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宏
- 作品数:116 被引量:50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硅油玻璃体腔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后效果。方法对4例视网膜下方裂孔或/和发生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视网膜复位术,术后对眼压及眼底情况随访观察。结果3例术后眼压长时间增高,药物控制效果差,2例视网膜复位,2例再手术时取出重硅油填充标准硅油。结论重硅油玻璃体腔填充后引起高眼压,眼内耐受性较差。
- 于文贞黎晓新姜燕荣梁建宏尹虹
- 关键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重硅油
- 一种头位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位监测装置,设定患者的极限头位后,持续监测患者的实际头位,当实际头位超过极限头位后,则通过灯光闪烁、声音和/或振动的形式提醒患者,使患者自己进行头部的位置调整,直至患者将头位调整到极限头位之内时,停止提...
- 朱雪梅梁建宏邓洵
- 文献传递
- 基因捕获技术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RB1基因突变筛选的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基因捕获技术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者RB1基因突变筛选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研究。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7例RB患者的外周血。通过设计RB1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序列的靶向捕获探针,对患者外周血DNA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Sanger法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同时收集患者父母血样进行比较。结果在17例RB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0.5~23.0岁,平均(3.2±5.2)岁;双眼患者6例,单眼患者11例。4例患者存在RB1基因突变,其中双眼受累2例,单眼受累2例。2例新发现基因突变,包括RB1基因第15外显子c.1408A〉T错义突变,造成异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和RB1第19外显子0.1960G〉C错义突变,造成缬氨酸突变为亮氨酸。该2例患儿父母均未检测到基因突变。另外2例存在已报道的基因突变位点。其中1例患者的家族史阳性,其父亲为单眼RB患者,患者及其父亲均在第10外显子发生c.1030C〉T无义突变。1例患者发生了第3外显子c.371.372delTA的缺失突变,该父母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应用基因捕获技术联合Sanger测序可有效筛选RB患者RBI基因突变,发现了2例RB患者新的RB1生殖细胞突变,补充了RB1基因突变谱。
- 孟庆娱黄旅珍王斌黎晓新梁建宏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突变DNA外显子
- 谨慎开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2
- 2019年
- 随着我国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我国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随着对ROP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ROP治疗不断拓展,尤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抗VEGF药物治疗ROP仍属于超适应证用药,并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给药剂量、随访时间等仍需要探索,因此本文提出临床仍需谨慎开展抗VEGF药物治疗ROP。
- 梁建宏程湧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贝伐单抗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 基于移动平台的眼底病门诊诊疗管理系统的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基于移动平台的眼底病门诊特殊检查及治疗流程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选取以早产儿为对象的眼底病门诊特殊检查项目全麻下眼检查和以手术操作环境符合内眼手术的眼底病门诊特殊治疗项目玻璃体腔注药为研究对象,整理现有临床运行模式,并挖掘临床优化需求及流程管理标准,系统开发选用File Maker数据库软件搭建,选择平板电脑作为移动平台,可应用于i Pad端及PC端。结果从2013年至今,眼底病特殊检查系统已登记检查7500例次患者,从2015年7月开始使用至今本注药系统已预约管理4100例次患者。本系统提高了预约的效率、优化门诊检查及治疗安排,同时使所有临床资料数据化。结论基于移动平台系统的移动性及拟纸化操作适合眼科临床流程及眼科临床数据采集,可以有效提升眼科临床检查及治疗流程规范,并对临床数据采集进行标准化质控。
- 邓洵李宏彦尹虹梁建宏陈宜黎晓新赵明威
- 关键词:眼底病流程管理玻璃体腔注药
- 氧分压对兔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氧分压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兔晶状体分别置于氧分压为2%×760mmHg和21%×760mmHg的玻璃体切割灌注液中,分别于1、4、8、12h用前节分析仪测量两组晶状体密度值,计算平均密度。TUNEL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LECs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作用1h,大体观察两组晶状体均保持透明,可见少量LECs凋亡;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4h、8h和12h各组晶状体逐渐变混浊,平均密度不断增加;发生凋亡的LECs逐渐增多;透射电镜下见核染色质凝集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作用1、4、8h和12h时,2%×760mmHg组的晶状体平均密度明显高于21%×760mm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h时,2%×760mmHg组和21%×760mmHg组的凋亡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8h和12h时,2%×760mmHg组的凋亡细胞数量少于21%×760mmHg组,且两组的凋亡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晶状体周围环境中的氧分压水平可减少LECs的凋亡,晶状体周围环境中氧分压的不同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的形成有影响。
- 郭丽莉梁建宏黎晓新
- 关键词:氧分压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
- 色素失禁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5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色素失禁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至2017年确诊的5例色素失禁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为女性,就诊年龄1~5个月,平均2.4个月。详细记录患儿病史及家族史,5例(10只眼)均行眼前节检查、玻璃体检查、眼底检查和眼压检查,并用Retcam系统行眼底照相,其中2例(4只眼)曾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患儿眼底具体情况选择单纯玻璃体腔注药术、玻璃体腔注药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或玻璃体腔注药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等,观察术后效果。结果初诊时视网膜前出血未累及黄斑区3例(5只眼),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1例(1只眼),视网膜新生血管3例(5只眼),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周边无血管区5例(8只眼)。视网膜前出血未累及黄斑区5只眼中有3只眼累及视网膜4个象限,2只眼累及颞上、颞上2个象限。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3例(5只眼)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1例(1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加激光光凝,1例(1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加玻璃体切除术,1例(1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加视网膜冷冻术及外加压术。在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患者中有2例(3只眼)单次给药,1例(2只眼)多次重复给药。注射药品选择4例(6只眼)雷珠单克隆抗体(注射剂量0.025 ml),1例(2只眼)康柏西普(注射剂量0.025 ml)。至随访日,4例(7只眼)患儿视网膜在位,2例(2只眼)可见视网膜前增生膜,1例(1只眼)视网膜脱离。结论初步证实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色素失禁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有效性。但最佳使用时机、剂量和局部及全身安全性问题有待更多研究进一步观察。
- 王雪梁建宏
-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 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重硅油玻璃体腔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后效果及其相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重硅油玻璃体腔填充的效果及并发症。病例的入选排除标准:所有病人的患眼均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且对侧眼视力大于0.5...
- 于文贞黎晓新姜燕荣梁建宏尹虹
- 文献传递
- 玻璃体腔注射卡铂联合贝伐单抗治疗难治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卡铂联合贝伐单抗治疗难治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11例难治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11只眼),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卡铂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每4周1次,平均治疗4.5次.末次治疗后观察3个月,每次术中抽取前房水进行细胞学和VEGF检测,并拍摄眼底图像观察眼底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试验组和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注药前后的差异比较.结果 7例患者玻璃体腔肿瘤较注药前明显减小,4例患者肿瘤控制不佳,其中有3例为一线治疗控制后复发型患者.11例患者前房水细胞学检测未见肿瘤细胞,视网膜母细胞患者的前房水VEGF[(60.65±6.20) ng/L]较对照组[(21.98 ±6.91)n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0,P<0.01),治疗后前房水VEGF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12,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卡铂联合贝伐单抗,对难治型视网膜母细胞瘤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复发型肿瘤疗效有限.
- 侯宪如程湧张琦梁建宏黎晓新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卡铂玻璃体内注射
- 热疗用巩膜敷贴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疗用巩膜敷贴装置。该热疗用巩膜敷贴装置,它呈球弧型,由电源和加热复合体组成,加热复合体包括发热材料制成的加热层和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凸面与所述隔热层的凹面贴合。该热疗用巩膜敷贴装置可以长...
- 梁建宏黎晓新饶光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