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亮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前路分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三节段及以上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 w、术后12个月时的JOA分值以及手术前后的颈椎X光片、CT和MRI。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JOA改善率,观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颈椎标准矢状位侧位片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结果该组病例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150~450 ml,平均325.5 ml。平均随访15.1个月,术后2 w内均感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除3例术前已颈髓损伤严重者,无明显恢复外,其他47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50例术后12个月颈椎正侧位X片提示均可见椎间隙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三节段及以上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 张国威林宏生吴昊熊廷亮纪志盛林宏生
- 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分节段减压植骨
- 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比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6.85±15.34)、(55.74±12.1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0.22±15.54)、(268.36±30.18)ml,住院时间分别为(20.78±4.53)、(15.67±5.22)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优选手术方案,临床可予以推广应用。
- 陈庆华何锡志熊廷亮谭丽沙
- 关键词: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
- 蛋壳截骨技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近期疗效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蛋壳”截骨技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9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术前测量的后凸Cobb角、颌眉垂线角,分别采用后路经L 1、L 2或L 3椎弓根的蛋壳截骨技术,其中1例因T9压缩性骨折而行T9截骨矫形。结果:手术时间为200~345 min,出血量为900~2300 mL,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70.1°矫正为术后的平均38.3°,颌眉垂线角由术前的平均39.0°矫正为术后的平均6.0°;所有患者能够平视行走,步态得到明显改善,随访中截骨平面均获骨性融合,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结论:“蛋壳”截骨技术,能够在充分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前提下实现椎体的楔形截骨,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熊廷亮林宏生吴昊张国威
- 关键词:蛋壳技术强直性脊柱炎截骨后凸畸形
- 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对比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系统(TLIF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21例,行单节段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系统(PLIF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50例,比较TLIF组与P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植骨融合率;比较两组内及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的汉化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ODI)、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两组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T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P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TLIF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和PLIF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两种有效的手术方式,两者近期疗效满意;TLIF较PLIF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TLIF较PLIF能更好保留脊柱后柱韧带复合体结构,减少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
- 张国威林宏生吴昊李劼若李德彦熊廷亮纪志盛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
- 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改良前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90例108髋随机分为两组,前外侧组(ASA组)56髋,行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PSA组)52髋,行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翻修率,死亡率等。结果改良AS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SA组(P<0.05),两组手术在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翻修率、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术后假体脱位方面,ASA组为0,而PSA组有3例。结论选择改良前外侧入路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较后外侧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无关节脱位,综合疗效优于PSA半髋关节置换术。
- 陈庆华冯宗权熊廷亮马俭凡
- 关键词:前外侧入路粗隆间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
- 经关节突“V”形截骨与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截骨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对照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采用经关节突“V”形截骨和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截骨两种术式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并将其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从而为脊柱外科医生寻求较为理想的截骨矫形术式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截...
- 熊廷亮
- 关键词:后凸畸形
- 文献传递
- 椎弓根钉技术在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1年该院应用椎弓根钉技术手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9例,行后路椎板减压、肿物切除,椎弓根钉和(结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定期影像学随访观察颈椎稳定性、肿物切除及残留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MRI)证实肿瘤全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JOA评分显著提高;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且肿瘤无复发。结论颈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减压术后的颈椎不稳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 张国威林宏生吴昊陈克恩李德彦熊廷亮纪志盛
- 关键词: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椎弓根钉
- 改良透视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通过比较改良透视法与常规透视法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7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透视法组14例;改良透视法组13例;术中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射线暴露次数和切口总长度;末次随访依据Matta标准和Majeed标准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改良透视法组手术时间短[(28.54±1.91) min与(39.81±2.25)min]、X射线暴露次数少[(20.16±0.73)次与(25.84±4.91)次](t值分别为34.61、21.40,P均<0.05),但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总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良透视法组末次随访Matta和Majeed评分均优于常规透视法组(x2值分别为5.62、3.47,P均<0.05).结论 改良透视法组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能够缩短透视时间,减少术中X射线暴露次数,并能够为植入骶髂关节螺钉提供导向作用,降低进入椎管、腹腔可能,避免血管神经损伤,具有指导意义.
- 马俭凡陈庆华熊廷亮谭丽莎
- 关键词:骨盆骨折骶髂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