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震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德里罗
  • 3篇《黑奴吁天录...
  • 1篇帝国
  • 1篇对等
  • 1篇译著
  • 1篇英语
  • 1篇语言
  • 1篇殖民
  • 1篇谭恩美
  • 1篇批评观
  • 1篇主题
  • 1篇主题研究
  • 1篇文化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批评
  • 1篇文学批评观
  • 1篇小说
  • 1篇效果对等
  • 1篇逻各斯
  • 1篇逻各斯中心主...

机构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1篇李震红
  • 1篇朱新福

传媒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国外文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主题对等与效果对等角度重评林译《黑奴吁天录》
2007年
评价译作应跳出仅考虑语言形式对等这一藩篱,更多地考虑译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译者目的等,考察译作的主题意义和所引起的社会影响即效果与原作是否达到真正的对等。以林纾、魏易译作《黑奴吁天录》为分析文本,从主题对等和效果对等角度阐述对翻译对等的新的思考。
李震红
关键词:效果对等《黑奴吁天录》
德里罗《天秤星座》中寻求认同的局外人被引量:3
2018年
唐·德里罗小说《天秤星座》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再现肯尼迪遇刺这一影响美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小说描写主人公奥斯瓦尔德为寻求认同而被一步步推向"杀手"的境地,折射人类的认同危机。本文以认同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他者之镜中的局外人、形象与符号之镜中的局外人、局外人主体身份的获得与失去等三个层面探讨小说主人公从寻求身份认同到建构主体自我、反抗强势他者的努力与挣扎,解读德里罗笔下这一历史人物的象征意义。
李震红
关键词:《天秤星座》局外人
翻译策略与“翻译过程总括模式”——译著《黑奴吁天录》的个案分析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一个顺理成章的要求便是翻译必须能够准确传达原文内容,做到忠实于原文.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的存在以及译者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影响.翻译活动不是在'真...
李震红
关键词:翻译策略《黑奴吁天录》
文献传递
G.A.维尔克斯论澳大利亚民族文化
2012年
G.A.维尔克斯是澳大利亚史上第一位文学教授,毕生从事澳大利亚文学与文化研究,对澳大利亚民族文化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与社会历史学家不同,他试图从文学作品中找寻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发展的印记。他的卓越贡献在于精确地勾勒出澳大利亚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并通过对澳大利亚民族文化迷思的反思来探寻其发展的理想之路。
李震红
关键词:迷思
“翻译过程总括模式”观照下的林译世界——以《黑奴吁天录》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翻译过程总括模式"理论将翻译的过程分为作者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作品世界以及译者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作品世界六个方面。经过对林纾所翻译的《黑奴吁天录》的个案对应性分析,可看出译作世界与原作世界之间的差异是林纾对原作进行增删和改写的主要原因。
李震红
关键词:《黑奴吁天录》
《坠落的人》中的坠落与救赎被引量:5
2015年
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通过描写"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幸存者及其家人的劫后生活折射美国全民族的创伤;并通过揭示恐怖的根源来提醒人们,人类正处于伦理和信仰的危机之中。人类应积极应对危机、回归善的本性、确立正确的信仰,才能从坠落之地走向自我救赎。
李震红
关键词:救赎
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危机主题研究
美国作家唐·德里罗(1936-)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以改变人的精神为己任,以赋予作品以道德力量为自己的文学理想。对于他而言,文学的意义不在于提供某种不切实际的“安慰”,而在于预见和呈现人类生存的危险,提醒人们思...
李震红
关键词:美国小说
彼得·吉玛尼《蓝花楹之舞》的“逆写帝国”
2022年
肯尼亚作家彼得·吉玛尼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蓝花楹之舞》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帝国雇佣契约劳工在肯尼亚修建铁路和1963年肯尼亚独立前后的历史为背景,聚焦帝国殖民给肯尼亚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创伤和危机。本文立足阿希克洛夫特等关于“逆写帝国”和恩古吉关于“解除殖民心态”的论述,从反殖民、解殖民和“重置”西方话语的角度,揭示作品对帝国殖民侵略实质的揭露,对殖民影响下的“新殖民”的质疑,对解除殖民心态、保持精神独立的诉求,并探究作家对于民族国家建构困境的思考。
李震红段道余
试论英语肯定表达与汉语否定表达的互译趋势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通过对三篇语料的统计分析后发现,英汉互译在涉及反译问题时可能出现的趋势为:汉语偏重于否定表达,英语偏重于肯定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其潜在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汉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汇匮乏和英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富足;追求风格一致的需要;以及英语的求静性与汉语的求动性的影响。
李震红
关键词:否定词反译
挑战文化“逻各斯”——小说《女儿愿》的解构分析
2003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挑战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二元对立原则 ,瓦解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颠覆了语言结构系统中被认为是主要和次要的对立关系 ,导致了其后解构主义理论的产生。本文以短篇小说《女儿愿》为分析文本 ,试图从解构理论的视角对其表层含义及其深度模式下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 ,以其破解“中心文化”之说 ,实现对两种文化冲突中所谓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存在的合理性的解构。
李震红
关键词:小说解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谭恩美结构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