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金栋

王金栋

作品数:21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食管
  • 12篇反流
  • 10篇食管癌
  • 10篇食管反流
  • 10篇术后
  • 10篇胃食管
  • 10篇胃食管反流
  • 7篇切除
  • 6篇贲门癌
  • 5篇胸腔
  • 5篇食管胃
  • 5篇抗反流
  • 4篇胸腔胃
  • 4篇食管癌切除
  • 4篇手术
  • 4篇切除术
  • 3篇氧化酶
  • 3篇生活质量
  • 3篇食管切除
  • 3篇食管切除术

机构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徐州市第一人...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21篇王金栋
  • 13篇刘俊峰
  • 10篇李保庆
  • 9篇王其彰
  • 7篇曹富民
  • 7篇王福顺
  • 4篇严文俊
  • 4篇刘新波
  • 4篇王伟林
  • 4篇赵田
  • 3篇田子强
  • 3篇陆源建
  • 3篇韩冬
  • 3篇朱守营
  • 2篇张少为
  • 2篇于军辉
  • 2篇张月峰
  • 2篇阎敏
  • 2篇李鹤飞
  • 2篇杨春生

传媒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 1篇第二届全国食...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食管吻合术后残余食管胸胃运动功能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后不同部位的食管胃吻合对残余食管和胸腔胃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手术中食管胃吻合部位不同,将3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弓上吻合组:21例,为食管中段癌患者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弓下吻合组:18例,为食管下段癌及贲门癌患者,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对照组:为6例无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健康人。3组均行食管测压、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观察残余食管和胸腔胃运动功能。结果两吻合组部分患者均存在吻合口高压区,残余食管静息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胸腔胃内静息压无明显差别(P>0.05);两吻合组残余食管和胸腔胃内静息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上吻合组残余食管蠕动性收缩幅度及原发蠕动次数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残余食管原发蠕动次数明显少于弓下吻合组(P<0.05)。术后3个月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显示,两吻合组患者胸腔胃底、胃体部均无蠕动性收缩,蠕动收缩自胃窦部向幽门运动,速度缓慢,胃内钡剂排空缓慢;术后1年两吻合组胃窦部蠕动收缩均有明显恢复。结论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无抗反流作用,食管胃吻合位置越高残余食管蠕动功能越差,但不影响残余食管和胸腔胃内静息压。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腔胃运动功能减弱,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
王金栋刘俊峰王其彰李保庆田子强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胃食管反流食管胃运动功能
环氧化酶-2在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附加抗反流手术后残余食管粘膜上的表达意义
王金栋王峦朱守营鲁源建田春燕
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的抗反流效果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的抗反流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60例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吻合组(A组)行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常规吻合术,抗反流吻合组(B组)在常规吻合基础上行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男45例、女14例,年龄61.6(40~73)岁。术后6个月至1年39例患者(A组18例,B组21例)参加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胃食管反流症状问卷调查和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烧心、反食、反酸症状的发生频率和程度评分以及RDQ评分高于12分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胃镜检查两组均无吻合口狭窄发生,两组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但B组反流性食管炎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32)。结论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有减轻胃食管反流的作用,其远期效果有待于观察。
王金栋朱守营李为赵田严文俊陆源建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术中气道内使用大剂量氨溴索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中气道内滴入大剂量氨溴索溶液方法对肺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患者围术期静脉滴注氨溴索,实验组(B组)患者围术期静滴氨溴索溶液同时,术中2h经气管插管予气道内滴入大剂量氨溴索,术后观察咳痰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结果:术后5天B组的痰液性质和咳痰难易程度明显优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等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氨溴索祛痰,尤其是全身麻醉过程中经气管插管予大剂量的氨溴索溶液能有效改善手术患者肺功能,促进痰液稀释、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对防止肺部并发症等有明显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患者医疗经济成本。
赵田王伟林王金栋陆源建
关键词:肺癌氨溴索祛痰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酸反流与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酸反流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相互关系、反流特征以及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方法对3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病人进行烧心、反酸症状调查,应用电子胃镜检查、24h食管pH和胆红素同步监测。结果(1)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率65.6%,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75.0%,其中2例发生Barrett食管,发生率为6.25%。(2)24h食管pH和胆红素监测结果显示,28.1%的病人仅存在酸反流,15.6%仅存在DGER,53.1%同时有酸反流和DGER。DeMeeste评分与abs〉0.14的时间百分比无明显的相关性(P=0.3109)。平卧位pPI〈4.00的时间百分比和abs〉0.14的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直立位(P〈0.05)。(3)通过比较在不同pH区间内胆红素的吸收率,显示在pH3~6的区间内,胆红素abs〉0.14的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区间(P〈0.05)。(4)DeMeester评分和胆红素abs〉0.14的时间百分比与反流症状评分无明显的相关(P〉0.05),与反流性食管炎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存在广泛的酸反流和DGER,反流形式以混合性反流为主(同时出现酸反流和DGER),混合性反流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更严重。酸反流和DGER均受体位影响。24h食管pH和胆红素同步监测有助于揭示反流特征及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
王金栋刘俊峰王其彰李保庆王福顺曹富民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十二指肠胃反流食管炎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残余食管胸胃运动功能与胃食管反流的研究
目的: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由于切除了食管下括约肌、食管膈裂孔结构的破坏,术后常发生胃食管反流.研究表明不同位置食管胃吻合影响胃食管反流程度,但存在不同的结果.对不同位置食管胃吻合是否影响残余食管和胸腔胃的运动功能...
王金栋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吻合
文献传递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腔胃电活动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本研究应用无创胃肠电图仪观察食管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患者胸腔胃电活动的变化。方法食管癌患者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8岁-69岁,平均63.2岁。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段进行胃电图检查。结果食管癌术后胃电图节律紊乱,波幅下降,频率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胃电活动逐渐恢复,术后1年基本恢复到正常。结论食管癌术后胃电活动的改变可以判断食管癌术后胸胃运动功能的变化。
王金栋于军辉刘俊峰杨春生李鹤飞孙振卿
关键词:胃电图胸腔胃
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术后残余食管与胸腔胃功能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目的了解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术后残余食管和胸腔胃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放射性核素胃排空、食管测压、24 h食管pH监测、电子胃镜、摄像上消化道造影和DeM eester烧心症状评分对92例食管癌与79例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客观检查,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食管与贲门癌术后患者的胸胃排空较正常人明显延迟(t=7.105,P<0.01),且随时间推移有所改善,但术后1年仍未达到正常人水平(t=2.900,P=0.016)。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关闭压和残余食管静息压均高于正常人(分别为t=2.275,P=0.03;t=2.160,P=0.039)。24 h食管pH监测发现89.7%的术后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半卧位的反流程度低于平卧位(t=3.074,P=0.005)。结论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明显延缓,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改善,但很难达到正常人水平。食管与贲门癌术后广泛存在胃食管反流,采取半卧位可减轻反流。
刘俊峰王金栋张少为田子强王其彰李保庆王福顺曹富民张月峰李勇
关键词:测压法放射性同位素食管癌切除术后残余癌患者胸腔胃
钙离子对人食管下括约肌舒缩机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人食管下括约肌(LES)结构或功能状态的异常是多种食管疾病的病理基础,LES压力的异常已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发病因素。但LES的调节机制仍未阐明,有关LES的舒缩调节机制仍是胸外科目前研究的热点,
吴瑞锋刘俊峰王其彰李保庆王金栋刘新波
关键词:食管下括约肌离子对胃食管反流疾病病理基础食管疾病发病因素
经电视辅助胸腔镜胸导管结扎治疗食管癌术后乳糜胸
目的:本文报告2例经右胸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行胸导管结扎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经验。 方法:2例病人均经左侧开胸行食管癌切除术,术后发生乳糜胸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右胸VATS胸导管结扎术。 ...
刘俊峰王金栋李保庆王福顺曹富民
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胸导管结扎乳糜胸食管癌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