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 作品数:33 被引量:1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麝黄消瘤汤对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麝黄消瘤汤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细胞膜转运蛋白(P-gp)表达以及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逆转人肝癌细胞系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制备麝黄消瘤汤含药兔血清,配制成15%、20%、25%、30%等不同浓度,培养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测定麝黄消瘤汤含药兔血清干预前后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半数致死量,计算耐药倍数及逆转耐药倍数;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阿霉素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gp表达,以RT-PCR技术检测MDR1mRNA表达。结果:Bel-7402ADR细胞的耐药倍数约为93.5倍。加入20%含药血清后,其IC50降低为9.3μg/ml,由此计算出麝黄消瘤汤含药血清对Bel-7402ADR细胞的增敏倍数为8.3倍;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均可降低Bcl-7402细胞的P-gp阳性细胞率,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麝黄消瘤汤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肝癌细胞中MDR基因的表达,且以20%含药血清浓度对MDR的抑制效果最突出,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具有时间依赖关系。结论:麝黄消瘤汤能通过提高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降低细胞膜转运蛋白的表达,下调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产生的作用。
- 张晓丽黄挺杨雪飞黄伶李勇
- 关键词:基因表达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乳胶凝集定性试验检测了81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以及35例健康受试者血浆DD水平(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DD阳性率为44.44%,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2.56,P<0.05);且化疗前未发现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D阳性率为22.5%,明显低于化疗前发现有转移的患者(65.85%,χ2=15.41,P<0.05);化疗后DD阳性率为59.26%,高于化疗前(44.44%),但两者无差异(χ2=3.56,P>0.05);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CR+PR)血浆DD阳性率(35.48%)明显低于化疗未缓解者(SD+PD)(74%,χ2=11.76,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作为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疗效判定及预后的指标。
- 杨雪飞黄伶李勇黄挺
- 关键词:肿瘤D-二聚体
- 枢丹针治疗化疗所致呕吐28例
- 2000年
- 黄挺黄伶李勇张建刚
- 关键词:化疗呕吐
- 益气通络中药浸泡疗法预防化疗患者手足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系化疗药物引起的一种皮肤毒性反应,常迫使临床医生将既定化疗方案延期、减量甚至终止,使患者失去治疗获益的机会。目前西医治疗措施有效率低,疗效不理想。笔者以益气通络之法组方,采用中药浸泡疗法对接受卡培他滨化疗患者进行干预,观察中药浸泡疗法降低HFS发生率及改善HFS相关症状疗效,报道如下。
- 郭俊华黄挺张志娣李勇黄伶杨雪飞张建刚张晓丽
- 关键词:化疗手足综合征中药浸泡益气通络
- 眩晕病的中医治疗思路被引量:8
- 2010年
- 李勇陈华德
- 关键词:眩晕病中医治疗
- 脐针联合托烷司琼治疗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脐针联合托烷司琼治疗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影响。方法将70例接受化疗且有恶心呕吐的患者随机分成脐针组和常规药物组,各35例例。常规药物组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微泵静推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脐针组取巽(辰)、离(午)、坤(未)、艮(丑)位的顺序针刺治疗,留针55 min/次。两组均在化疗前应用药物治疗,脐针组在第1、2、3天化疗前进行脐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化疗前及化疗后12 h、36 h、60 h恶心呕吐分级和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评分;两组化疗前及化疗后60 h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结果两组化疗后36 h、60 h,脐针组恶心呕吐较常规药物组改善(P<0.05),脐针组INVR评分均低于常规药物组(P<0.05)。两组化疗前、化疗后12 h、36 h、60 h恶心呕吐分级和INV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60 h,脐针组KPS评分高于常规药物组(P<0.05)。脐针组有效率为82.4%,高于常规药物组57.1%(P<0.05)。结论脐针联合托烷司琼治疗CINV优于单纯托烷司琼治疗,可减轻恶心呕吐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INV患者的生存质量。
- 何淑峥包烨华汪婷袁健辉李勇陈东林韩翊婷
- 关键词:脐针疗法
- 鼻敏灵对于缓解变应性鼻炎干燥症状的临床观察
- 马志祺李勇杨烨
- 乌梅丸对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和PC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和PC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胃黏膜癌病变模型,采用TRAP-ELISA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端粒酶活性,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乌梅丸组(简称低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乌梅丸组(简称高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低剂量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端粒酶活性低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端粒酶活性低于低剂量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率低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率低于低剂量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能抑制端粒酶活性和PCNA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乌梅丸干预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机制之一。
- 李勇黄伶钱红花杨雪飞叶知锋
- 关键词:乌梅丸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增殖细胞核抗原
- 康莱特注射液抗恶性肿瘤肝转移疗效及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通过接种W256癌肉瘤建立Wistar大鼠肝癌转移模型,观察康莱特注射液与肝动脉结扎法对大鼠荷瘤脾重与肝癌转移灶的抑制效果,并测定其对瘤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转移的新途径。方法:在Wistar大鼠脾下极注射W256癌肉瘤细胞悬液,建立肝癌转移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动脉结扎组、康莱特组、康莱特+动脉结扎组。计算各组瘤重抑制率与肝癌转移抑制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内MMP-1和HGFmRNA表达水平。结果:康莱特和康莱特加动脉结扎组均显著抑制脾脏肿瘤生长并抑制肝脏瘤组织MMP-1mRNA表达,康莱特组能明显抑制肝癌转移灶产生,各治疗组大鼠瘤细胞HGF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原发灶生长与肝癌转移灶形成,抑制瘤细胞MMP-1表达是其抗肝转移的重要机制;康莱特注射液结合动脉结扎可使瘤细胞MMP-1表达减少,提示应优化两者结合途径。
- 黄挺陈震杨雪飞李勇张志娣黄伶张建刚张晓丽
-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肝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肝细胞生长因子
- 乌梅丸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基因c-myc、surviv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基因c-myc、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将处于指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7.5、15、30、60、120mg/ml的乌梅丸,设立空白对照组,进行细胞培养,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乌梅丸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癌基因c-myc、survivin表达的影响。体内试验:建立大鼠胃黏膜癌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连续给药6周。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乌梅丸对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中基因c-myc、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低剂量乌梅丸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乌梅丸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低剂量组(P<0.01)。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基因c-myc mRNA、survivin mRNA和C-myc、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基因c-myc mRNA、survivin mRNA和C-myc、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乌梅丸能显著抑制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明显抑制基因c-myc、survivin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李勇黄伶杨雪飞叶知锋
- 关键词: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