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馨茹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糖
  • 2篇血糖控制
  • 2篇药理
  • 2篇应激
  • 2篇脂肪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实验药理
  • 2篇内质网
  • 2篇内质网应激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沈馨茹
  • 4篇章秋
  • 3篇鲁云霞
  • 2篇王萍
  • 2篇潘艳丽
  • 1篇唐松涛
  • 1篇刘安银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高糖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ur endothelial cell,VEC)增殖及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
王萍潘艳丽方群慧沈馨茹鲁云霞章秋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控制吡格列酮实验药理
非诺贝特保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RS)有关。方法采用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HCD)建立NAFLD小鼠模型,非诺贝特40 mg/(kg·d)灌胃治疗2周,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分析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检测血清血脂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ERS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转录因子GADD153(CHO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饮食(SCD)组相比,HCD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明显,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P<0.0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1),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脂滴形成,可见气球样变的肝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PPARα、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HOP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HCD组相比,HCD+非诺贝特(HCF)组小鼠血清TG明显降低(P<0.05),肝细胞脂滴含量、变性肝细胞及浸润的炎细胞明显减少,PPARα、GRP78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HOP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非诺贝特有明显的改善NAFLD小鼠胰岛素抵抗、降低TG的作用,这可能与激活PPARα及减轻ERS有关。
沈馨茹鲁云霞章秋
关键词:非诺贝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PPARΑPPARΑ
非诺贝特保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high-calorie and high-cholesterol diet,HCD)对C57BL/6小鼠肝脏的影响,初步探讨非诺贝特(fenofibrate)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沈馨茹
关键词:非诺贝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内质网应激肝脏损伤保护作用机制
文献传递
辛伐他汀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增殖以及分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
王萍潘艳丽方群慧沈馨茹鲁云霞章秋
关键词:血糖控制辛伐他汀实验药理
应用FRAX筛查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预测不同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子及股骨颈骨密度(BMD)情况下10年骨折风险性的差异,探讨筛查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方法。方法应用FRAX的中国大陆子模型软件,综合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计算单一危险因子或多重危险因子在联合或不联合BMD的条件下预测骨折风险性。结果随着BMD下降、骨折危险因子增多,1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增大。不同骨折危险因子和BMD配对时骨折风险性不同,当BMD未达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而合并部分危险因子时的骨折风险性大于BMD的T值达-2.5SD但无危险因子时的骨折风险性。结论 FRAX模型使原来单凭BMD转向综合各类危险因子评估长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性,在无条件行BMD检测地区可用以筛查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唐松涛刘安银章秋沈馨茹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FRAX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