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 作品数:41 被引量:19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农村知识青年出路、前途问题的丁玲式书写——读丁玲佚作《杜秀兰》被引量:1
- 2024年
- 新近整理的丁玲佚作《杜秀兰》是书写农村知识青年出路、前途问题的小说。这一创作主题成为热点与1953、1954年的“教育整顿”和1955年的农村合作化运动高潮密切相关。丁玲之写《杜秀兰》源于她在京郊下乡的体验,基于她书写现实重大题材的尝试,同时也基于她对现代青年的出路问题、精神困境一贯的关注、理解与把握。因此,《杜秀兰》虽为“应时”之作,但其主人公仍是属于丁玲自己的人物,具有丁玲笔下新青年特有的“自珍”“卓尔不群”的气质。同时,小说的重点落在主人公如何能够突破自身思想、精神限制,顺利返乡,实现一种“社会化成长”。丁玲对这一融入集体的“现实道路”的书写一定程度上呼应、弥补着《在医院中》那个仓促的结尾。但对这个“现实道路”理想条件的设定使得这一解决路径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 程凯
- 关键词:教育革命
- 《中国新诗编年史》笔谈
- 2014年
- 刘福春著《中国新诗编年史》(上下卷)于2013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65万字,用编年体的形式详细地纪录了1918年1月至2000年12月发生的有关新诗创作、出版、活动等史事,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展现了上世纪新诗创作的成就和问题,填补了此类著作的空白。该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诗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报道和评论。谢冕先生评价说:"《中国新诗编年史》的出版是中国学界、特别是中国新诗研究界的一件大事。这部学术巨著的出版,不仅标志着中国新诗史料工作的新高度,而且标志着新诗百年历史研究的新高度。刘福春对我们的启示不仅是在学术的层面,而且是在人生和事业的层面,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以毕生之力勇往直前、坚持始终。他是真正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他以一人之力,造百年之功。可以说,《中国新诗编年史》的出版不仅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个奇迹。"为进一步探讨这部著作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并在与会人员发言的基础上整理了这一组笔谈。
- 刘福春郭娟赵京华赵稀方萨支山程凯段美乔冷川
- 关键词:中国新诗新诗研究诗创作人民文学新诗史诗歌史
- 和平意愿与中共的政治动员:1950年的“和平签名运动”被引量:9
- 2013年
- 建国初期的全民性的政治运动,其目的在于造成一个立体的,涵盖“外层”、“中层”、“内层”的全面的政治教育、政治训练体系。总之,是要实现行政阶层乃至整个社会的革命化。
- 程凯
- 关键词:政治动员政治运动中共建国初期政治教育
- 文学史研究的中介层次——评“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
- 2009年
-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自开创之时起,就被要求具有相当的“史学”品质。这不仅因为其研究对象本身属于历史一部分,而且,历史研究的客观性被认为可以促使现代文学史研究避免随着文学评价标准的变迁而摇摆。但,现代文学历史性更根本的基础在于:新文学的发生、展开本身就和中国现代转型的历史过程相始终,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构建了现代历史的自我想象和自我叙述。
- 程凯
-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都市想象文化记忆中介历史研究
- 乡村变革的文化权力根基——再读《小二黑结婚》与《李有才板话》被引量:6
- 2015年
- 赵树理的两部成名作《小二黑结婚》与《李有才板话》从不同侧面体现作者对革命政权下乡村由"旧"转"新"所依托机制的构想。作者理想中的乡村变革不仅是革命力量促生的"外发"性转变,更是一种"内生"性转变。它植根于乡村固有的社会关系、组织机能和文化构造,诉诸民众的精神构成与情理逻辑,造就乡村原有活力的"修复"与"再生"。这种转变虽然是高度政治性的,却以文化权力的转移为中介,并打造出一个与政治权力相平衡的、属于底层民众的文化权力层面。其作品触及、呈现某种属于民众的、非意识化的精神方式与转变逻辑,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
- 程凯
- 关键词:《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文化权力底层民众政治权力革命政权
- 2006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评述被引量:2
- 2007年
- 程凯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学研究会传统文化新国学合法性
- 寻找“革命文学”、“左翼文学”的历史规定性被引量:12
- 2006年
- “新时期”到来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新繁荣,正是肇始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热”。但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热度却逐渐冷却,以至于到了左翼文学被忽略的程度,其中当然有着历史、社会和思想方面的原因。新世纪以来,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又有重新抬头的趋势,仅仅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就有“左翼文学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11)和“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1)在北京和汕头相继召开。但被冷落的研究重新趋热,并不意味着以往文学史观和研究范式的“死灰复燃”,这个领域可能存在着太多未解的命题和问题,需要借助新的历史视野和研究范式予以面对和处理。本刊在上述两个会议之间组织的这组笔谈,就部分涉及了这些问题。
- 程凯
- 关键词:左翼文学历史视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学史观
- 有待实现的新文学传统——读温儒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被引量:1
- 2021年
- 温儒敏老师的《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所选篇目有很长的时间跨度,最早一篇发表于1980年,最近一篇发表于2019年,前后跨越了四十年。这不仅是一位研究者的个人论文选,也可视为整个现代文学研究在新时期的一个缩影。温老师作为"文革"前的大学生,"文革"后的第一届研究生,其研究进程和变化一方面带着"第三代学人"的共同印记;另一方面又具备鲜明的个人特色。
- 程凯
-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新文学传统自选集论文选时间跨度
- 鲁迅接受的危机与可能
- 2017年
- 读钱老师这本新书,不时想起东京大学尾崎文昭教授一篇曾引起广泛争议的文章《二十一世纪里鲁迅是否还值得继续读?》。这个文章是2002年在韩国一次会议上的发言,转年即在中文网络上传播开来。其引起争议之处在提出了一系列"刺耳"的结论:
- 程凯
- 关键词:中文网络
- 社会史视野与当代文学经验的认识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把1920年代的'乡土文学'同时名之为'侨寓文学'。这双重的命名饶有意味。如果说'乡土文学'意味着批判眼光与乡愁的交织,'侨寓文学'则似乎指明一种寄寓都市,难回故土的割离。这种难返与其说是身体上的,毋宁说是精神上的,准确地说或可称之为'脱嵌'——从那个'老中国'的伦理、社会、生活秩序中脱离出来.
- 程凯
- 关键词:文学经验乡土文学社会史革命者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