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辉 作品数:60 被引量:239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我国淡水水体中束丝藻(Aphanizomenon)的形态及分子特征研究 束丝藻(Aphanizomenon Morren ex Born.et Flah.)是一种浮游的丝状藻类, 隶属于蓝藻门念珠藻目念珠藻科束丝藻属,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丝状体末端细胞渐细或成发状,延伸成无色的细胞。在滇池,束丝... 吴忠兴 李仁辉文献传递 藻类系统分类学的新信息--关注蓝藻 藻类分类学随着近几十年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不同藻类间以及藻类同其它生物(如原生动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过程研究提供了更加有效和更丰富信息量的手段,从而建立更加自然和合理的生物分类系统。结果在过去的... 李仁辉阿氏浮丝藻mcyT基因序列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我国浮丝藻(Planktothrix Anagnostidis et Komárek)的毒素相关基因,选取分离自我国不同省份水体的13株阿氏浮丝藻,通过PCR检测其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mcyE及mcyT研究其毒素基因特性。PCR结果表明除mcyT之外其他引物检测均无扩增产物,说明这13株浮丝藻不具备产微囊藻毒素的能力。通过克隆测序得到mcyT序列,并进行分子系统分析,构建了关于mcyT序列的Neighbor-Joining系统树,结果表明mcyT序列可以将产毒与不产毒浮丝藻分为两大独立的分支,两个分支之间的最低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8.5%和99.1%。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我国浮丝藻的微囊藻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多样性以及分子监测提供参考。 潘倩倩 朱梦灵 刘洋 林燊 李仁辉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中国水华蓝藻的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 被引量:13 2008年 在近年来对水华蓝藻的调查中,确定了我国一水华蓝藻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WoIoszyńska) Suda et Watanabe 2002。文中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近属浮丝藻属Planktothrix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吴忠兴 余博识 彭欣 虞功亮 覃家理 李仁辉关键词:水华 中国淡水微囊藻三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11 2007年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报道了约50种微囊藻Microcystis,中国记录报道的有19种,但一些描述仍较模糊。最近在云南滇池、武汉东湖和南湖、北京、浙江杭州和绍兴等地野外调查中发现一些微囊藻水华含有较高的多样性,其中有3种微囊藻在中国尚未报道:M.novacekii (Komárek) Compère 1974,M.smithii Komárek & Anagnostidis 1995和M.botrys Teiling 1942。本文对这3个新记录种进行形态特征描述。 虞功亮 李仁辉关键词:蓝藻门 汾河(太原市景区段)微囊藻的分子多样性及产毒能力 被引量:6 2011年 对太原市汾河景区采集到的微囊藻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株微囊藻藻株,运用ITS、PC-IGS和gyrB基因序列构建系统树来研究其分子多样性.结果表明,太原市汾河景区微囊藻具有一定的分子多样性.采用mcyA基因和ELISA检测两种方法,即全细胞PCR测定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A(mcyA),对这些藻株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检测的7株微囊藻中有6株含有mcyA基因,ELISA检测微囊藻细胞干粉产毒量在0.003-0.043mg/g之间,属于产低毒藻种.本文是首次报道太原市汾河景区微囊藻产毒素,也为汾河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捷 谢树莲 王中杰 徐瑶 李仁辉关键词:汾河景区 微囊藻 分子多样性 毒素 Planktospira gen. nov—基于形态、分子与脂肪酸证据 <正>节旋藻(Arthrospira)通常被认为一般生活在盐碱水或半盐碱水环境中,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蓝藻。本实验室在水华蓝藻组成种类的研究过程中,分离到从淡水蓝藻水华的被定为节旋藻藻种30余株。为了确定这... 王中杰 李仁辉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串联固相萃取小柱分离纯化微囊藻毒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串联固相萃取小柱分离纯化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其步骤:A、藻粉材料:收获野外水华蓝藻或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冷冻干燥后制成干藻粉;B、固相萃取小柱制备:在SPE柱中装入C18填料;C、藻毒素提取:称取干藻粉... 肖邦定 吴幸强 李仁辉文献传递 水果湖湾蓝藻水华的形成及其对东湖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20 2008年 余博识 吴忠兴 朱梦灵 吴幸强 彭欣 覃家理 李仁辉关键词:蓝藻水华 铜绿微囊藻的某些生长特性及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993年 藻类毒素的研究随着有毒藻类对人类的危害加剧,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和深入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世界许多地方报到最多的有毒藻类,对导致其毒素产生的因子及产毒机理的研究,几十年来在温度、pH值、生长年龄、光照强度、质粒、伪空胞与铜绿微囊藻毒性关系做了大量工作。 李仁辉 俞敏娟关键词:毒性 铜绿微囊藻 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