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泽军

作品数:38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影像
  • 8篇X线
  • 7篇影像学
  • 5篇肿瘤
  • 5篇放射摄影
  • 5篇放射摄影术
  • 5篇成像
  • 4篇动脉
  • 4篇影像学诊断
  • 4篇细胞
  • 4篇肺炎
  • 4篇病理
  • 4篇磁共振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
  • 3篇影像诊断
  • 3篇造影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X线计算

机构

  • 35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作者

  • 35篇文泽军
  • 18篇雷志丹
  • 16篇贾武林
  • 10篇史大鹏
  • 9篇朱绍成
  • 7篇葛英辉
  • 7篇程天明
  • 5篇谢瑞刚
  • 5篇连建敏
  • 5篇张继良
  • 2篇刘建波
  • 2篇芦运生
  • 2篇张超
  • 2篇李旭民
  • 2篇宁培钢
  • 2篇谢毅
  • 2篇郭濴
  • 2篇卢创新
  • 2篇冯可青
  • 2篇张涛

传媒

  • 5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实用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河南省首届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并对不同成像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海绵窦扩张,与眶上静脉沟通,并呈多条迂曲血管影或多结节样强化,以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MPR)显示最清楚。容积再现(V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空间结构好,5例仿真内镜(VE)显示海绵窦呈“镂空”状改变(38·5%),MPR和加厚MIP可以不同程度显示海绵窦引流静脉的扩张。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葛英辉吕传剑万晓旻文泽军朱绍成孙小平
关键词:多层螺旋CTCT血管成像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总结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ostealcompartmentsyndrome ,OCS)的MRI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经临床证实的小腿OC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15例中表现为多个筋膜间室受累 14例 ;单室受累 1例。急性期MRI表现为受累肌肉高度水肿 ,T1WI为低信号、T2 WI为高信号 ,肌间隔结构模糊 ;亚急性期信号混杂。与肌肉水肿相比 ,肌肉坏死区在T1WI呈更低信号 ,T2 WI呈更高信号 ,而肌肉内出血在T1WI、T2 WI上均呈高信号 ;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受累肌肉萎缩、肌间隔脂肪增多和深筋膜增厚。 结论 小腿OC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帮助临床诊断可疑病例 ,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 。
徐俊玲毛晓明窦社伟连建敏文泽军史大鹏
关键词:MRI表现WI水肿肌肉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多层螺旋CT诊断和测量27例分析
2006年
谢瑞刚葛英辉史大鹏张涛程天明朱绍成文泽军雷志丹郭滢孙晓平
关键词:青少年
长骨内生软骨瘤影像学诊断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长骨内生软骨瘤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1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长骨内生软骨瘤资料,总结其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11例中发生在股骨上段3例,股骨下段3例,胫骨上段2例,腓骨上段1例,胫骨下段1例,另1例为双侧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对称性病变。所有病例X线表现均有囊状骨质破坏区,10例见斑片状、条状、环状钙化或骨化影;5例CT检查中均显示了骨质破坏及不同程度钙化,2例骨皮质断裂,且其周围合并软组织肿块;2例MRI检查显示骨质破坏区呈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所有病例影像学表现均未见骨膜反应。结论长骨内生软骨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X线平片、CT及MRI可作出正确论断.CT、MRI对臻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文泽军雷志丹贾武林
关键词:长骨内生软骨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腹部检查体位与急性肠梗阻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2002年
芦运生雷志丹李旭民文泽军张云翔
关键词:X线腹部检查体位急性肠梗阻
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X线对比分析
2001年
为探讨骨巨细胞瘤的 X线影像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分级间的意义。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 86例骨巨细胞瘤术前 X线资料加以前瞻性分析。结果  X线诊断 级骨巨细胞瘤 2 6例 ,病理为 2 0例 ;X线诊断 级骨巨细胞瘤 48例 ,而病理为 5 4例 ;X线与病理诊断 级骨巨细胞瘤均为 12例。观察结果表明骨巨细胞瘤的 X线分度与临床及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但最终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还须临床、X线及病理三方面综合考虑。
雷志丹王凤月程天明文泽军张继良连建敏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放射照相术病理学
周围型肺癌胸膜外脂肪侵犯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外脂肪侵犯的CT表现,评价其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邻近胸壁的肺部肿块作常规及高分辨CT扫描,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患者术前CT中胸膜外脂肪侵犯做出评价,用χ2检验对CT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出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48例患者CT诊断有胸膜外脂肪侵犯32例,而手术病理结果为31例,CT假阳性5例,假阴性4例。CT诊断胸膜外脂肪侵犯的敏感性是87.1%,特异性是70.6%,准确度是81.2%。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较一致,χ2值为16.44,P<0.001。肺癌侵犯胸膜外脂肪的表现为胸膜外脂肪线变窄、模糊、不规则、甚至消失,其中以胸膜外脂肪线消失为最主要表现。结论:CT诊断胸膜外脂肪侵犯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周围型肺癌术前的定性及分期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特异性及准确度还有待提高。
贾武林雷志丹芦运生崔剑文泽军李永丽
关键词:胸膜脂肪组织X线计算机
MR扩散加权成像术前评估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常规DWI单指数模型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双指数模型定量参数在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地研究10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高分化40例,中分化32例,低分化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常规MRI序列和IVIM-DWI序列扫描,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图像,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慢速表观扩散系数(D,slow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快速表观扩散系数(D*,fast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快速扩散所占总体扩散的百分比(f,fraction of fast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肝细胞肝癌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低分化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肝癌之间的ADC,D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939,31.035;均P<0.01),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肝癌之间的D*,f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73,2.477;均P>0.05);各参数中D值鉴别低分化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curves,AUC)0.928、阈值为0.982×10-3 mm2/sec、敏感度93.3%、特异度87.5%。结论常规DWI序列与IVIM-DWI序列定量参数有助于术前临床评估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其中IVIM-DWI参数值D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
文泽军朱绍成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
动态排粪造影的采集速度选择及其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动态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检查中的采集速度选择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数字胃肠机对便秘患者进行动态排粪造影检查,分别选用1帧/s、3帧/s及4帧/s的采集速度造影68、76及73例,然后分别对直肠前突、会阴下降及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3类疾病进行测量。将3种采集速度检查所测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求动态排粪造影的最佳采集速度,并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1帧/s采集速度的动态排粪造影检查在3类疾病的测量及显示上与3帧/s和4帧/s检查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以后两种采集速度为好。而3帧/s与4帧/s采集速度的检查在3类疾病的测量与显示上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结论:选用3帧/s及4帧/s的采集速度进行动态排粪造影检查,均能很好且准确地显示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3类疾病,但综合患者接受射线剂量及X光机球管损耗的因素分析,3帧/s采集速度的动态排粪造影是最佳的检查方法。
雷志丹贾武林文泽军李建民任金祥
关键词:便秘
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诊断的病理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影像诊断的病理基础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或开胸肺活检证实9例PAP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探讨其影像征象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9例PAP的影像表现主要为双肺弥漫且对称分布的腺泡结节影、斑片影、线状影、网状影、磨玻璃影及大片状非叶段性阴影。组织病理学上见病变肺泡腔及小气道内部分或完全充填以PAS染色阳性物质,从而形成磨玻璃影及实变影;而病变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或肺气肿混合并存,是典型地图样改变的基本原因;病变区间质炎症及水肿致间隔系统增厚,从而使病变表现出为三角形、多角形及不规则形影,因此为HRCT上产生典型铺路石样改变的病理基础。结论PAP的临床表现虽无特异性,但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典型影像学表现的基础,因而影像检查可以有效地缩小临床进一步确诊的范围。
雷志丹贾武林文泽军冯可青王思勤杨志刚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诊断病理基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