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冬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管
  • 7篇细胞
  • 6篇血管生成
  • 5篇心肌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细胞生长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4篇内皮细胞生长
  • 4篇内皮细胞生长...
  • 4篇TMR
  • 4篇VEGF
  • 3篇心肌血管
  • 3篇形态学
  • 2篇心肌血管重建
  • 2篇心肌血管重建...

机构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泰达国际心血...

作者

  • 9篇王冬
  • 8篇李若凡
  • 8篇张晓东
  • 6篇程效东
  • 5篇徐达传
  • 5篇刘克
  • 4篇曲彦明
  • 4篇李姗姗
  • 3篇王乃利
  • 2篇宋存先
  • 2篇周梦玲
  • 2篇曹承刚
  • 2篇杨菁
  • 2篇曹润武
  • 2篇张平
  • 1篇李文婷
  • 1篇叶星沈
  • 1篇王艳梅
  • 1篇杨占君
  • 1篇董毅龙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心肌细胞吞噬聚乳酸—乙醇酸纳米粒子的形态学实验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吞噬聚乳酸—乙醇酸 ( polylactic polyglycolicacid ,PLGA)纳米粒子的形态学机理 ,制备组织细胞吞噬纳米粒子的相关模型 ,为纳米粒子作为包载各类药物或基因载体提供实验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制备的PLGA纳米粒子加入生理盐水中 ,超声振荡成注射用纳米粒子悬浮液后 ,注射至活体家兔心肌组织内 ,4 8小时后取材切片、电镜下观察。结果 :心肌细胞胞质内及胞核内可见大量被吞噬的纳米粒子 ,并且出现了PLGA纳米粒子被吸收、降解的迹象。结论 :心肌细胞完全可以通过吞噬方式大量摄取 ;PLGA纳米粒子 ,将PLGA纳米粒子作为向心肌细胞内转运某种药物或基因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张晓东王冬杨菁李若凡程效东韩晔华周梦玲宋存先
关键词:形态学实验心肌细胞
缓释VEGF的可吸收性微管在TMR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结合缓释技术 ,促机械性TMR管道内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利用机械钻在家兔左室前壁进行心肌钻孔 ,形成透室壁性心肌管道 ,实验组心肌管道内放入含VEGF及肝素的可吸收性多孔缓释微管 ;对照组放入不含VEGF及肝素的可吸收性多孔缓释微管。动物于术后8周处死 ,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 ,对照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TMR管道内血管生成状况。结果 :实验组TMR管道内血管生成的密度 /数量为 9.2 4± 0 .46条 /10× 4倍 ;对照组为 1.98± 0 .87条 /10× 4倍 ,两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VEGF通过可吸收性多孔微管的缓释作用 ,对管道内血管的再生与重建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李姗姗张晓东杨菁李若凡王冬曲彦明李文婷刘克宋存先刘晓程徐达传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机械钻孔
胚胎干细胞移植结合TMR及VEGF对大鼠心梗的修复作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移植结合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transm 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TM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大鼠心梗的修复作用。方法:制备实验性大鼠心梗模型,1周后实施TMR,术后10min于TMR微孔道凝血块内及其周围注射重组VEGF,孔周三点注射移植由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胚胎生殖细胞。4周后测量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价心功能,并测量左心室重与体重之比,梗塞面积,毛细血管密度,评价移植区的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单独移植细胞组相比,干细胞移植联合TMR、VEGF组心室肥大减轻,梗塞面积减少(P<0.01),梗塞区毛细血管密度增加(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胚胎生殖细胞移植联合TMR、VEGF与单纯的细胞移植相比,能更有效地促进心梗区血管生成和移植细胞存活,改善梗塞心肌的心功能。
王艳梅王冬李若凡董毅龙唐红梅刘伟王乃利张晓东
关键词:细胞移植TMRVEGF血管生成
VEGF在机械性TMR中促心肌血管再生与重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在机械性TMR(transmyocardialrevascularization)管道内促血管再生与重建的作用。方法:利用高速空心钻头在家兔左室前壁进行TMR,形成透室壁性心肌管道。实验组的TMR管道内注射VEGF;对照组仅做单纯机械性TMR。动物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对照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TMR管道内血管再生与重建的状况。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TMR管道内新生小血管的密度/数量分别为(24.20±0.98)条/10 ×4倍和(8.41±0.59)条/10×4倍,P<0.001;术后6~8周,分别为(11.08±0.96)条/10×4倍和(3.31±0.57)条/10×4倍,P<0.001。结论:VEGF对机械性TMR管道内血管的再生与重建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张晓东曹润武李若凡程效东刘克李姗姗王冬曲彦明张平曹承刚张恩辉徐达传
关键词:VEGF血管生成
缺血性疾病与治疗性血管再生被引量:12
2004年
冠心病、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等缺血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尤其是以终末小血管弥漫性受损为主的病变目前临床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疗效 ,根据血管生成的机制应用促血管生成因子、转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的治疗性血管再生为此类疾病的治愈带来了希望。
王冬叶星沈
关键词:缺血性疾病促血管生成因子基因治疗细胞治疗
VEGF在激光TMLR中促心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激光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 (transmyocardiallaserrevascularization ,TMLR)中 ,促TMLR孔道内血管生成的作用 ,探讨优化TM LR的可行性方案。 方法 采用高能CO2 激光照射家兔左室前壁 ,形成透室壁性激光心肌孔道。实验组TMLR孔道内注射VEGF ;对照组TMLR孔道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动物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 ,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 ,对照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TMLR孔道内血管生成状况。 结果 应用VEGF实验组和未应用VEGF对照组的TMLR孔道内血管生成的密度 /数量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张晓东曹润武李若凡程效东王冬曲彦明张平徐达传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心梗模型治疗中的形态学观察
2001年
目的:探讨VEGF在实验性心肌梗塞中促血管生成的形态学依据和作用机理。方法:结扎30只家兔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造成实验性心肌梗塞。15支兔作为实验组,在梗塞区内注射VEGF;其余15只兔作为对照组,仅作前降支单纯性结扎。两组动物分别于结扎后1,2,4周处死,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观察梗塞区血管的生成与重建及相关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梗塞区内,可见许多呈岛状存活的心肌组织,对照组则极为少见。术后2周为血管形成的高峰期,实验组梗塞区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极为显著性差异(血管密度实验组为24.19±0.77条/4×10倍,对照组为1.01±0.21条/4×10倍)。结论:VEGF对急性实验性心肌梗塞后的血管形成及心肌组织存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王冬杨占君李姗姗李若凡程效东刘克王乃利张晓东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形态学VEGF手术心肌梗塞
CO_2激光TMR与机械TMR管道内应用VEGF后的形态学对照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对照观察CO2激光TMR与机械TMR管道内应用VEGF后心肌管道的热损伤、血管生成及纤维化等形态学变化,探讨TMR结合VEGF应用的方法.方法:采用成年家兔40只,均分A、B两组.分别行CO2激光TMR和机械TMR,同时在两组的管道内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术后不同时间对照观察心肌管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激光TMR管道内存在着严重的热损伤,而机械TMR管道内无任何热损伤迹象;术后2周血管生成达高峰期,激光组新生血管密度/数量为(17.84±0.25)条/10×4倍,机械组为(24.20±0.98)条/10×4倍,P<0.01;术后6~8周新生血管密度/数量激光组为(8.93±0.24)条/10×4倍,机械组为(11.08±0.96)条/10×4倍, P<0.01;管道残迹纤维化的直径,激光组为(1.66±0.04)mm,机械组为(0.66±0.04)mm, P<0.001.结论:从TMR管道内新生血管密度/数量及管道残迹纤维化程度来看,机械TMR结合VEGF的应用方法明显优于C02激光TMR结合VEGF.
张晓东王冬李若凡程效东刘克李姗姗曹承刚周梦玲王乃利寇印华何星华穆瑞民徐达传
关键词:激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纤维化
TMR结合转基因技术促血管生成的形态学实验
2002年
目的:观察机械性透室壁心肌血管重建术(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TMR)管道内转入VEGF基因后血管再生与重建的形态学效果,并探索TMR结合转基因技术的新方法。方法:利用高速空心钻头在家兔左室前壁进行TMR,形成透室壁性心肌管道。实验组的心肌管道内注入编码VEGFcDNA质粒;对照组仅做单纯机械性TMR。动物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对照观察两组TMR管道内血管再生与重建状况。结果:实验组管道内新生小血管的密度月数量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机械TMR管道内注入VEGcDNA质粒后能有效地促进其血管生成,机械TMR结合转基因技术促血管生成作用明显优于单纯机械性TMR。
张晓东黄秉仁王冬李若凡程效东刘克曲彦明徐达传
关键词:质粒血管生成形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