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潘胜茂

潘胜茂

作品数:48 被引量:387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精神病
  • 14篇精神疾病
  • 14篇疾病
  • 11篇病患
  • 9篇护理
  • 8篇心理
  • 8篇歧视
  • 8篇病耻感
  • 7篇抑郁
  • 6篇影响因素
  • 6篇精神病患者
  • 6篇精神疾病患者
  • 6篇护士
  • 6篇疾病患者
  • 5篇卫生知识
  • 5篇精神科
  • 5篇精神卫生
  • 5篇精神卫生知识
  • 5篇老年
  • 4篇心理弹性

机构

  • 31篇广州医科大学
  • 22篇广东食品药品...
  • 10篇广州市惠爱医...
  • 9篇广州市脑科医...
  • 6篇广州医学院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铁路职业...

作者

  • 47篇潘胜茂
  • 33篇周英
  • 16篇林建葵
  • 11篇唐省三
  • 11篇赵春阳
  • 6篇任雅欣
  • 6篇李亚洁
  • 6篇张晋碚
  • 6篇邱翠琼
  • 5篇张欢
  • 5篇林伟权
  • 5篇温李滔
  • 4篇陈侠
  • 3篇魏国英
  • 3篇黄兴兵
  • 3篇陈侠
  • 3篇黄美凌
  • 3篇马亚珍
  • 3篇欧丽娅
  • 3篇来慧丽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护理...
  • 5篇中华现代护理...
  • 5篇全科护理
  • 3篇广东医学
  • 3篇护理研究(上...
  • 3篇护理研究(下...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现代临床护理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科实施夜间应急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实践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科夜间应急情况及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可行性。方法制定精神科夜间护理应急支援工作制度及流程,对近两年夜间应急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应急支援原因包括:冲动暴力行为应急支援(39.9%)、对治疗不合作需要协助(33.4%)、非自愿入院患者协助入院(23.0%)、其他需求支援(3.7%);应急支援时间:1~5分钟(12.1%)、5~10分钟(48.8%)、10~15分钟(23.7%)、16分钟以上(15.4%);每月平均应急支援15次、派出支援护士33人次。结论设立总值护士长,及时协调安排夜班护士支援工作,加强护理人员应对暴力行为能力脱身法和保护性约束技术的培训,严格夜班护士准入,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和护士的人身安全以及护理工作质量。
林建葵关艳华魏国英潘胜茂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
医护本科生对精神病病人歧视态度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调查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毕业班学生对精神病病人的歧视状况。[方法]应用歧视精神病病人评估量表,对广州市某高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及护理专业毕业班学生共43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量表隔离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护理专业学生得分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的生活联系程度与量表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精神病病人的歧视程度比护理专业学生轻。医护本科生与病人生活联系越紧密,则歧视程度越轻。
周英李亚洁李建华潘胜茂赵春阳
关键词:医学生精神疾病歧视病耻感
微信平台在高职院校心肺复苏急救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我国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及抢救成功率均低于国际水平,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有利于提高我国心肺复苏的整体水平。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心肺复苏培训过程中,重视运用微信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时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扩大心肺复苏知识的传播。
来慧丽唐省三黄金凤潘胜茂
关键词:心肺复苏培训
面向就业市场开展护理员新职业开发与培训
2016年
阐述护理员新职业的开发背景、政府支持、开发内容与成果、开发意义及推广。经过团队一年多的努力,现已开发新职业建议书、国家职业标准、鉴定要素细目表、题库(卷库)、教材、复习指导书等。
陈侠唐省三马亚珍潘胜茂邱翠琼
关键词:护理员就业市场
心理弹性在老年抑郁与家庭关怀度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抑郁与家庭关怀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抽取广州市越秀区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212名,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30)、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与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和检验心理弹性在老年抑郁与家庭关怀度之间的中介模型。结果社区老年人抑郁总发生率为23.6%(50/212),家庭关怀度指数平均为(7.87±2.83)分,心理弹性均分为(83.66±12.88)分;家庭关怀度与老年抑郁呈负相关(r=-0.582,P<0.01),心理弹性与老年抑郁呈负相关(r=-0.425,P<0.01),家庭关怀度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335,P<0.01);心理弹性在老年抑郁与家庭关怀度之间的中介模型拟合度指数高,各路径系数显著(P<0.01),心理弹性在老年抑郁与家庭关怀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家庭关怀度对老年抑郁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50、0.11,家庭关怀度与心理弹性共同决定了老年抑郁45%的方差变化范围。结论家庭功能对老年人心境健康有直接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老年抑郁与家庭关怀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家庭功能在老年人生活中的影响作用,增加对家庭功能不良老年人的关怀,促进、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弹性,使社区老年人积极应对、维持良好的精神卫生健康水平。
卢灿杰周英潘胜茂欧丽娅施婷叶赐君卢庆纯杨嘉卉刘婉薇苏凤玲
关键词:家庭关怀度老年抑郁心理弹性中介效应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的抑郁发生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广州市越秀区3个社区共25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23.5%,其中轻度抑郁49例(19.5%),中重度抑郁10例(4.0%)。年龄、户籍、婚姻状况、照料需要、居住方式、自评子女是否孝顺、经济情况、医疗保障、所在社区居住时间、公众活动参加频率、公众服务满意程度是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中应加强对高龄(≥75岁)、独居、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关注,提供便利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物质和精神的支持;鼓励(孙)子女增加与老年长辈的接触、交流,满足其情感需要;创造机会增加老年人的社会互动,鼓励其参加适宜的公众活动,建立新的社会联系,有利于减少老年抑郁的发生,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幸福感。
卢灿杰周英潘胜茂施婷叶赐君卢庆纯杨嘉卉刘婉薇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
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与其接触患者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了解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及其接触程度,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及与精神病患者接触程度量表对121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量表总均分、社会隔离及能力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均P<0.01)。护生对精神病患者歧视态度与接触患者程度呈负相关(r=-0.31,P<0.05)。结论应通过各种渠道增进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接触和了解,端正护生对精神病患者的积极态度,减轻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
魏国英林建葵潘胜茂赵春阳周英
关键词:护生精神疾病歧视
修订版归因问卷-27中文版在医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修订、引进归因问卷-27,并评价其在医学生群体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标准翻译,回译的方法将归因问卷-27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版,整群抽取在广州市某医科大学5个班的学生共230人,用归因问卷-27中文版进行测评,间隔1周后,选取30人进行重测,对量表的因子结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中文版归因问卷.27总Cronbachd系数是0.82,各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是0.55—0.84,量表总的重测信度为0.77,各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61~0.81。由6个因素构成责任归因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分别为x^2/df=3,GFI=0.925,NFI=0.880,CFI=0.856,IFI=O.761,RMSEA=0.094,由3个因素组成的危险归因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x^2/df=1.773,GFI=0.959,NFI=0.941,CFI=0.973,IFI=0.973,RMSEA=0.058。路径分析结果支持原有的理论假设。结论修订版归因问卷-27中文版在医学生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评医学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态度。
潘胜茂周英严夏舒张欢任雅欣林伟权
关键词:精神疾病歧视信度心理测量学研究
精神疾病病耻感测评工具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Goffman在1963年将病耻感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明显身体或行为特性,产生负面及错误的社会态度,使其拥有者在他人眼里丧失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1]。病耻感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健康领域,如艾滋病、精神疾病、癌症、身体残障等。精神疾病病耻感(stigma of mcntal illness )测评工具是推动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走向科学化和深入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国外已研发出多种针对精神疾病病耻感的测评工具,但是国内精神病病耻感测评工具的研究相对滞后。现就应用于精神疾病病耻感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精神疾病病耻感的评估与干预等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以及为本土化测评工具的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潘胜茂周英
关键词:精神病病耻感测评工具
护理本科生精神科实习前后对精神疾病患者态度的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精神科实习前后对精神疾病患者态度的改变。方法选择护理本科生115名,在精神专科医院实习前后采用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比较护生对精神病患者歧视态度的变化。结果实习后护生对精神病患者歧视态度的总得分为(40.90±14.84)分,危险维度(13.56±5.44)分,社会隔离维度(22.09±9.55)分,均低于实习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6,4.02,3.02;P<0.01);接触程度得分为(3.64±1.29)分,高于实习前(2.96±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1);实习后护生在精神疾病医院的工作意愿从49.6%提高至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00,P<0.01)。结论精神科临床实习能够降低护理本科生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
魏国英林建葵潘胜茂赵春阳周英
关键词:精神疾病护理本科生精神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