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笑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析被引量:41
- 2003年
- 李玉笑郑优荣肖韶英李少华
- 关键词:献血者艾滋病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
- 暂时屏蔽的5项血清学指标不合格献血者追踪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确定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为建立高质量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抗-TP其中1项或1项以上单试剂阳性、或ALT单、双试剂不合格者,6个月后抽血用2个不同厂家试剂进行追踪检测,对仍为单试剂阳性的献血者1年后再检测。结果 6个月后追踪检测各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7.0%、抗-HCV为43.8%、抗-HIV为47.8%、抗-TP为15.0%,ALT为71.1%,总的合格率为45.4%。追踪检测前、后单试剂阳性标本中HBsAg、抗-HCV、抗-HIV的进口试剂所占比率比国产试剂明显升高(P<0.01)。1年后第2次追踪检测各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7.5%、抗-HCV为47.4%、抗-HIV为40.0%、抗-TP为29.6%,ALT为66.7%,总的合格率为41.6%。结论通过对暂时屏蔽的不合格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可以减少假阳性筛查结果对献血者流失的影响。
- 李玉笑汪传喜肖韶英黄伯泉李仲平梁浩坚田也
- 关键词:抗-HCV抗-HIV抗-TPALT
- 献血者人群庚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1998年
- 庚型肝炎病毒(HGV)主要经血或肠道外途径传播,反复输血、静注毒品成瘾者等均为高危人群[1,2]。国内学者已证实,献血者中存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3]。但对该型肝炎的流行状况还缺乏全面认识。为此,笔者对广州地区献血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HGV血清流行病学调...
- 江朝富郑优荣侯华嘉李玉笑陈冲李国华佘俊
- 关键词:庚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献血
- 2010-2011年广州献血人群HIV-1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广州地区58165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用2个不同厂家的ELISA法试剂同时检测抗-HIV,双试剂阳性者送广州市疾控中心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从WB法阳性的献血者的血浆中提取核酸,用RT—PCR进行gag区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并进行基因分型,用spss16.0软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结果ELISA法抗.HIV双试剂阳性133例(0.023%,133/581656),WB法检测120例HIV—1抗体阳性(0.021%,120/581656),不确定13例,120例WB法阳性的献血者中有6种亚型:CRF01-AE重组亚型51例;CRF07-BC重组亚型32例;CRF08.BC重组亚型15例;01B型16例;B’型6例,通过异性性传播组的阳性率高于其他途径传播组,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外地身价证的献血者高于广州市身份证者,首次献血者高于再次献血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高于其他组,年龄26~35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本地区献血人群中HIV-1感染者以外地男性青壮年为主,主要通过性传播。
- 李玉笑肖韶英黄伯泉田也杜荣松汪传喜
- 关键词:HIV-1血液传播献血者
- 献血员抗—HCV的检测及其对控制丙型肝炎传染意义的探讨
- 1997年
- 杜耀民李玉笑
- 关键词:献血病毒检测
- 日立7180生化仪在血液筛查中的交叉污染问题
- 2022年
- 目的了解日立7180生化仪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中交叉污染情况。方法使用日立7180生化仪对以下组合进行常规检测,设计4组试验检测生化仪是否在加样过程中出现交叉污染:①测试A组试验:将按1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强阳性标本和1份HBsAg-ELISA阴性标本(a1)的间隔放置生化仪专用检测转盘,1个检测转盘批次为88份标本,常规生化仪检测之后对共44份HBsAg-ELISA阴性标本进行HBsAg-ELISA检测以及核酸检测检测(NAT)。执行清洗程序后,将1份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和1份全项阴性标本(a2)间隔放置1个检测转盘进行检测,对44份全项阴性标本进行HBsAg-ELISA检测以及核酸检测(NAT)技术。②测试B组试验:将1份ALT阳性标本和1份ALT阴性标本间隔放置检测转盘,检测1个检测转盘批次后继续检测1个转盘批次ALT阴性标本。③测试C组试验:脂肪血标本和ALT阴性标本间隔放置检测一个转盘批次后再继续检测1个转盘批次ALT阴性标本,对溶血标本执行同样测试程序。④测试D组试验:将按1份脂肪血标本(或1份溶血标本)和1份ALT阳性标本的间隔放置生化仪专用检测转盘,脂肪血和溶血标本共检测22份。每个测试组后均执行1次清洗反应杯程序再进行下一组测试。结果A组中44例标本(a1)处理后NAT检测7例标本为阳性[污染率占比16%(7/44)],检测再次检测HBsAg-ELISA均为阴性,阴性对照44例标本(a2)处理后NAT和HBsAg-ELISA检测均为阴性,a1与a2 HBsAg-ELISA的S/C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和D组处理后,ALT检测阴阳性结果与原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日立7180检测ALT时标本间存在病毒DNA交叉污染,ALT阳性标本、脂肪血和溶血标本不存在交叉污染或互相影响结果的问题;仪器的性能验证可以大大保障血液筛查的质量。
- 黄伯泉王淏蓝岚茵黄志健李玉笑
-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血液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
- 广州地区献血者中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的输血传播病毒 (TTV)感染状况 ,探讨TTV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及抗HCV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不同献血人群血清标本进行TTV DNA检测 ,并对所有标本进行了ALT、HBsAg、抗 HCV、抗 HIV、梅毒及抗 HAV、抗 HEV、抗 HGV筛查。结果 :献血者中的TTV DNA阳性率为 7 6 % (43/ 5 6 4 ) ,其中有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者中的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 9 4 %、 5 9% ;单一ALT异常无偿献血者的TT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ALT正常无偿献血者 (10 6 %、 4 2 % ,P <0 0 5 ) ,HBsAg及抗 HCV阳性献血者中的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1 1%、 8 3%。结论 :本文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献血者中存在TTV感染 ,而且在有偿献血者中感染率相对较高。TTV可以单独感染也可与HBV、HCV重叠感染并与ALT密切相关。
- 郑优荣肖韶英肖昕李玉笑何珠李少华
-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输血传播病毒献血者聚合酶链反应疾病调查
- 广州地区61204例献血员梅毒血清学调查
- 1996年
-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由性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及输血传播。为减少输血传播梅毒的危险性,我中心对献血员每次献血均进行梅毒TRUST试验筛查,现将61204例献血员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 郑优荣侯华嘉张小玲何珠李少华李玉笑佘俊李国华黄小丹陆霞
- 关键词:献血梅毒血清学检查
- 广州地区SARS流行期和非流行期献血人群SARS病毒抗体的流行病学调查
- 2005年
-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SARS流行期和非流行期无偿献血人群中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毒感染 情况,为制定预防输血传播SARS病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血 液进行SARS病毒抗体筛查,对SARS病毒抗体阳性样本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一步检测SARS病毒核 酸。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20名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进行电话咨询调查,同时对31名SARS康复献 浆者进行检测,分析相关数据作对照。结果 6120名无偿献血者中,共检测出SARS病毒抗体阳性56例,阳性率为 0.92%,31名SARS康复献浆者中,检测出SARS病毒抗体阳性30例,阳性率为96.77%;SARS流行期和非流行期 无偿献血者SARS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1%和0.92%,56名无偿献血者SARS病毒抗体阳性的平均S/CO值 (2.34)和抗体平均滴度(≤1∶2)均明显低于30名SARS康复献浆者的平均S/CO值(14.8)和抗体平均滴度(≤1∶ 32);56例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均未检测出SARS病毒核酸;20例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 血者的调查显示:献血者身体健康,无SARS患者密切接触史。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的低水平 SARS病毒抗体阳性率,是否表明SARS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曾经感染过SARS病毒。
- 郑优荣江朝富汪传喜梁华钦李仲平黎世杰何珠李玉笑张红霞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献血者
- 不同振荡方式对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检测结果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进行ELISA实验时,不同振荡混匀方式对FAME全自动酶免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HBs Ag试剂盒(A/B/C)、HCVAb试剂盒(a/b/c)在同一台全自动酶免系统进行匹配实验,根据振荡混匀参数不同,设置低速振荡(B/b)组和高速振荡(C/c)组,每组再根据振荡混匀时间(0、10、20、30 s)不同分为4个小组(B0~B3/b0~b3、C0~C3/c0~c3),实验另设手工充分混匀对照(A/a)组,每组采用低值质控血清作为标本进行实验。计算各组(x±s)及变异系数(CV),对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 Ag试剂B、C组结果与相应充分混匀A组比较,B0(0 s)、B1(10 s)、C0(0 s)、C1(10 s)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Ab试剂b、c组结果与相应充分混匀a组比较,b0(0 s)、c0(0 s)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荡时间相同而振荡频率不同的B/b组和C/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荡方式是全自动酶免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是否合理选择会直接影响ELISA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黄伯泉郑优荣李玉笑姜津卢伟钳黄志健谢君谋
- 关键词: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