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万钧

作品数:72 被引量:505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6篇动脉
  • 52篇冠状
  • 50篇冠状动脉
  • 33篇介入
  • 22篇介入治疗
  • 20篇冠状动脉介入
  • 19篇血管
  • 17篇桡动脉
  • 13篇动脉介入治疗
  • 13篇冠状动脉介入...
  • 12篇经桡动脉
  • 12篇病变
  • 11篇心病
  • 11篇预后
  • 11篇造影
  • 11篇冠心病
  • 10篇动脉疾病
  • 10篇动脉介入
  • 8篇心脏
  • 7篇动脉造影

机构

  • 7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太和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卫生部医院管...
  • 1篇安阳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72篇成万钧
  • 61篇周玉杰
  • 40篇郭永和
  • 37篇史冬梅
  • 36篇赵迎新
  • 33篇刘宇扬
  • 23篇王建龙
  • 20篇王志坚
  • 14篇杨清
  • 14篇聂斌
  • 10篇杨士伟
  • 9篇葛海龙
  • 9篇周志明
  • 8篇张维君
  • 7篇李月平
  • 5篇胡宾
  • 5篇贾德安
  • 5篇杨丽霞
  • 5篇刘巍
  • 5篇曹政

传媒

  • 15篇心肺血管病杂...
  • 10篇中国介入心脏...
  • 6篇中华老年心脑...
  • 6篇中国医药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止血敷料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压迫止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止血敷料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预防穿刺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8~10月,连续入选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20例,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入壳聚糖止血敷料加压止血组(壳聚糖组)、桡动脉专用止血器组(对照组),每组各110例。主要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术后桡动脉血管并发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桡动脉压迫止血时间、患者舒适度。结果壳聚糖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比11.8%,P=0.023)。壳聚糖组压迫止血总时间较对照组短[(222.5±46.1)min比(291.5±45.6)min,P<0.001],术后患者舒适度壳聚糖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壳聚糖止血敷料进行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减少了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显著缩短止血操作时间。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王建龙周玉杰刘宇扬聂斌杨清成万钧
关键词:桡动脉血管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非靶血管病变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长期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早期接受非靶血管PCI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704例,其中279例对靶血管行急诊PCI后在7 d内接受非靶血管PCI治疗(多血管PCI组),425例仅接受靶血管治疗(单血管PCI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和术后12个月因胸痛再次入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Killip心功能分级和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35(1~54)个月,多血管PCI组的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血管PCI组[9例(3.4%)比31例(8.0%),P=0.018;其中包括,死亡5例(1.9%)比15例(3.9%),P=0.155;再发心肌梗死4例(1.5%)比16例(4.1%),P=0.060]。多血管PCI组发生MACE事件的危险性是单血管PCI组的0.393倍(RR 0.393,95%CI 0.181~0.854)。结论对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PCI早期对非梗死相关血管采取积极的PCI策略是安全可行的。
耿学峰王悦涵刘巍成万钧聂绍平周玉杰卢清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老年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完全及部分血运重建术对老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影响、疗效。方法 153例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为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完全血运重建(85例)组和接受介入治疗的部分血运重建患者(68例)。记录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CI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死亡率发生情况。进行Cox回归分析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PCI进行血运重建完全者与血运重建不完全者的院内围手术期及随访1年后的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总心脏死亡率等MACE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患者PCI术后1年MACE发生率与是否完全血运重建无关(HR1.328,95%CI0.253~2.652,P>0.05)。结论介入治疗完全血运重建与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老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1年临床效果相似。
郭永和周玉杰赵迎新史冬梅成万钧杨清葛海龙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预后
首次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再次行PCI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不同方式进行首次血运重建治疗后再次行PCI血运重建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探讨首次血运重建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患者再次PCI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358例行再次PCI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0例,女48例;年龄36~91岁,平均(65.19±10.13)岁。按照首次血运重建方式分为CABG组(75例)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PCI组,283例)。对患者再次血运重建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进行Cox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与PCI组比较,CABG组患者现症吸烟(17.33%对33.57%,P=0.006)、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比例(28.00%对40.64%,P=0.045)降低,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82.67%对55.12%,P<0.001)、Gensini评分[136.00(100.75,164.00)分对53.00(39.00,74.00)分,P<0.001]、经股动脉入路行再次血运重建(49.33%对24.03%,P<0.001)和造影剂用量[300(200,400)ml对200(200,300)ml,P<0.001]明显增高,但MACCE事件发生比例低(40.00%对57.60%,χ^2=7.571,P=0.0059)。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血运重建选择CABG(RR=0.586,95%CI:0.396~0.867,P=0.007)及更高的肾小球滤过率(RR=0.988,95%CI:0.980~0.997,P=0.007)是保护性因素;而白细胞升高(RR=1.100,95%CI:1.020~1.187,P=0.013)和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R=1.380,95%CI:1.016~1.875,P=0.039)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首次血运重建时选择CABG有益于再次血运重建患者预后。
张英翟光耀王建龙齐静成万钧刘宇扬周玉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慢性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肾脏病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高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高龄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成功行PCI术且完成随访的536例≥80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2组:观察组eGFR<60 ml/(min·1.73 m^(2)),199例;对照组eGFR≥60 ml/(min·1.73 m^(2)),337例。eGFR<60 ml/(min·1.73 m^(2))定义为CKD。比较2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冠心病家族史、既往史、心功能和应用药物情况等术前基线临床资料,以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发生情况,分析CKD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既往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0%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男性、血脂异常、冠心病家族史、PCI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史和应用药物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22±5)个月,观察组MACE、全因死亡、TVR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7.6%(55/199)比14.0%(47/337)、16.1%(32/199)比5.3%(18/337)、13.6%(27/199)比6.2%(21/337)](均P<0.05),2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合并症、冠心病家族史、既往史、心功能和应用药物情况后,CKD仍为接受PCI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MACE(比值比=1.517,95%置信区间:1.005~2.289,P=0.047)、全因死亡(比值比=2.094,95%置信区间:1.147~3.821,P=0.016)和TVR(比值比=2.098,95%置信区间:1.176~3.745,P=0.013)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是发生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KD是行PCI术高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胡宾贾硕成万钧杨士伟贾德安翟光耀王建龙刘宇扬史冬梅周玉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慢性肾脏病
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预后与2型糖尿病控制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预后与血糖控制程度间的关系 ,为预后及二级预防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 对 15 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及 181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CI)的 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 2~ 3年 ,依据术后临床预后分为良好和不良 ,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中血糖控制程度的差异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控制不良与再血管化治疗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程度。结果 CABG组和PCI组分析结果显示 ,预后不良组比预后良好组血糖控制明显较差 (P =0 0 0 7、0 0 0 8) ,经回归分析示血糖控制不良明显增加预后不良危险性 (OR =2 0 33,P =0 0 0 8和OR =2 4 76 ,P =0 0 0 6 )。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经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后其预后与血糖控制程度显著相关。有效地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 ,才有可能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的预后 ,进一步说明对于伴发 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 ,积极有效控制
郭永和张维君成万钧周玉杰周志明赵迎新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再血管化治疗预后不良CABG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早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桡动脉管腔丢失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桡动脉的管腔丢失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200例。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方案将患者分为单抗组(n=112)和双抗组(n=88)。使用超声采集术前桡动脉基线数据及术后1个月桡动脉随访数据。通过桡动脉内径变化判断术后短期抗血小板方案对桡动脉管腔丢失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人口学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双抗组桡动脉内径丢失率明显低于单抗组(42.8%vs.23.4%,P<0.001),其桡动脉狭窄发生率也较单抗组明显减低(36.6%vs.11.4%,P<0.001)。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桡动脉管腔丢失率,有助于桡动脉术后的损伤修复。
刘永民兰雍雍周国锋焦学昌胡红卫何小雪王强李艳君贾振李超周仙草王建龙史冬梅成万钧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抗血小板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规止血与器械止血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TRI)术后常规弹力绷带加压止血、专用桡动脉板式止血器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3种方法在止血效果、预防穿刺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连续入选行TRI的3000例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弹力绷带加压止血组(ER组)、板式止血器组(TB组)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组(TR组),最终合格入选研究的患者ER组963例,TB组976例,TR组971例.入选标准:Allen试验阳性;初次行TRI;成功置入6 F桡动脉鞘管.主要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术后桡动脉血管并发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桡动脉止血时间、纤维组织增生情况、患者舒适度.结果 ER组、TB组、TR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7%、10.6%、10.7%,P=0.262).3组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总体存在差异(P=0.049),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女性、低体重、手术时间、穿刺次数是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与ER组比较,TB组、TR组止血时间较短[(274±57)min、(265±61)min比(332±54)min,均P<0.001],术后穿刺部位纤维硬结发生率较低(8.8%、7.9%比13.6%,均P<0.001).术后患者舒适度TB组、TR组明显优于ER组(均P<0.001).结论 常规弹力绷带和桡动脉专用止血器械均安全有效,但后者止血时间更短、患者舒适度更高.
杨清周玉杰聂斌刘晓丽成万钧王建龙
关键词:桡动脉手术后并发症
5F共用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07例临床分析
2007年
[背景]探讨5F共用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可行性.[病例报告]采用5F共用导管给107例患者(Allen’s试验呈阳性)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桡动脉穿刺成功者为105例,改行股动脉穿刺者为2例;改用JL4.0者为1例,改用JR3.5者为3例,其余均采用5F共用导管获得成功.[讨论]5F共用导管应用于经桡动脉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短等特点.
方哲金海周玉杰成万钧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桡动脉股动脉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效应T细胞活性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外周血效应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及其可能意义。方法入选2015年1-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和北京市海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30例为ADHF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比例,另选取同期于北京市海淀医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h1、Th2、Th17比例。比较2组Th1、Th2和Th17细胞比例,分析ADHF组Th1、Th2和Th17细胞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人院前是否用药对ADHF患者效应T细胞水平的影响。结果ADHF组入院时Th1、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6.44±6.76)%比(16.23±5.34)%、(2.36±1.03)%比(0.59±0.19)%],出院时Th1、Th17细胞比例[(20.29±3.82)%、(1.27±0.58)%]明显低于人院时,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DHF组入院时Th2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61±0.57)%比(3.06±0.69)%],出院时Th2细胞比例[(2.37±0.68)%]明显高于人院时,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DHF组入院时三酰甘油与Th1水平呈负相关(r=-0.428,P〈0.05);LVEDD与Th2水平呈负相关(r=-0.428,P〈0.05),与Th17水平呈正相关(r=0.386,P〈0.05);LVEF与Th1水平呈负相关(r=-0.825,P〈0.01),与Th2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5);脑钠肽与Th1、Th17水平呈正相关(r=0.705,0.393,均P〈0.01),与Th2水平呈负相关(r=-0.509,P〈0.05);CRP和Th1水平呈正相关(r=0.448,P〈0.05)。入院前服用他汀类药物ADHF患者的Th1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者[(25.95.4-8.67)%比(27.00±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耿学峰吉庆伟刘巍成万钧周玉杰
关键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辅助性T细胞17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