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功忻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数据采集
  • 2篇速度场
  • 2篇图象
  • 2篇图象处理
  • 2篇流体力学
  • 2篇流体流
  • 2篇流体流动
  • 1篇定常
  • 1篇定常流动
  • 1篇射流
  • 1篇数据采集系统
  • 1篇图象法
  • 1篇拍动翼
  • 1篇喷流
  • 1篇气动
  • 1篇气动力
  • 1篇前缘涡
  • 1篇自由射流
  • 1篇尾流
  • 1篇流场

机构

  • 10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0篇申功忻
  • 4篇马广云
  • 2篇黄烁桥
  • 1篇陆远
  • 1篇谭广琨
  • 1篇任禹桥
  • 1篇贺正辉
  • 1篇高庆春
  • 1篇刘旺开
  • 1篇张宏民
  • 1篇索瑾

传媒

  • 2篇第三届全国流...
  • 1篇力学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测控技术
  • 1篇航空科学技术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庆祝中国力学...
  • 1篇第五届全国实...
  • 1篇第四届全国实...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世纪的全场观测技术被引量:2
1997年
分析了传统观测技术面临的困境,介绍了全场观测技术的主要功能、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申功忻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
PIV测速技术实验参数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及实验观测,对PIV测速技术中各种实验参数的影响及取值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给出了一些参数取值的理论及经验公式。
马广云申功忻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
氢气泡网格图象法——瞬态二维速度场测量
申功忻马广云
关键词:非定常流动流速分布流体测量图象处理
昆虫拍动翅的前缘涡三维空间结构
昆虫(果蝇,蜻蜓)悬停飞行中,翅膀按照特定的拍动方式往复运动,产生非定常高升力维持身体的平衡。研究昆虫高升力机理,需要探索拍动翼运动引发的三维空间非定常流场的特性,尤其是三维空间非定常涡的发展变化过程。
申功忻陆远任禹桥黄烁桥谭广琨
关键词:拍动翼前缘涡
文献传递
全场诊断和测试技术现状与展望
申功忻马广云
关键词:流体力学流体流动
双反射技术对自由射流三维速度场的测量及显示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摄影测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自由射流的三维速度场进行了PIV测量。构造了一种全新的双反射测量技术,使得二维测量中的多点同步和空间定位得到解决和提高。在精确计算了水与空气的折射关系之后,两幅像片间的同名点寻找更加可靠。重建和再现了PIV中射流的连续三维瞬态粒子分布场和速度矢量场。
索瑾贺正辉申功忻张宏民
关键词:自由射流速度场
采用乳化空气泡做示踪粒子的PIV测速技术被引量:6
1997年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水洞力学实验的采用乳化空气泡做为示踪粒子的PIV测速技术。选用乳化空气泡做PIV测速示踪粒子,取代了通常采用的固体颗粒,由两台YAG大功率脉冲式激光光源组合系统做为PIV底片记录的双脉冲曝光光源。乳化空气泡的最大优点是对实验水洞或水槽无污染,且产生方便、经济,又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杨氏条纹图像,这一技术能够使得PIV测速技术在水洞力学应用测量中真正达到实用。
马广云高庆春申功忻
高速欧拉式流态图象采集系统的研究
1992年
本文介绍应用光电二极管线阵(PDA)组成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流态图象欧拉方式采集,并对流动无干扰。同时本文对以微机为核心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及软件)的特点和实现作了阐述和讨论。
刘旺开申功忻
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
流态图象采集处理系统初步研究
申功忻
关键词:流体流动图象处理数据采集
喷流对飞机尾流涡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飞机产生的尾流涡,特别是大尺度的翼尖涡,对尾随其后的飞行器是非常有害的,本文旨在探索利用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喷流加速尾流涡消亡的方法。试验采用简化的飞机模型(有尾翼),建立了包含一对翼尖涡及一对反向旋转的尾翼涡(通过以负迎角安装尾翼得到)的4涡尾流系统。在无外来扰动的情况下,不同的尾翼设置下得到的尾翼涡对翼尖涡的作用效果不同,有的能导致翼尖涡提前消亡,有的则不能。考察了不同强度的喷流对不同4涡尾流系统的影响,且作为对比,对无尾翼(2涡系统)及无喷流下的各种情况也分别作了观测。试验在拖曳水槽中进行,运用体视粒子图像测速(SPIV)技术,观测了与模型拖曳方向垂直的、从机翼后缘到下游约45翼展间均布的一系列切面。结果表明:当喷流直接作用于涡时,其效果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初始距离及相对强度;而当喷流作用于整个4涡尾流系统时,其引入的扰动对不同的系统均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的关键在于利用喷流优化对翼尖涡进行扰动的机制,而不仅仅取决于喷流的强度。
黄烁桥申功忻Robert KonrathCarl F.v. CarmerKompenhans Jurgen
关键词:流体力学飞机尾流喷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