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高强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生命困境下的功夫抉择——关于罗洪先主静功夫演进的考察被引量:1
- 2015年
- 宋明理学的功夫论与其说是一种在逻辑上与哲学本体论相呼应的理论主张,还不如说是一种在实践必然性上与哲学家的生命呈现相一致的人生表达。通过还原罗洪先生命的具体困境,其功夫抉择或者说功夫论转向即可达到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真实理解。罗洪先的功夫论呈现出两个阶段四种形态:初期表现为与"见在良知说"相应的功夫论形态——"自信真信",而后转向以"主静"为底色的另外三种功夫论形态——"信持与向内","无欲主静"和"收摄保聚"。
- 罗高强
- 关键词:明代哲学
- 关于王学批评的考察及反思
- 2016年
- 针对王学的批评甚多,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在学术影响上,阳明及王学表现为欺己诳人与祸国殃民;二是在学术形象上,王学是阳儒阴释;三是在学术方法上,王学存在着误解经典的过失;四是在学术宗旨上,王学立言有误。这些批评自然来自于对王学的反思,同样我们也需要反思这些反思。而其结果则让我们发现针对王学的大量批评容易将理论的批判与实践的批判相互混淆。
- 罗高强
- 在“欲望”中唤醒“良知”——罗洪先哲学思想研究
- 不少学者习惯让罗洪先与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如何关联的问题主导着他们关于罗洪先的研究,其实,这并不比独立了解罗洪先的哲学思想来得迫切而必要。因此,这就使得我们首先需要追问罗洪先的哲学思想如何才能与自身照面,换句话说,罗洪先的哲...
- 罗高强
- 关键词:欲望静坐良知
- 再论王艮“保身”说的得与失
- 2016年
- 王艮因现实政治的刺激、非法贩盐的恐惧和孝亲的伦理精神,提出"明哲保身"说。此说的积极意义在于纠正当时士人因一些不正当的观念和理由而做出枉顾性命的偏激行为,提醒士人以保重身体性命为首要任务。王艮的论证策略是提升个人身体的重要性,将身与道合一化,再以"一体之仁"开拓出保身爱人的伦理行为。可是,论证中出现了一些在逻辑上较为勉强的失误,这些失误让我们看到王艮"执本而用末"的"保身"原则在肯定意义上维护了道德的完满性,但在否定意义上又丧失了道德的实用性。简言之,王艮的"保身"说在历史背景下有其救正道德时弊的审美感,却容易成为不道德的庇护所。
- 罗高强
- 再论如何理解“恻隐之心”的问题——兼论耿宁的解释困境被引量:2
- 2016年
- 孟子的"恻隐之心"被习惯性地理解为"同情"(同感),即观察者与对象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可是,耿宁认为"恻隐之心"不是以某种方式分有他人的情感——"同情",而是为他人的处境去感受的情感——"为他感",然而这样却使得"恻隐之心"本身不足以成为德性,需要填补"同情的理解"才能称之为德性。显然,这与"恻隐之心,仁也"的论述宗旨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避免这种解释困境,"恻隐之心"需要被理解成"为他人的整体去感受的情感"——"为他整体感"。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同情"与"为他感"之间的价值冲突,使得"恻隐之心"成为一种自足的德性,在伦理上也必然是善的。
- 罗高强
- 关键词:恻隐之心
- 张载哲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 2010年
- 鉴于张载之学素难辨析,学界存疑争论之处甚多,欲将张载哲学中的"形"、"象"、"神"、"化"概念各自作为独立的意义系统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张载哲学中,"形"、"象"是认知层面的,是本体在感性知觉层面的表现,所以拘执于"形"、"象"层,"超凡"无望,只能"徇象丧心";"神"、"化"乃体察层面的,是认知的极致状态,亦是本体(性体)的作用展现,由此入圣,方入门庭。
- 罗高强
- “信得及否?”与“承当得否?”——论王畿与罗洪先在“良知”理解上的差别被引量:1
- 2016年
- 检视王畿与罗洪先来往的书信,我们发现王、罗两人常以这样两句话相互质询对方对待良知的心态——王问罗:"信得及否?"罗问王:"承当与否?"事实上,这两句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王畿坚信"良知"表达的必然性,而罗洪先却更关注"良知"在表达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外显率与表现度"的问题。因此,王畿便认为只要"信得及""良知",则"见在良知与圣人同",似如圣、凡拥有相同的"良知基因",这不仅让常人在道德本质上与圣人具有同一性,而且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也表现出一致性,从而压缩了"成圣"在现实环境中的过程性。可是罗洪先却认为若"不能承当""见在良知",则说明圣、凡在良知的外显率与表现度上实有差别,且成圣之路困难重重,需要实有诸己的功夫作为铺垫,故而提倡"主静收敛"。
- 罗高强
- “良知现成”与“世间那有现成良知?”——论泰州学派与罗洪先的哲学差别被引量:1
- 2015年
- 泰州学派的"良知现成说"是从王畿的"良知见在说"进化而来,其所揭示的哲学意义有两点。第一,"现成良知说"强调"率性自然",以顺遂的生活态度化解了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的有执性;第二,在此基础上,承认日常生活的合法性,进而以"无善无恶"的姿态全面地接受现实世界。但是罗洪先并不认同,他认为良知现成只解决了良知的在世性,却未能指出良知如何本己本真地在世,故此提出"世间那有现成良知"。良知只有从在世性的基础上本己本真性地呈现,才能够真实受用,因此,罗洪先提出在"无欲主静"中"收敛保聚"那份对良知的敬畏,进而在实际生活中"万死千难"地承领着"良知的呼唤"。
- 罗高强
- 关键词:泰州学派
- 中国古代致知思想的特色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古代的致知思想就是其认识论的思想和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的总体取向和特色是"天人合一",这也叫"一个世界",从体用的视角来说就叫体用一源、体用如一、体用不二、体在用中、即体即用等等。中国古代哲学的这一特点体现、表现在致知思想上,就形成了其思维的整体性、主体性、直觉性、意向性等特点。当然中国古代致知思想的这些特色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思维的真正的整体性等特性理应与"主客二分"的分析性的思维结合起来方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 康中乾罗高强
- 关键词:思维方式
- 从“刹那”下的“古不至今”到“绵延”下的“性住于一世”——再论僧肇《物不迁论》的思想被引量:1
- 2013年
- 僧肇抓住小乘教立论依据的逻辑破绽,提出刹那(时间点)及刹那之事物"不往(来)不去"、"不灭不来"而名"不迁"的理论,同时,也将小乘教逼向他们的理论前提——悬搁构造性时间的绵延性。关于绵延与刹那的关系,僧肇认为是"动静未尝始",而"相依相待",提出"即动而求静"——在绵延中安放刹那,在业果之间的"动态的力的关联"之中安顿"静态的"业果。概言之,僧肇先依小乘教理路"以贼攻贼"而立"物不迁"论,后以"即动而求静"的方法"就路返家"而入大乘中观空义。
- 罗高强
- 关键词:物不迁刹那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