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烨 作品数:21 被引量:10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精神分裂症伴发2型糖尿病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在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共病的关联。方法采用Taq 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346例伴发2型糖尿病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0例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α3、α4、α7、α5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 Ach R)基因即CHRNA3(rs1317286)、CHRNA4(rs1044396)、CHRNA7(rs6494212)及CHRNA5(rs16969968、rs684513)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进一步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单位点分析显示男性患者rs6494212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317286、rs1044396、rs16969968、rs684513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CHRNA5基因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组成的单体型与两组疾病共病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31726、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这4个位点的联合作用模式可能与两组疾病共病相关(P=0.002)。结论 CHRNA7(rs6494212)可能是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rs1317286、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位点的联合作用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共病2型糖尿病相关。 李园园 王周烨 禹顺英 李华芳 沈一峰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2型糖尿病 乙酰胆碱受体 基因多态性 应激中居家期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儿童电子产品使用与家庭功能和教养效能的关系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学龄儿童的家庭功能和家长教养效能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在应激事件中,家庭功能与教养效能与儿童电子产品使用的关系,为今后干预应激中儿童的家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ADHD学龄儿童194例,以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SQAPMPU)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为依据,划分为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组(过度组)和使用正常组(正常组)。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评估两组儿童的家庭功能,采用育儿胜任感量表(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PSOC)、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item,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ssessment 7-item,GAD-7)评定家长的教养效能、教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过度组家庭功能中的沟通和角色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家长的教养效能、教养满意度得分和育儿胜任感总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过度组ADHD儿童家长的PHQ-9和GAD-7得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家庭功能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正性影响作用(P<0.05);育儿胜任感对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产生显著负性影响作用(P<0.05)。结论存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行为的ADHD儿童家庭在沟通和角色功能方面有明显缺陷,且这类ADHD儿童家长对自身教养能力和教养满意度的评价较低,同时家长自身的抑郁、焦虑水平较高。此外,家庭功能和家长的育儿胜任感可影响ADHD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行为。提示,干预应激中ADHD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应注重提升家庭功能和育儿胜任感。 何山 帅澜 张劲松 王周烨 邱美慧 夏卫萍 曹璇 陆璐 华颖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应激事件 家庭功能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行为情绪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并分析其与儿童情绪问题、电子产品使用、学习动机及家长教养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90例ADHD儿童作为被试,通过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分别评价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问卷、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网络成瘾测试和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抑郁和焦虑情绪、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和学习动机进行自我评定。结果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各项相同因子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54,P<0.001)。儿童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手机依赖、网络使用、学习动机匮乏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干涉保护呈显著正相关(r=0.18~0.40,P<0.05或P<0.01)。儿童的抑郁情绪和学习动机匮乏均与父亲的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1;r=-0.20,P<0.01)。家长教养效能,与父母的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5),与母亲的惩罚严厉(r=-0.15)和拒绝否认(r=-0.20)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ADHD儿童,父亲的教养方式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显著相关;家长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抑郁和焦虑情绪、电子产品使用和缺乏学习动机匮乏呈显著正相关。家长自我评价的教养效能与儿童评价的教养方式仅存在程度微弱的相关性。 帅澜 张劲松 邱美慧 王周烨 何山 郑宏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教养方式 情绪问题 网络使用 中文版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问卷(BRIEF-P)父母版的效度和信度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评价中文版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P)父母版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力发育障碍(IDD)及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265例,年龄4~5岁,其中男218例,女47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61例。由家长填写BRIEF-P问卷后,对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其中完整填写ADHD-IV及CBQ问卷者303例,对问卷进行分析以检验效标效度,随机选取39名家长间隔1~2周再次填写BRIEF-P问卷检验重测效度。结果:BRIEF-P与ADHD-IV及CBQ问卷多个因子呈中度相关(r=0.30~0.73,P<0.05)。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5因子模型拟合良好。ROC曲线显示当BRIEF-P总分为88.5分时,诊断发育障碍儿童的敏感度为0.82,特异度为0.77。BRIEF-P重测信度为0.54~0.72,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0.95。结论:BRIEF-P父母版具有相对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 路腾飞 帅澜 张劲松 王玉凤 钱英 张慧凤 夏卫萍 王周烨 谭歆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信度 基于家长问卷法预测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决策树模型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观察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诊断,探讨影响学龄前ADHD诊断的影响因素,建立基于临床数据的ADHD诊断模型。方法经过临床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诊断标准和学龄前婴幼儿诊断性访谈(diagnostic infant and preschool assessment,DIPA),纳入学龄前ADHD儿童263例和正常儿童105名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SNAP-Ⅳ量表(父母版)(Swanson,Nolan,and PelhamⅣRating Scale,parent version,SNAP-Ⅳ)、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及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父母版)(behavior rating scale of executive function-preschool version parent form,BRIEF-P)评估儿童ADHD症状和执行功能。在相关分析筛选出关系显著的影响因素后,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全局模型。以决策树方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在不同节段下对目标变量ADHD进行分型和预测。结果 (1)影响学龄前ADHD诊断的因素主要为抑制、工作记忆、抑制自我调控指数、元认知指数和量表BRIEF-P总分,多动问题,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因子;(2) Logistic回归预测全局ADHD诊断为88. 8%;决策树分析发现,影响ADHD诊断预测节点的因素主要为注意缺陷、抑制和抑制自我调控因子;(3)进一步Logistic回归及决策树分析预测ADHD分型诊断,得出各分型的影响因素和诊断预测模型。结论学龄前儿童的ADHD症状及执行功能可预测ADHD诊断,同时对ADHD不同分型及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者具有一定诊断预测,提供临床应用参考。 张劲松 潘景雪 帅澜 张慧凤 夏卫萍 夏卫萍 王周烨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决策树模型 学龄前儿童 整合式教学法在儿科专业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课程整合在儿科专业的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临床医学院学习的167名儿科专业方向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的教学。其中78名学生为常规教学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进行教学;89名学生为整合教学组,采取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进行教学,且对两门课程相通的内容进行整合。2组学生学习完成后,通过专业考试成绩评价和临床教学质量调查,对教学实践进行反馈和评估。结果实施整合教学后,医学生对整合教育的知晓提升,对整合教学表现出正面的和肯定的评价。整合教学组学生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的考试成绩以及课程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课程整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儿科专业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其掌握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尝试在医学教学中推广。 夏卫萍 张劲松 王周烨关键词:整合式教学 精神病学 发育行为儿科学 学龄前儿童中文版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评价中文版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在学龄前儿童中的适用性。方法选择门诊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儿童200名以及附近幼儿园的81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4岁~5岁11个月。请其家长填写SNAP-Ⅳ父母版后,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其中75名家长填写Conners问卷,265名家长填写CBCL量表以检查效标效度。32名家长间隔2周之后再次填写SNAP-Ⅳ以检查重测信度。结果 SNAP-Ⅳ重测信度为0.68~0.84(P<0.00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0.93;SNAP-Ⅳ与Conners问卷及CBCL量表因子相关系数为r=0.38~0.79(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SNAP-Ⅳ3因子模型结构拟合良好;实证效度在SNAP-Ⅳ各因子评分上,ADHD组显著高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组(t=-4.22^-9.67,P<0.001)。结论中文版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在学前儿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 张慧凤 张劲松 帅澜 路腾飞 夏卫萍 王周烨 谭歆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信度 亲社会情感受限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 2022年 目的:评价亲社会情感受限量表(LPEQ)中文版测评学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ADHD诊断标准的门诊儿童243例(年龄6~12岁),由家长填写LPEQ,同时完成SNAP-Ⅳ评定量表(SNAP-Ⅳ)、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和冷漠无情特质量表(ICU)作为分析LPEQ的校标工具。选取其中33位家长间隔2周再次填写LPEQ以检查重测信度。结果:该量表为一因子结构(解释方差57.5%);LPE量表总分与SNAP-Ⅳ的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因子(r=0.36~0.47,均P<0.01)、ICU量表的冷漠、不关心因子和总分(r=0.48~0.63,均P<0.01)以及SDQ的行为问题和亲社会因子(r=0.40~0.46,均P<0.01)呈正相关;实证效度显示ADHD共患病组得分高于单纯ADHD组得分。LPEQ的同质信度为0.84,重测信度为0.81。结论:中文版LPEQ在评估学龄ADHD儿童的LPE中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何山 张劲松 帅澜 邱美慧 华颖 夏卫萍 王周烨 王姗姗 巫静怡 陆璐 吴佳惠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龄儿童 信度 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问卷(BRIEF-P)父母版的效度、信度 <正>目的:评价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P)父母版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效度和信度。方法:病例组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精神科主治以上医师按DSM-5标准在心理科门诊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 路腾飞 帅澜 张劲松 张慧凤 夏卫萍 王周烨文献传递 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程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危机知识的作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调查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程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危机知识的作用。方法采用《儿童创伤事件后所致心理问题知晓问卷(儿童版)》对364名小学生进行心理危机知识问卷调查,并开展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程对其进行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儿童知晓率的变化。结果儿童对危机事件种类因子干预前知晓率为55.9%,干预后为61.9%,提高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4,P=0.050);危机事件后心理反应因子干预前知晓率为42.5%,干预后为52.7%,提高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6,P=0.003);危机事件应对技能因子干预前知晓率为54.5%,干预后为66.9%,提高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1,P=0.001)。各条目提高程度相差较大,提高率最大为40.7%。结论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程能够提高儿童心理危机知识和应对技能,但不同条目的提高程度差异较大。 孔艳婷 张劲松 帅澜 王周烨 夏卫萍 谭歆关键词:心理危机 知晓率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