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劲军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新型流气式固体氡源用于氡仪器标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GD-L2流气式固体氡气源是一种能产生确定量氡气的发生器,它利用连续恒定的空气流过特殊的固体含镭物质,形成稳定氡浓度的气流源,既可标定间歇取样的测氡仪又可以标定连续测氡仪。对固体氡气源的原理、标定方法、安全性能等进行论述,着重对多次标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影响固体氡气源稳定性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案。通过两年来的标定及实验,认为该装置可以用于FD-125型氡钍分析器及SD-3A型数字化自动测氡仪的检查标定工作。
- 张清秀孔令昌江劲军杨鼎宏尤宇星申燕王林林文峰
- 影响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震级测定的部分因素
- 2003年
- 通过对福建数字遥测台网1999年所监测到的“9.21”台湾南投大震群和“9.23”福州小震群中的一系列较大地震进行分析,利用地震的时间和空间相对集中这一特点,有效地避开震源、路径及随时间变化的地质背景等因素对测定震级的干扰,发现了对测定台网平均震级影响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来自于台站地质背景的影响、台网使用的起算函数的影响,而且还发现在一定距离内地震周期也会对台网平均震级测定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计算地动位移随震中距衰减的系数和起算函数随震中距增幅的系数,求出起算函数引起震级偏差的大小,提出了改进和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
- 江劲军叶雯燕
- 关键词: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震群震级
- 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误差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经过对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实验,总结其在日常观测中衰减变化规律,以及PH电极失效前所具有的特征;讨论了对现有PH观测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编著相关修正程序;分析日常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 林国元江劲军朱继承薛飞黄永模
- 世纪末地震灾害讨论及对策
- 1999年
- 本文针对20世纪末欧亚地震带上发生的几次强震造成的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进行了讨论,认为主要原因是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脆弱,提出21世纪的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应转向城市的抗震设防上。
- 江劲军陈祥熊危福泉傅再扬
- 关键词:地震灾害地震对策抗震设防
- 电导电极比测实验及其误差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260型电导电极能满足日常地震观测要求,但其精度在观测高和低电导率水样时有所不同;电导池常数的标定对电导率的日常观测是非常关键的,准备一支备用电导电极以确保电导观测的精度,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
- 林国元江劲军朱继承薛飞黄永模
- 关键词:电导电极
- 区域地震台网M_L震级系统的连续过渡问题被引量:3
- 2000年
- 根据福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建立之后 ,数字和模拟二类地震仪在同一台站同时观测到的几十个地震的基本参数测定结果 ,讨论了当前区域地震台网从模拟仪器观测向全数字化仪器观测过渡过程中 ,如何生成连续的 ML 震级系统问题。着重讨论了数字地震信号“仿真”处理技术在区域数字台网地震基本参数测定中的应用问题 ,尤其是利用宽频带速度平坦型数字地震记录进行 ML 震级测定 ,生成与原来模拟台网测定的 ML 震级的“无缝”衔接问题。统计结果表明 ,利用近似仿真方法将 JCV- 1 0 0短周期速度型数字记录转换成 DD- 1短周期位移型模拟记录 ,则二个系统的 ML 震级测定的统计偏差可以小于± 0 .1个震级单位。如果进一步进行严格仿真 ,可以进一步减少这个偏差范围 ,从而生成该区域台网连续的 ML
- 陈祥熊陈文明傅再扬江劲军陈懿德
- 关键词:区域数字地震台网
- 区域地震台网ML 震级系统的连续过渡问题
- <正>1原理与方法 一张地震记录图可由下式表示: f(t)= S(t)* M(t)* A(t)* I(t) (1)式中右边四项依次代表震源,波传播,地球介质衰减和地震仪算子;*号代表褶积。在频率区域中(1)式可简单写为:...
- 陈祥熊陈文明傅再扬江劲军陈懿德
- 文献传递
- 试论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震级参数测定问题
- 2002年
- 本文通过对福建数字遥测台网 1999年所监测到的“9.2 1”台湾南投大震群和“9.2 3”福州小震群中的一系列较大震级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发现在这两次震群中 ,主要对台网测定的平均震级的影响因素 ,来自三个方面 :(1)、台站地质背景的影响 ;(2 )、起算函数引起的偏差 ;(3)、一定距离内地震周期的影响。
- 江劲军叶雯燕
- 关键词:震级地震周期参数测定数据分析地震监测
- 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及误差研究
- 2006年
- 经过对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实验,总结其在日常观测中衰减变化规律,以及PH电极失效前所具有的特征;讨论了对现有PH观测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编著相关修正程序;分析日常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 林国元江劲军朱继承薛飞黄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