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良志

作品数:177 被引量:432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2篇艺术
  • 22篇文学
  • 16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2篇石涛
  • 49篇艺术
  • 27篇山人
  • 27篇八大山人
  • 27篇大山
  • 21篇事迹
  • 18篇文人
  • 17篇中国艺术
  • 16篇绘画
  • 15篇美学
  • 13篇山水
  • 13篇文人画
  • 12篇考析
  • 11篇境界
  • 10篇真伪考
  • 8篇审美
  • 8篇书画
  • 7篇艺术哲学
  • 6篇山水画
  • 6篇生命

机构

  • 158篇北京大学
  • 15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作者

  • 173篇朱良志
  • 1篇詹绪佐
  • 1篇詹绪左
  • 1篇王燕秋
  • 1篇王希华

传媒

  • 33篇荣宝斋
  • 19篇中国书画
  • 14篇北京大学学报...
  • 13篇明日风尚
  • 5篇文艺研究
  • 4篇美术观察
  • 4篇美苑
  • 4篇中国政协
  • 4篇中华书画家
  • 3篇中国书法
  • 3篇江汉论坛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3篇美术大观
  • 3篇艺术百家
  • 2篇文艺争鸣
  • 2篇美术研究
  • 2篇孔子研究
  • 2篇江淮论坛
  • 2篇学术界
  • 2篇学海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15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说中国艺术中的“古意”被引量:1
2021年
中国艺术以"古意"为崇高审美理想,这"古意"难道就是回望过去、重视传统吗?从时间角度看,中国古代有两种不同的"古意":一是时间性的,古是与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历史,历史中显现的权威话语,由权威话语所形成的古法,成为当下创造的范式;一是非时间性的,古不是与今相对的过去,而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中国艺术强调,这非时间的"古意"有两个侧重点,一是为了打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沟通的桥梁,所谓"意与古会";一是为了归复人的生命真性,这是另一种"复古"——让一颗朴素本真的"古心"复活。前者侧重在"同群",后者侧重在"点醒"。传统艺术的创造并非排斥时间性的"古意",它要在"古外求古",时间性古意作为一个他者,成为将创造者导入生命真性呈现的非时间境界的前提,"怀古一何深"的传统艺术精神就是其体现。
朱良志
关键词:古意怀古时间性
石涛传世赝作说略被引量:1
2005年
石涛是一位高产艺术家,其友人黄云说他赠给其学生洪正治的作品就近千件,由此可见其创作量之一斑。其传世作品数以千计,但真伪混淆,赝品极多。像著名的致八大山人请作大涤草堂图书札,世间流传就有两本;代表作之一《清湘书画稿》,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本,另外还有一赝本在市上流传。石涛去世后不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年)。
朱良志
关键词:石涛北京故宫博物院传世作品八大山人南北宗
石涛两次接驾相关作品辨析——存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系列之十
2016年
石涛一生有两次接驾之事:一次在一六八四年冬天,地点在金陵;一次在一六八九年春节过后,地点在扬州平山堂。 一六八四年,康熙第一次南巡,冬十一月初,驻跸金陵,曾至名刹长干寺(大报恩寺)巡幸,时石涛正挂锡该寺。
朱良志
关键词:石涛真伪考大报恩寺长干寺金陵
石涛与“过巢湖”相关作品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自南还以来,石涛就基本脱离了丛林,过着行脚僧的生活。年龄渐大,身体状况不好,那个满腔鸿愿的石涛,此时格调明显趋于消极。未来如何打算,是离开佛门,还是继续做一个僧人,是四处飘荡,还是寻找一个固定的处所,这些都困扰着他。1695年,他有一次重要的旅行,就是去远方的合肥,多少反映出他这方面的踌躇。
朱良志
关键词:石涛巢湖身体状况
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2008年
石涛题画跋中说:“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句话中包含着丰富的意思。呕血十斗,就是呕心沥血,主要指技巧上的追求。而啮雪一团,就如同吞下一团洁白的雪,培养一颗高旷通灵的心灵。在石涛看来,绘画不能没有技巧,不懂笔墨工夫,如何作画?没有具体的法度,如何成画?技巧的追求固然重要,法度的熟悉固然重要,但一个画家熟悉了法度和技巧,并不一定能成为有成就的画家。
朱良志
关键词:法度石涛题画笔墨作画
中国画学:民族文化的根系--专访朱良志
2021年
“中国画学”,这一积淀了中国人智慧系统的独特艺术传统,在中国哲学和传统审美的推动下蓬勃发展。画学体系,在绘画美学、绘画理论、绘画技法和绘画作品等丰富内容的背后,对人的修养和品格的提升与塑造、对人的情感和精神的陶冶和净化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其中也包含着对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追究和探索,其丰厚的内涵、深邃的精神滋养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先生作为对中国哲学和艺术有着长期深入研究的学者,对于“中国画学”有着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因此,《美术观察》杂志特邀他进行访谈。
戴子喻朱良志
关键词:中国画学生命哲学理学
一朵开在篱墙边的小花
2007年
日本十七世纪俳句诗人松尾芭蕉有诗道:"当我细细看,呵!一棵荠花,开在篱墙边。"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小路上,在一处无人注意的篱笆墙边,诗人发现了一朵白色的野花,没有娇艳的颜色,没有引人注目的造型,没有诱人的香味,但却独自开放,她浅斟慢酌,没有羞怯,没有哀怜。
朱良志
关键词:诗道王维诗以物观物韦应物
中国古代艺术想象论
1988年
从形态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艺术想象论可以分为目想、迁想、玄想三种主要形态。目想是由物的刺激所产生的客观性想象,迁想是在主体的生气灌注中所引发的主观性想象,而玄想则是一种直觉性想象,它力求在虚静的心态中洞见艺术的魂灵,是古代艺术想象论最重要的形态。这三种形态互补共存,构筑起中国古代艺术想象论体系。同时,对这一艺术想象理论民族特征的凸现,也正显示了中西艺术想象论的本质差异。
朱良志
关键词:艺术想象形态学民族特征客观性主观性
中国艺术中的智慧(上)——由八大山人谈起
2011年
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中是非常独特的,很多曾经引起过西方的模仿,比如中国园林传入西方,在16世纪到18世纪,在英国、法国等形成了所谓“中国风”。中国的瓷器在欧洲有很长时间的影响。以1793年马戛尔尼代表英国出访大清帝国为界限,其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期,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误解很深,不少学者常常从种族的角度看中国艺术。
朱良志
关键词:中国艺术八大山人西方人中国园林
八大研究中的“青云谱问题”补说——八大山人事迹征略之七
2010年
在八大山人研究中,与一个叫朱道朗的人关系极为密切。在一段时间里,“八大山人即朱道朗”的说法几乎被很多研究者所接受,它给八大研究带来的困扰是巨大的,八大山人与朱道朗之间的关系,通过汪世清,叶叶诸先生的研究,应该没有什么疑义。
朱良志
关键词:八大山人事迹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