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泓哲
- 作品数:23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内皮抑素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检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内皮抑素含量,分析其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138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3.2岁;T1期73例,12期39例,13期20例,T4期6例。40例性别、年龄相应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术前血清中内皮抑素水平。结果患者术前血清中内皮抑素含量均值为93.1μg/L,与健康对照组(78.9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期患者术前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为80.4μg/L,低于r12期(107.5μg/L,P〈0.01)、T3期(102.7μg/L,P〈0.05)及T4期(120.7μg,/L,P〈0.01),而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期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术前血清内皮抑素含量为118.4μg/L,高于未转移组的89.5μg/L(P〈0.05);单纯淋巴结转移组及远处转移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3-4级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为111.8μg/L,高于G1级(80.4μg/L)和G2级(86.2μg/L)(P〈0.01)。结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内皮抑素含量与肿瘤的高分级、高分期相关,可能有助于患者预后及肿瘤分化程度判断。
- 管考鹏肖振东王栋石泓哲关有彦鲁力韩苏军李长岭
- 关键词:内皮抑素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IN YOUNG ADULT
- Objectives: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is rare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40 years old. Here we present our inst...
- 关有彦肖振东寿建忠肖泽均田军王栋毕新刚管考鹏鲁力韩苏军石泓哲马建辉李长岭
- 文献传递
- 成人脐尿管肿物的诊断与治疗
- 目的本文总结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0年来成人脐尿管肿物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脐尿管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9岁(30岁-75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结果①脐尿管...
- 田军石泓哲韩苏军鲁力管考鹏毕新刚王栋肖泽均
- 文献传递
- 羟基喜树碱术后即刻灌注联合维持灌注预防非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总结大剂量羟基喜树碱即刻灌注联合维持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7例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6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1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分期为Ta71例、T_196例,分级为G_166例、G_250例、G_351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即刻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40mg,保留20~30 min,术后1w开始羟基喜树碱维持灌注,40 mg/次,1次/w×8次,以后1次/月×10次,每次维持2 h。结果:15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期92(72~112)个月。患者1、2和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3.2%、31.6%和41.3%。治疗的长期预后因素包括肿瘤的分级、分期、数目和大小。本组中膀胱Ⅰ、Ⅱ和Ⅲ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5%、3.2%和1.9%,未见Ⅳ度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仅见Ⅰ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结论:大剂量羟基喜树碱即刻灌注联合维持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较为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多能良好耐受治疗。
- 田军李长岭马建辉肖振东寿建忠肖泽均王栋毕新刚管考鹏鲁力韩苏军石泓哲关有彦温力
- 关键词:膀胱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
- 积极面对干扰素的副作用
- 2007年
- 干扰素最初于1957年被人们发现,它在人体受到病毒侵犯时被免疫系统合成并释放入血,起到抵御外来病毒的作用。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给予人工合成的干扰素可以对人体的某些良性和恶性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包括病毒性肝炎、多发性系统硬化、黑色素瘤、肾癌及多种血液病等。干扰素在对疾病起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给机体带来一定的毒副反应。
- 石泓哲
- 关键词:干扰素治疗副作用恶性疾病毒副反应恶性黑色素瘤多发性
- 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预防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浸泡切口,以预防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其中男220例,女176例.中位年龄64岁。肿瘤病理分期为T_1期27例,T_2期163例,T_3期144例.T_1期62例。手术整块切除肿瘤及其周边膀胱壁组织后,用羟基喜树碱40 mg溶于生理盐水40 ml中.浸泡膀胱腔、膀胱前壁切口、耻骨后间隙及手术切口共5min.吸出药液后用约500 m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3次。结果:本组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严重的尿路刺激症27例(6.8%),伤口感染或延期愈合12例(3.0%).尿瘘9例(2.3%).上尿路感染8例(2.0%),术后出血3例(0.8%)。377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8~117个月),仅1例患者肿瘤切口种植复发,发生率为0.27%。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浸泡手术切口.能显著降低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的发生率.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 田军李长岭马建辉肖振东寿建忠肖泽均王栋毕新刚管考鹏鲁力韩苏军石泓哲关有彦温力
-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羟基喜树碱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被引量:13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2004年起被WHO单独分类在肾脏肿瘤中,但其真正的生物学行为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7例。男性3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28(23-55)岁。有首发症状4例,体检发现3例。4例肿物局限于肾内,1例侵犯肾盂并侵犯肾静脉形成静脉瘤栓,1例同时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侵犯肾盂并同期发现肝多发转移和肺多发转移。术前诊断肾癌5例,诊断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肿瘤假包膜均不明显,大体标本测量最大径2.5-14cm,中位最大径5cm。肿物切面质硬,多结节状,灰白至灰黄红色,有向肾周脂肪浸润性生长倾向,2例浸润腰大肌,2例浸润肾盂,1例形成肾静脉瘤栓,1例肾周淋巴结转移。7例镜下均见到特征增生的上皮样细胞;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后均表现黑色素细胞标志物HMB45、Melan-A强阳性,平滑肌细胞标志物SMA弱阳性,上皮细胞标志物cK阴性。病理诊断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患者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12个月,7例患者目前均存活。4例复诊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征象。2例术后出现远处转移并行手术切除。1例术前发现肝、肺多发转移患者接受舒尼替尼靶向治疗3个月后,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继续治疗3个月后肿瘤进展,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PD)。结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需要和肾癌及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病理免疫组化黑色素细胞标志强阳性为特征表现。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后有复发和转移可能。手术和靶向治疗可能成为转移灶的有效治疗手段。
- 石泓哲李长岭寿建忠王栋管考鹏韩苏军温力
- 关键词:肾肿瘤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靶向治疗
- 成人原发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附12例报告)
- 目的提高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进行分析。本组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8-74岁,平均47岁。临床表...
- 王栋石泓哲李长岭
-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
- 文献传递
- 前列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与预后的关系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无瘤生存期与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范围的关系。方法分析18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无瘤生存期与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范围的统计学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范围与无瘤生存期无统计学...
- 石泓哲李长岭
- 文献传递
- 肾脏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肾嗜酸细胞瘤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及结果: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9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5例,发病中位年龄34岁(20~64岁)...
- 管考鹏李长岭肖振东王栋毕新刚鲁力韩苏军石泓哲关有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