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贵中

作品数:160 被引量:1,58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3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天文地球
  • 3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矿业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88篇煤层气
  • 26篇盆地
  • 25篇含气
  • 22篇煤层
  • 21篇渗透率
  • 21篇成藏
  • 21篇储层
  • 19篇勘探
  • 18篇含气量
  • 17篇沁水盆地
  • 16篇煤储层
  • 15篇解吸
  • 13篇煤岩
  • 12篇低煤阶
  • 12篇煤层气成藏
  • 11篇模拟装置
  • 10篇地质
  • 9篇孔隙
  • 8篇页岩
  • 8篇物理模拟

机构

  • 13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
  • 9篇河南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勘探...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农业部沼气科...
  • 3篇华北油田公司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陕西省煤田地...
  • 2篇中国煤田地质...
  • 2篇山西能源学院
  • 2篇山西蓝焰煤层...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60篇李贵中
  • 68篇刘洪林
  • 62篇王红岩
  • 47篇王勃
  • 40篇邓泽
  • 30篇陈振宏
  • 29篇孙粉锦
  • 25篇李景明
  • 23篇陈浩
  • 22篇李五忠
  • 20篇杨泳
  • 18篇秦勇
  • 16篇刘萍
  • 16篇赵庆波
  • 15篇庚勐
  • 15篇田文广
  • 12篇赵群
  • 11篇傅雪海
  • 8篇姜波
  • 8篇孙斌

传媒

  • 15篇天然气工业
  • 9篇天然气地球科...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煤田地质与勘...
  • 6篇煤炭学报
  • 6篇中国煤层气
  • 4篇2010年全...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2004年全...
  • 3篇2012年全...
  • 3篇2004年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天然气技术
  • 2篇2006年煤...
  • 2篇中国煤炭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12篇2008
  • 12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NSYS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沁水盆地南部地应力分布研究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保存条件好,含气量大,资源丰度高,是我国第一个取得开发成功的典型高煤阶煤层气田。区内煤层具有低孔、低渗、高吸附特征,煤层气单井产量差别大,平均产量低。寻找构造抬升盆地、煤层松动部位次生割理和裂缝发育并具...
孔祥文赵庆波孙粉锦李贵中邓泽
煤层气成藏动态模拟实验技术被引量:6
2005年
以高温、高压岩心测试分析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嫁接常规天然气成藏模拟技术,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煤层气成藏模拟实验装置,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温度、压力变化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游离气的扩散、运移、散失,不同水动力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地层水流动对煤层气的溶失,确立这些影响煤层气保存的主要因素的工作都可以依靠煤层气成藏模拟试验装置得以实现,并最终进行量化分析、级别划分,建立煤层气成藏模式。
王红岩刘洪林孙宇李贵中李隽
关键词:煤层气成藏成藏模式
煤层气向斜控气论被引量:64
2005年
煤层气富集规律的研究贯穿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始终,融合了煤田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流体力学 等学科。文章从向斜部位煤层气富集的实例研究出发,深入分析了向斜部位煤层水对煤层气的作用机理以及应力 性质在褶皱部位的表现特征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向斜部位的煤层水具有向心流动机制,流速缓慢,溶解气不因水 的流动而大量散失;另一方面,向斜部位煤层水矿化度高,减小了煤层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对煤层气起到一定 的封堵作用;向斜构造的两翼与轴部中和面以上表现为压应力,顶板与煤层断裂或裂隙不发育,阻止了煤层气向上 逸散,有利于煤层气在此部位的富集。最后从煤田生产资料实践证实了向斜部位煤层气富集这一理论,对煤层气 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贵中王红岩吴立新刘洪林
关键词:煤层气
岩浆热事件对太原西山煤田煤层甲烷富集的影响
由于燕山期的岩浆侵入在西山煤田形成了异常高的中生代古地热场,一方面使煤级在短暂地质时限内迅速增高,并在二次生烃过程中完成了主要生气历程,形成了现今煤级分布不均一的格局;另一方面提高了煤中有机质的生气效率,从而给煤层甲烷的...
刘洪林王红岩刘洪建李贵中杨泳刘萍杨帆
关键词:煤层甲烷渗透率
文献传递
煤割理压缩实验及渗透率数值模拟被引量:30
2001年
基于煤割理压缩实验 ,建立了应力与割理宽度之间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现代地应力的数值模拟 ,借鉴裂隙岩体渗透率张量公式 ,结合浅部煤割理观测资料 。
傅雪海秦勇姜波王文峰李贵中
关键词:应力渗透率数值模拟储层
不同煤岩成分萃取后的表面张力变化被引量:2
2018年
选取平顶山焦煤和霍尔辛赫贫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四氢呋喃(THF)、二硫化碳(CS_2)、丙酮、醋酸(HAc)和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对煤样进行索氏萃取,借助于索氏萃取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溶剂萃取前后煤样的萃取率、煤-水接触角及表面张力进行测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镜煤的萃取率最高,其次是亮煤和暗煤,相同的煤岩成分,用THF和CS_2作为溶剂的萃取率最大,用HAc和正己烷作为溶剂的萃取率较小,相比而言,焦煤萃取率显著大于贫煤萃取率;暗煤的煤-水接触角最大,其次为亮煤,镜煤的煤-水接触角最小,而表面张力呈现相反的对应关系;萃取后,不同煤岩成分的煤-水接触角的对应关系并没有明显的变化;THF和CS_2作为溶剂萃余物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的改变最为明显,而HAc和正己烷作为溶剂对煤表面的亲水基团萃取效果较弱,接触角与表面张力变化不显著.
余坤坤张小东李贵中李贵中
关键词:煤岩成分溶剂萃取接触角润湿性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被引量:38
2001年
通过对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井下煤层宏观裂隙的观测和统计 ,将其按大小和形态特征划分为 4级 ,并在扫描电镜下对显微裂隙进行了系统描述和测量。在分析渗透率与地应力、埋深、裂隙、储层压力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影响本区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是地应力和埋深 ,在埋深相似的条件下 。
傅雪海秦勇李贵中李田忠胡超
关键词:煤储层地应力渗透率裂隙沁水盆地埋深
典型煤层水微生物产甲烷潜力及其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煤层气产区,其中生物成因煤层气是煤层气的重要来源,但复杂物质转化产甲烷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尚不清楚。【目的】研究煤层水中的微生物代谢挥发性脂肪酸产甲烷的生理特征及群落特征。【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和海拉尔盆地的四口煤层气井水作为接种物,分别添加乙酸钠、丙酸钠和丁酸钠厌氧培养;定期监测挥发性脂肪酸降解过程中甲烷和底物的变化趋势,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原始煤层气井水及稳定期产甲烷菌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除海拉尔盆地H303煤层气井微生物不能代谢丙酸外,其他样品均具备代谢乙酸、丙酸和丁酸产生甲烷的能力,其生理生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产甲烷延滞期依次是乙酸<丁酸<丙酸;最大比产甲烷速率和底物转化效率依次是丙酸<乙酸<丁酸。富集培养后,古菌群落结构与煤层气井水的来源显著相关,二连盆地优势古菌为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Methanocalculus(相对丰度13.5%–63.4%)和复合营养型产甲烷古菌Methanosarcina(7.9%–51.3%),海拉尔盆地的优势古菌为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Methanobacterium(24.3%–57.4%)和复合营养型产甲烷古菌Methanosarcina(29.6%–66.5%);细菌群落则与底物类型显著相关,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12.0%–41.0%)、互营丙酸氧化菌Syntrophobacter(39.6%–75.5%)和互营丁酸菌Syntrophomonas(8.5%–21.9%)分别在乙酸钠、丙酸钠和丁酸钠处理组显著富集。【结论】煤层气井水微生物可降解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并具有产甲烷潜力;乙酸可能被古菌直接代谢产甲烷,而丙酸和丁酸通过互营细菌和产甲烷古菌代谢产甲烷。Desulfovibrio、Syntrophobacter和Syntrophomonas分别在乙酸、丙酸和丁酸代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煤层气生物强化开采提供了一定的微生物�
来守超方晓瑜涂波陈浩邓泽李贵中陈振宏张辉承磊
关键词:挥发性脂肪酸产甲烷高通量测序
基于模糊物元的煤层气高产富集区预测——以沁水盆地为例被引量:14
2010年
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后备区块准备不足,需要开展煤层气有利富集区块的优选工作。为此,分析了影响沁水盆地高产富集的关键因素:煤层厚度、实测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原始渗透率、煤层海拔深度、临界解吸压力、水文地质条件等;采用模糊物元评价方法,利用生产现场资料结合实验室测试数据,绘制出了量化指标预测等值线,并分析了不同地区煤层气高产的可能性。依据评价结果,优选出阳泉—寿阳、长子—屯留、沁水北—安泽和阳城北等4个煤层气产能建设的后备区块(其中又以阳城北有利区与阳泉—寿阳南有利区高产的潜力最大),为沁水盆地煤层气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目标区。
王勃孙粉锦李贵中马京长刘飞王红岩刘洪林
关键词:沁水盆地含气量渗透率
中国煤层气的富集特征被引量:14
2006年
煤层气富集规律的研究贯穿着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利用的始终,与煤田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流体力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向斜构造部位是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区域,大量研究与实践证实向斜具有天然维持地层压力的机制,煤层气容易富集。构造热事件一方面使煤层短时间内受热,煤阶升高,煤层气大量生成,同时改善了煤的储层物性,对煤层气富集起到重要作用。上覆地层有效厚度可以有效评估构造运动史、沉积史和生烃史的匹配关系。水文地质条件是煤层气保存及形成超压的主要因素。
王红岩李贵中李景明刘洪林王勃
关键词:煤层气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