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玉杰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压
  • 10篇高血压
  • 6篇药物疗法
  • 6篇疗法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皮素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素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型心
  • 3篇沙坦
  • 3篇离子
  • 3篇离子交换
  • 3篇高血压患者
  • 3篇红细胞
  • 3篇NA^+

机构

  • 27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李玉杰
  • 18篇曾群英
  • 18篇麦炜颐
  • 12篇廖晓星
  • 11篇陈国伟
  • 10篇何清
  • 7篇关开泮
  • 7篇荆小莉
  • 6篇杜志民
  • 6篇王礼春
  • 6篇詹红
  • 5篇马中富
  • 5篇马虹
  • 4篇阮惠芬
  • 3篇冯冲
  • 3篇何小洪
  • 3篇胡承恒
  • 2篇唐安丽
  • 2篇李欣
  • 2篇廖新学

传媒

  • 7篇新医学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国外医学(心...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10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米力农治疗肺心病心衰106例临床观察
2000年
为了解米力农对肺心病心衰的临床效应 ,选择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 2 1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0 6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米力农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 ,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呼吸困难、肺部湿音、水肿、血压、心率及肝脏等变化 ,并注意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经米力农治疗后 ,心肺功能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达 94 34%。与同期对照组病人相比 ,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米力农治疗肺心病心衰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少 ,是一种疗效迅速、效果较好的理想的强心药物。
叶海宁宋小宁廖晓星马中富李玉杰荆小莉关开泮詹红李锦华阮慧芬
关键词:米力农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药物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严重并发症的紧急处理被引量:8
1999年
廖晓星李玉杰詹红阮惠芬荆小莉关开泮马虹廖新学杜志民胡承恒唐安丽
关键词:心肌梗死AMI并发症
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被引量:4
1997年
观察苯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予以口服苯那普利10~20mg/d,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内皮素水平,检验肝、肾功能,血糖等。结果苯那普利可以有效降低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水平,而肾素活性升高,苯那普利还可以降低血糖,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结论苯那普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降压药物。
李玉杰曾群英麦炜颐
关键词:苯那普利高血压内皮素PRA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情监测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原发性高血压 (EH)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 6 5例EH病人在降压治疗前后测定血浆CGRP和内皮素 (ET)水平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EH组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0 1) ,且高血压程度越严重 ,血浆CGRP降低越明显 ,同时 ,血浆CGRP与ET水平呈负相关 (r =- 0 991,P <0 0 0 1)。经降压治疗后 ,EH组患者血浆CGRP水平升高 (P <0 0 0 1) ,但与对照组相比仍较低 (P <0 0 1)。【结论】循环血中CGRP含量不足可能是EH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测定血浆CGRP的浓度有利于EH的病情监测。
何清曾群英麦炜颐王礼春李玉杰廖晓星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Mg^(2+)/Na^+交换速率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镁浓度 (PMg)、红细胞镁含量 (EMC)和红细胞Mg2 +/Na+交换速率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定 5 3例EH患者PMg、EMC ,以及加镁负荷后红细胞在含钾或钠介质中 5h的时间 镁外流 ,并计算总镁外流最大速率 (VTmax)、非钠依赖性镁外流最大速率 (VNImax)和钠依赖性镁外流最大速率 (VNDmax)。结果  (1)EH组PMg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86 8 2± 5 6 5 )、(86 3 7± 5 0 8) μmol/L],EMC明显低于对照组 [(2 0 7± 0 0 5 )、(2 16± 0 0 4)mmol/L ,P <0 0 5 ],而VTmax和VNDmax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30 8 3± 19 7)、(2 73 5±16 8) μmol·L-1·h-1,(15 3 5± 17 4)、(96 8± 13 2 ) μmol·L-1·h-1,P <0 0 5 )。VNImax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16 9 5± 2 1 4)、(172 3± 15 3) μmol·L-1·h-1,P >0 0 5 ]。 (2 )EH组VNDmax与EMC呈明显正相关(r=- 0 876 4,P <0 0 0 1) ,而对照组无明显相关。 (3)EH组EMC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 (收缩压r =0 5 5 3,P =0 0 46 ;舒张压r=- 0 42 6 ,P =0 0 2 5 ) ,同时VNDmax与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 (r=0 4986 ,P =0 0 41)。结论 EH患者红细胞VNDmax明显增高 ,导致EMC降低 。
麦炜颐马虹李玉杰曾群英陈国伟何小洪冯冲王礼春
关键词:高血压离子交换
苯那普利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醛固醇及内皮素的影响
1998年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苯那普利降压效果和对血管系统及醛固醇和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36例病人以普那普利10~20mg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放免测试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醛固醇和内皮素水平。结果治疗组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显著降低,降压谷峰比值为71%。但肾素活性稍为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那普利除降压外。
李玉杰曾群英麦炜颐何清
关键词:苯那普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醛固酮
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2
1997年
目的:探讨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抢救成功率的疗法。方法:53例传统疗法无效的RHF患者,其中8例冠心病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适应症分入A组,接受PTCA,其余随机分入B和C组。B组接受强心利尿合剂治疗,C组联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临床疗效及门控电路99m锝心血池平面显像法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超声心动描记术测量的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结果:7天后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8/8;B组:80%;C组:65%。LVEF:A组[治前(0.47±0.07),治后(0.71±0.07)];B组[治前0.50±0.09),治后(0.56±0.09)];C组[治前(0.50±0.05),治后(0.55±0.08)]FS:A组:[治前(0.25±0.06),治后(0.45±0.09)];B组[治前(0.27±0.04),治后(0.38±0.05)];C组[治前(0.28±0.05),治后(0.36±0.05)]。结论:三种疗法均明显优于传统疗法(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A疗法可直接去除病因,B疗法和C疗法可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且为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创造条件,均值得临床推广。
麦炜颐曾群英陈国伟李玉杰杜志民胡承恒
关键词:心力衰竭冠状动脉成形术药物疗法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53例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AMI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胺碘酮组:0.2g、每天3次,起效后减至每天1次口服,疗程3年。美托洛尔组:25~50mg,每天2次口服,疗程同上。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次数、静脉硝酸甘油剂量、用镇痛药次数均较美托洛尔组少(P<0.05,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均较美托洛尔组高(P<0.05,P<0.01);泵衰竭发生率较美托洛尔组少(P<0.05)。随访3年,胺碘酮组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均较美托洛尔组少(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AMI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用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预防再发梗死、改善预后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曾群英麦炜颐何清李玉杰
关键词:心律失常生存率胺碘酮
控释硝苯地平降压效应谷 /峰比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计算控释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应谷 /峰比率 (T/PR)的最佳方法和该药的平稳指数 (SI)。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2例 ,每天早晨服控释硝苯地平 (nifedip ineGITS) 30mg,治疗前及 4wk后作动态血压监测 ,分别以 2h个体法和整组法计算T/PR并计算该药的SI。结果  4wk治疗后患者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的降低幅度分别为 (2 4± 12 ) /(12±8)mmHg和 (14 .5± 3.9) /(11.2± 3.1)mmHg;个体法计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T/PR分别为0 .6 5± 0 .2 3和 0 .6 6± 0 .2 5 ,而整组法则分别为0 .6 2和 0 .6 8;该药的收缩压和舒张压SI分别为3.74和 3.77。结论控释硝苯地平可 2 4h有效平稳地降压 ;
李玉杰麦炜颐曾群英廖晓星王礼春陈国伟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
加强急诊ICU建设
目前国际上已广泛推行急诊医疗体系(EMSS),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及加强监护治疗紧密地联系衔接起来。危重症监护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是提高急诊院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内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规模较小,体...
荆小莉廖晓星马中富李玉杰詹红关开泮阮惠芬
关键词:ICU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