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147和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血清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CD147和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及二者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检测44例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和MMP-2的表达及半定量测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4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CD147和MMP-2的水平,并设36例健康对照。结果:大肠癌组织CD147和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对照组织,其表达与肿瘤分型、分化程度未见相关,而与转移密切相关。大肠癌患者血清CD147和MMP-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伴转移组血清中CD147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低分化组中MMP-2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两者在组织定量和血清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大肠癌组织、血清中CD147高表达及高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大肠癌发展程度及转移状态,其促MMP-2激活和表达增高的作用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 熊枝繁李杰曹仕琼刘浩赵志辉李丽李正英吴燕茹熊莉娜
- 关键词:CD147MMP-2大肠癌
- sTREM-1含量、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肝硬化腹水非多形核细胞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肝硬化腹水非多形核细胞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NA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150例,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100例,无细菌性腹水的患者50例(非SBP组)。SBP患者又分为NASBP组(50例)、non-NASBP组(50例)。对SBP患者腹水进行细菌培养鉴定,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RP、PCT、sTREM-1水平。通过ROC曲线来评价CRP、PCT、sTREM-1对NASBP的诊断意义,并获取最佳诊断界值,统计诊断效能。[结果]NASBP组、non-NASBP组的白细胞计数、腹水有核细胞计数、腹水多形核细胞计数、外周血CRP、PCT、sTREM-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BP组革兰阳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non-NASBP组,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低于non-NAS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sTREM-1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值为0.943,CRP、PCT的AUC值分别为0.864、0.845,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PCT、sTREM-1三者联合检测用于NASBP诊断的敏感度最高,特异度也高于CRP、PCT单独检测及CRP+PCT联合检测。[结论]CRP、PCT、sTREM-1三者联合检测对于NASBP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杰张莉
- 关键词:降钙素原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 CD_(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探讨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及二者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和MMP-2的表达,以图象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和MMP-2表达阳性率呈递减改变。CD147和MMP-2的表达部位和染色强度相似,半定量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777,P<0.05)。两者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未见相关性(P<0.05),而在大肠癌患者伴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CD147在大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增高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促MMP-2的激活和表达增高的作用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 熊枝繁李杰陈超曹仕琼刘浩赵志辉李丽李正英吴燕茹
- 关键词:CD147MMP-2大肠癌
- 大肠癌患者血清CD147和MMP-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又称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大肠癌恶性程度、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及其相互联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44例大肠癌、28例大肠息肉和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D147和MMP-2的水平。结果大肠癌患者组血清CD147(103.59±40.74)pg/ml和MMP-2(14.92±2.02)ng/ml水平明显高于大肠息肉组(66.27±16.91;10.96±1.71)和健康对照组(63.84±18.71;10.49±1.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肠癌患者中伴转移组血清中CD147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大肠癌患者低分化组血清中MMP-2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大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组术后1个月CD147和MMP-2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姑息性手术组虽有下降但不显著(P〉0.05)。大肠癌患者血清CD147和MMP-2水平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CD147和MMP-2水平增高,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转移、分期有关,动态观察血清CD147和MMP-2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大肠癌的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 熊枝繁李杰曹仕琼刘浩赵志辉李丽李正英吴燕茹熊莉娜
- 关键词:肠肿瘤明胶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