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5篇疗效
  • 4篇股骨
  • 3篇手术
  • 3篇胫骨
  • 3篇内固定
  • 3篇骨头
  • 3篇股骨头
  • 3篇关节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头坏死
  • 2篇肿瘤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坏死
  • 2篇骨头坏死
  • 2篇骨肿瘤
  • 2篇股骨头坏死
  • 2篇恶性

机构

  • 10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秦承东
  • 9篇郑勇
  • 5篇叶尔登
  • 4篇丁斌
  • 4篇顾健
  • 2篇马木提
  • 2篇杨磊
  • 2篇安尼瓦尔
  • 1篇胡雅斌
  • 1篇杨阳
  • 1篇马木提江
  • 1篇王岩明
  • 1篇李攀宏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时期关节转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68例(8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临床分期,分别予以不同的手术措施,其中Ⅲ期16例(21髋)予以人工双动股骨头转换术(A组),Ⅳ期52例(67髋)予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分别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同时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A组患者中根据患者要求分别采用国产骨水泥以及非骨水泥人工双动股骨头假体,采用前者7例(10髋),其中5例(7髋)出现假体松动,1例(1髋)进行了全髋人工关节翻修术;采用后者9例(11髋),1例(1髋)术后出现髋关节疼痛以致行走困难而行全髋人工关节翻修术,2例均出现髋臼杯及股骨柄假体松动,而行全髋人工关节翻修术,余则未行.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的髋关节评分均升高明显,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较术后3个月时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股骨头坏死中应用人工双动股骨头转换术治疗者以老年、活动量小的患者为宜,余则以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佳,尤以非骨水泥型为宜,且可提高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秦承东郑勇叶尔登
关键词:生活质量
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优势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估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治疗的82例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4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非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HS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临床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预后良好,可以作为优选的手术方案。
秦承东丁斌叶尔登顾健郑勇
关键词:骨肿瘤股骨下端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总体疗效及术后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和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优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作为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郑勇秦承东顾健叶尔登
关键词:关节镜髌骨骨折内固定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并随防6~20个月。结果38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8周。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小,固定牢靠,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安尼瓦尔丁斌顾健马木提郑勇秦承东杨磊
关键词:胫骨骨折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远端粉碎性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6年
目的探讨粉碎性Pilon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粉碎性Pilon骨折,依据分型,分别用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13个月,根据Olerud评定标准,优20例,良14例, 差4例,优良率89.47%(34/38)。结论无论是外固定支架或内固定治疗,均可使骨折端良好复位,固定可靠,均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
安尼瓦尔丁斌马木提顾健秦承东杨磊郑勇
关键词: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
早期关节囊减压对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关节囊减压对无位移型股骨颈骨折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了71例无位移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早期关节囊减压和未行关节囊减压的治疗结果。结果31例早期行关节囊减压的患者有6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有效率为67.7%;40例未行早期减压的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10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有效率为4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3,P<0.05)。结论无位移型股骨颈骨折行早期关节囊减压对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具有预防作用。
秦承东胡雅斌王岩明李攀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折延迟愈合
骨科择期手术中隐性失血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估骨科择期手术围手术期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方法对2003~2008年的107例骨科择期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Gross方程推算患者术后平均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平均总失血量770mL,其中显性失血量374mL,隐性失血量是396mL(51.4%)。使用自体血回输患者的总失血量815mL,其中显性失血量432mL,隐性失血量是393mL(48.2%);未使用自体血回输患者的总失血量是685mL,其中显性失血量286mL,隐性失血量是399mL(58.2%)。结论骨科择期手术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比例较高,使用自体血回输不能完全满足机体恢复体循环的需要,在围手术期要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
郑勇秦承东胡雅斌
关键词:骨科择期手术隐性失血回输
可旋转稳定型假体对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膝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可旋转稳定型假体对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膝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68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可旋转稳定型假体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单纯铰链型假体组(简称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缓解程度和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1%,优于对照组优良率(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伸直(136.2±14.6)度,对照组伸直(110.4±13.2)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治疗中应用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郑勇秦承东丁斌叶尔登
关键词:假体膝关节疗效
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应用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4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8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检查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17.5%,观察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郑勇马木提江秦承东潘如克叶尔登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低分子肝素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
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7
2013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上多见于>60岁的高龄患者[l].老年人骨质疏松现象严重,容易造成骨折,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约为全身性骨折的4.5%[2],其中不稳定骨折占35%~40%,是引发功能障碍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保守治疗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并且容易合并多种老年性疾病,死亡率较高.手术是目前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方法[3],内固定术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临床均已广泛应用,但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仍有争议.本文拟对比分析这两种手术方案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郑勇秦承东杨阳
关键词: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