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沛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鹌鹑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5篇黄羽鹌鹑
  • 4篇沙门氏菌
  • 4篇嗜银
  • 4篇嗜银细胞
  • 4篇细胞
  • 3篇伤寒沙门氏菌
  • 3篇鼠伤寒
  • 3篇鼠伤寒沙门氏...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观察
  • 2篇日龄
  • 2篇免疫
  • 2篇减毒鼠伤寒沙...
  • 1篇凋落
  • 1篇凋落叶
  • 1篇凋落叶分解
  • 1篇毒力

机构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12篇李沛
  • 5篇何敏
  • 4篇潘燕
  • 3篇孔庆科
  • 3篇郭红瑞
  • 3篇廖琼
  • 2篇黄春
  • 2篇黄倩
  • 2篇刘青
  • 2篇罗雅莉
  • 1篇黄春
  • 1篇杨杰
  • 1篇陈诚
  • 1篇孙庚
  • 1篇孙飞达
  • 1篇张新全
  • 1篇邓天怀
  • 1篇刘琳
  • 1篇陈冬明
  • 1篇袁乙方

传媒

  • 2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银细胞在2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的分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2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为进一步研究黄羽鹌鹑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取消化道各段,运用浸银法处理,观察嗜银细胞的形态、分布,并测量各消化段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结果:除食管、嗉囊、肌胃、泄殖腔未见嗜银细胞外,消化道其他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布.嗜银细胞多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位于上皮细胞基部;腺胃为一分布高峰,其余差异不是很明显,其分布曲线大致呈"U"型,且雄性的分布密度大于雌性;嗜银细胞有的呈梭形具有突起,而有的呈锥形或圆形.结论:根据嗜银细胞形态及分布,推测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具有内、外2种分泌方式.
廖琼何敏李沛郭红瑞潘燕
关键词:消化道嗜银细胞
嗜银细胞在3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中的形态与分布
2012年
为了对消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研究3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Coturnixaponica)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取消化道各段,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处理,观察嗜银细胞的分布、形态,并统计消化道各段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雌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黄羽鹌鹑的口腔、食管、嗉囊、肌胃和泄殖腔未发现嗜银细胞,在消化道其他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其分布曲线大体呈现波浪形,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腺胃和结直肠、空肠的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腺胃腺叶内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肠固有层和肠腺泡上皮细胞之间。其形态多样,包括锥形、梭形、圆形、椭圆形等,其中锥形嗜银细胞的突起伸向肠腔,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固有层和肠腔。说明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可能与其种属有关,结合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与形态可以推测其有内分泌、外分泌和旁分泌3种功能。
潘燕何敏廖琼李沛郭红瑞
关键词:嗜银细胞消化道
禽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二价疫苗的研究
李沛孔庆科刘青
一种二倍体百脉根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避免出现褐化、提高侵染效率同时能够保证愈伤组织生长正常且能够提高分化效率的二倍体百脉根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二倍体百脉根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采用完整的二倍体百脉根种子,并对选取的二倍体百脉根种...
张新全陈诚许肖恒李沛黄倩曾鑫奕邓怡馨陈书明
文献传递
鸭疫里默氏杆菌TbdR1表位抗原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TbdR1(Ton B-dependent receptor 1)是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血清1、2和10型中的一个很好的交叉免疫原性抗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段表达TbdR1的表位抗原,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分段后的表位抗原对雏鸭均具有一定的保护力,这为深入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罗雅莉黄春李沛孔庆科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杆菌免疫原性
鼠伤寒沙门菌rmlD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rml D缺失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生物学特性及毒力的影响,利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rml D缺失株S100Δrml D,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rml D的缺失不影响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长特性及对多黏菌素B、胆酸盐的敏感性,但黏附和入侵人肠黏膜细胞INT407能力显著增加。同时,rml D缺失株毒力比野生株降低了约2000倍。以上结果表明,rml D的缺失不影响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体外生长及对宿主抗菌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但能显著降低菌株毒力。因此,rml D的缺失可以作为一条有效的减毒途径。
黄春罗雅莉李沛刘青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毒力
若尔盖高寒沙化地中伴生草种对杯腺柳凋落叶初期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在青藏高原高寒沙化地生态恢复初期,分别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杯腺柳(Salix cupularis)的伴生草种,探究三种高原牧草在杯腺柳不同微位置(冠幅中心、冠幅半径中点和冠幅外缘)下对其凋落叶早期分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伴生下,各微位置的杯腺柳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均最高(P<0.05),且50%和95%分解时间均最短;垂穗披碱草伴生下,凋落叶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变化更剧烈,且在分解第19个月时,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两种草本伴生(P<0.05);微位置对凋落叶总氮、木质素含量、C/N和木质素/N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以杯腺柳为先锋种的高寒沙化地中,垂穗披碱草种植在杯腺柳冠幅下可使杯腺柳凋落叶分解更快,更有利于区域沙化地的生态恢复。
李沛李沛陈冬明陈冬明邓东周黄倩黄倩邓竹辛周冀琼孙飞达孙飞达韩金锋孙庚孙庚刘琳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垂穗披碱草老芒麦中华羊茅
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1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的消化道进行嗜银性染色,观察了其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和基本形态。结果显示,在中国黄羽鹌鹑的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发现有嗜银细胞的分布且分布密度呈现波浪形,在腺胃和直肠中最高,盲肠中最低。雌雄之间同一部位嗜银细胞数量比较只有十二指肠部差异显著。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肠腺上皮细胞之间和肠固有膜中,盲肠和腺胃中发现有嗜银细胞分布在结缔组织中。嗜银细胞的形态有梭形、椭圆形、锥形和圆形,还有一些为不规则形状。其中锥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腺腔,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肠腔和固有膜。根据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推测嗜银细胞有内分泌、外分泌和旁分泌3种功能。
郭红瑞何敏李沛潘燕廖琼
关键词: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
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育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中国黄羽鹌鹑(Coturnix aponica)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育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口腔、食管、嗉囊和泄殖腔中未发现嗜银细胞,其余部位均有不同数量的分布,其分布呈波浪形,大多数日龄段在腺胃和结直肠中存在2个分布高峰,回肠次之,十二指肠、空肠、盲肠较少,随着日龄增加,不同部位嗜银细胞数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100 d时达高峰。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腺胃腺叶内细胞之间、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及固有层内,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锥形及梭形等。结合嗜银细胞形态与功能间的联系,发现消化道内广泛分布着4种类型的嗜银细胞。我们认为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的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外分泌及旁分泌3种功能,其分布特点可能与动物的食性及生活环境有关。
李沛何敏郭红瑞廖琼潘燕邓天怀
关键词:消化道嗜银细胞
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生长抑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特点。【方法】采集中国黄羽鹌鹑的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及直肠,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in-boin-peroxidase complex,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SS细胞定位。【结果】SS细胞主要分布于腺胃及小肠各部位,其中以腺胃分布数量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空肠、回肠及直肠分布均较少;食管、嗉囊、肌胃及盲肠处均未发现有其分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腺胃SS细胞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肠道各部(P<0.05),而肠道各部位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S细胞的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三角锥形及梭形为主,多分布于腺胃腺叶内细胞之间、肠腺上皮细胞之间和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SS细胞的分布数量在雌雄鹌鹑各相应部位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形态特征相同。【结论】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SS细胞呈现由小肠头端向直肠尾端逐渐减少的分布趋势,在腺胃处分布数量最高,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三角锥形及梭形,这可能与其消化道相应部位的生理功能有关。
李沛何敏袁乙方杨杰郭旅天
关键词:消化道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