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翰菁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信号
  • 2篇眩晕
  • 2篇手术
  • 2篇听觉
  • 2篇听觉丧失
  • 2篇内耳
  • 1篇单侧
  • 1篇信号分析
  • 1篇针灸
  • 1篇脂肪瘤
  • 1篇射频
  • 1篇神经瘤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手术治疗策略
  • 1篇听神经
  • 1篇听神经瘤
  • 1篇突发性聋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8篇王翰菁
  • 5篇李永新
  • 5篇郝欣平
  • 3篇张宗锐
  • 3篇杨本涛
  • 2篇王军
  • 1篇倪鑫
  • 1篇陈青华
  • 1篇马丽晶
  • 1篇陈树斌
  • 1篇陈陆泉
  • 1篇鲜军舫
  • 1篇李云川
  • 1篇韩德民
  • 1篇王杰
  • 1篇邵鸣凯
  • 1篇钟奇
  • 1篇何俊艳
  • 1篇崔卫新
  • 1篇李永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针灸及推拿治疗肌紧张性发音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针灸及推拿治疗肌紧张性发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肌紧张性发音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声休组。治疗组18例,选择针刺疗法治疗,并配合颈周穴位推拿,共治疗3周。声休组17例,患者休息,无特殊治疗。观察3周后2组声道不适指数(VTD)评分、嗓音障碍指数(VHI)评分和嗓音主观评分(GRABS)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TD程度和频率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TD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频率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HI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组GRB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针灸及推拿治疗肌紧张性发音障碍疗效优于声音休息方法。
陈陆泉王翰菁支楠马小丽王军
关键词:针灸推拿中医疗法
鼻内镜下射频及Nd:YAG激光治疗鼻出血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射频和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两者的优缺点,探讨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43例病情相似的鼻出血患者,在鼻腔表面麻醉下分别行射频和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治愈率。选择出血部位在中隔前部,年龄20~60岁,病情相同者比较手术时间、手术中暂停手术次数,并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s,VAS)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不适和医师心理压力评分。结果射频组与激光组一次治愈率分别为96.4%(186/193侧)和94.7%(179/189侧),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每5分钟计数1)射频组(2.54±0.93)小于激光组(4.65±1.47)(P<0.05);手术中因出血需暂停手术次数射频组[(1.21±0.31)次]少于激光组[(2.87±1.47)次](P<0.05);医师心理压力评分射频组[(2.84±0.72)分]小于激光组[(5.07±1.26)分](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患者不适评分比较射频组[(6.73±2.06)分]和激光组[(6.91±1.78)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检查直视下激光或射频治疗鼻出血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在治疗效果和手术中患者不适评分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严格掌握规范操作,射频方法治疗鼻出血在手术时间、手术暂停次数和医师心理压力评分方面都体现出更多优势。
崔卫新李云川邵鸣凯李轶郝欣平王翰菁何俊艳
关键词:鼻出血射频激光内镜检查
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增强后延迟扫描对内耳淋巴积水磁共振成像的探讨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通过常规静脉注射单倍剂量钆对比剂,行内耳磁共振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延迟扫描,初步探讨耳源性眩晕患者内淋巴成像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评估内淋巴积水情况。方法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耳源性眩晕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0-68(53±10)岁,患者均经静脉注射单倍剂量(0.1mmol/kg)钆喷酸葡胺(Gd-DTPA),8h后行内耳3D-FLAIR序列扫描,观察外淋巴显影情况,由两名影像医师独立判断内淋巴有无积水及积水部位,并定量分析评估内淋巴积水程度。采用一致性检验对两名医师内淋巴积水部位、积水程度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内淋巴间隙面积的差异。结果30例患者内耳3D-FLAIR磁共振图像清晰显示钆对比剂分布于耳蜗、前庭外淋巴间隙,并能准确地勾勒出内、外淋巴间隙的界限。本组26例患者(26/30,86.7%)发现单侧内淋巴积水,其中轻度积水18例,显著积水8例,且两名医师对内淋巴积水程度评估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为0.864,组内相关系数为0.959);本组26例内淋巴积水患者3D-FLAIR磁共振图像中,球囊(26/26,100%)较耳蜗(16/26,61.5%)及椭圆囊(14/26,53.8%)对内淋巴积水显示率更高,两名医师对于内淋巴积水部位评估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为0.820);本组研究患侧与健侧内淋巴间隙的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静脉注射单倍剂量钆对比剂内耳3D-FLAIR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可行的,能够预估耳源性眩晕患者的内淋巴积水,并可对积水程度进行精准定量分级。
林毅王紫仪张宗锐郑璇陈青华王翰菁郝欣平李永新鲜军舫杨本涛
关键词:眩晕磁共振成像
小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小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小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在我科手术治疗的26例小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1例术前听力分级为B者,行颅中窝入路;其余25例术前听力分级均为C与D者,行迷路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回顾分析术前术后的面肌力弱、平衡障碍、耳鸣等情况,分析术中蜗神经的解剖完整性保存、肿瘤控制及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获益情况。结果 25例(96.2%)达到肿瘤全切除,1例因与面神经粘连过于紧密,做近全切除。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7年,随访19例,7例失访。无死亡、颅内感染病例。术后脑脊液耳漏1例,二次手术进行咽鼓管封堵,脑脊液耳漏消失。面神经解剖保存率100%,蜗神经解剖保存率88%。19例随访者中术后17例(89.5%)具有良好面神经功能,HB I与II级;另2例面瘫,HB III级。经颅中窝入路患者,术后听力C级。19例随访者中术前眩晕6例,术后5例(83.3%)眩晕消失,1例与术前相同。另13例术前无眩晕者,术后12例仍无眩晕与平衡障碍,1例出现体位改变时头晕或者快走时走路不稳。术前耳鸣15例,术后5例(33.3%)耳鸣消失或减轻,8例(53.3%)耳鸣程度与术前相同,2例耳鸣加重。术前4例无耳鸣,术后仍没有耳鸣。结论小听神经瘤是否手术需要考虑患者年龄,合并全身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肿瘤生长速度,采取个性化治疗策略。对于没有实用听力者,推荐经迷路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尽量保存蜗神经完整性,为人工耳蜗植入重建听力创造条件。
郝欣平陈树斌张家亮李永王杰王翰菁李永新
关键词:外科手术
下咽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
2013年
目的:探讨下咽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FVP)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4例FVP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1例经颈外入路切除肿物,其余3例于支撑喉镜下切除肿物。结果:术后病理提示肿物被覆鳞状上皮,其内有脂肪,纤维结缔组织,部分有黏液样变,符合错构瘤。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FVP是一种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局部切除可以治愈,复发比较少见。
王翰菁倪鑫王军房居高韩德民马丽晶钟奇
关键词:手术
单侧突发性聋患者迷路多参数MRI信号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内耳MRI序列的信号特点,探讨各序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52例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内耳MRI,均可发现迷路信号异常,其中平扫17例、平扫+增强扫描35例,扫描序列包括平扫T_(1)WI、增强T_(1)WI、平扫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FLAIR)及增强延迟3D-FLAIR序列。分析各序列患侧迷路的信号特点并判断迷路受累的部位;对各序列检出迷路异常信号的能力进行评分。分别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平扫及增强患者中不同序列显示迷路高信号能力的主观评分;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迷路受累部位与听力、耳鸣及眩晕症状恢复与否的关系。结果52例(100%,52/52)患者患侧T_(1)WI迷路显示高信号,T2WI显示更高信号8例(15.4%,8/52)、低信号3例(5.8%,3/52)。增强T_(1)WI显示患侧高信号35例(100%,35/35),其中27例(77.1%,27/35)见病变强化。52例(100%,52/52)患侧迷路于3D-FLAIR(平扫17例,增强35例)序列上均显示明显高信号。平扫T_(1)WI、增强T_(1)WI、平扫3D-FLAIR及增强3D-FLAIR显示迷路高信号能力的主观评分分别为2(2,2)、3(2,3)、3(3,4)及4(4,4)分。增强患者中平扫T_(1)WI、增强T_(1)WI及增强3D-FLAIR的主观评分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8,P<0.001),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均<0.05)。患者平扫3D-FLAIR评分高于平扫T_(1)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29,P<0.001)。3D-FLAIR图像显示后、上半规管壶腹部显著高信号27例(51.9%,27/52),在听力恢复与否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_(1)WI及3D-FLAIR均可有效发现迷路高信号,但后者较前者显示能力好,尤其是延迟增强3D-FLAIR序列,半规管壶腹部明显高信号为听力无恢复的特征性指标。
王紫仪林毅索红娜张宗锐王翰菁郝欣平李永新杨本涛
关键词:内耳
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及耳鸣患者迷路磁共振成像T1加权像高信号比值定量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及耳鸣患者迷路磁共振成像(MRI)T1加权像(T1WI)高信号比值的病因推测价值及其与听力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及耳鸣患者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47.7±15.1)岁,分析其内耳MRI资料(17例平扫,35例平扫+增强)。由两名医师独立测量T1WI、增强T1WI患侧与正常侧迷路的信号强度并计算(患侧-正常侧)/正常侧的信号比值。增强组根据T1WI迷路信号有无强化(不强化提示出血,强化提示炎症)及增强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FLAIR)序列显示迷路累及部位(外淋巴间隙受累提示炎症,内、外淋巴间隙受累提示出血)两种方法对病因进行推测;平扫组参考3D-FLAIR迷路高信号累及部位进行病因推断。结果:增强组推测8例(22.9%,8/35)出血,27例(77.1%,27/35)炎症,两种方法对病因推测结果一致;平扫组推测7例(7/17)出血,10例(10/17)炎症。两名医师组内及组间测量结果呈高度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均>0.800]。增强组T1WI高信号比值对病因推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 P<0.01),诊断界值为0.467时,灵敏度96.3%,特异度87.5%,高于此界值提示出血,反之提示炎症。出血组较炎症组的T1WI高信号比值更高,且听力预后情况更差(均 P<0.05);听力未恢复组较听力恢复组的T1WI高信号比值更高( P=0.034)。 结论:信号定量数值结合累及部位能够推测迷路MRI高信号形成病因;迷路出现高信号提示听力预后不良,信号强度越高,提示出血可能性越大,听力预后越差。
王紫仪林毅索红娜张宗锐王翰菁郝欣平李永新杨本涛
关键词:眩晕耳鸣磁共振成像
内耳道和桥小脑角区脂肪瘤10例
2022年
目的 分析内耳道(internal auditory canal,IAC)和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脂肪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5~2019年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0例IAC和CPA脂肪瘤患者。结果 10例患者中,5例病变位于IAC,4例位于CPA,1例位于IAC及CPA。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2例合并内耳畸形。听力下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眩晕。结论 脂肪瘤是IAC和CPA的罕见肿瘤。影像学检查特别是核磁的压脂序列可以清楚明确的进行诊断。对于无症状或症状不严重的患者,随诊观察并且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治疗选择。如果患者症状严重保守且治疗无效,在充分权衡手术获益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王翰菁李永新
关键词:脂肪瘤磁共振成像内耳道桥小脑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