出规律,即找寻出中国传统舞蹈批评的模式,这既能够与古时中国的舞蹈艺术形态相符,也有对现代批评的逻辑架构分析在其中。由于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模式有其特殊性,并没有形成"作品-世界-艺术家-观众"那样明确且成体系的螺旋式循环结构,所以回顾中国传统舞蹈批评,本文总结出五种模式:伦理道德批评、"泛宇宙生命化"批评、"本体论"批评、"人化"批评、社会批评等。
慕羽
关键词:舞蹈批评新闻业传统文论艾布拉姆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