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翠莲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干细胞
  • 6篇卵巢
  • 6篇卵巢癌
  • 4篇靶向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裸鼠
  • 3篇癌干细胞
  • 3篇靶向治疗
  • 3篇白细胞介素2...
  • 3篇SP细胞
  • 3篇IL-21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癌
  • 2篇脐血间充质干...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干细胞
  • 2篇卵巢癌干细胞
  • 2篇卵巢上皮

机构

  • 11篇东南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11篇蒋翠莲
  • 9篇窦骏
  • 8篇赵枫姝
  • 5篇王净
  • 5篇褚莉莉
  • 5篇胡卫华
  • 4篇李晓丽
  • 4篇何向锋
  • 3篇唐权
  • 3篇邹丹丹
  • 2篇李雅婷
  • 2篇文萍
  • 2篇潘猛
  • 2篇顾宁
  • 1篇许卫国
  • 1篇张洪义
  • 1篇刘春生
  • 1篇李金龙
  • 1篇羊海涛
  • 1篇余方流

传媒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染IL-21的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抗裸鼠卵巢癌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IL-21转染的脐血造血干细胞(CD34^+ UBSC—IL-21)对荷卵巢癌裸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从脐血分离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用于重组体pIRES2-IL-21-EGFP转染。以肿瘤大小、荷瘤鼠生存期判断CD34^+UBSC·IL-21对荷瘤裸鼠的治疗效应。以RT—PCR、免疫荧光、ELISA、Westernblot、脾细胞增殖试验及免疫组化法分别鉴定CD34^+UBSC和肿瘤组织中IL-21的表达及活性。裸鼠脾细胞中NK细胞含量及脾细胞的杀伤效应、血清中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用FCM与ELISA检测。结果pIRES2-IL-21-EGFP成功转染CD34^+UBSC。CD34^+UBSC—IL-21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治疗鼠肿瘤局部能表达IL-21、血清IFN-γ1和TNF-α水平升高,NK细胞含量及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转染IL-21的CD34^+UBSC有良好的抗裸鼠卵巢癌作用,该结果为临床使用UBSC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卵巢癌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卫华王净窦骏何向锋赵枫姝褚莉莉蒋翠莲邹丹丹李晓丽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卵巢癌
肿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与靶向调控
窦骏顾宁赵枫姝潘猛张洪义唐权王净蒋翠莲
肿瘤已成为各类疾病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难以被杀灭而复发,致使根治肿瘤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内在动因和规律的研究更受关注,由此产生了肿瘤干细胞或癌干细胞(CSC)学说。该学说在肿瘤研究领域引起极大关注,同时也...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肿瘤治疗
从鼠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分离和鉴定癌干细胞样细胞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从鼠黑色素瘤BL6F10细胞系中分离与鉴定癌干细胞(CSC)样细胞,为今后对CSC的鉴定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免疫磁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从BL6F10细胞系中分离有特征性CD表型的瘤细胞,体外观察不同CD表型瘤细胞在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克隆的能力;将这些瘤细胞皮下注射到C57BL/6小鼠,比较其致瘤性。结果:从BL6F10细胞系中分离出不同CD表型的特征性瘤细胞;在软琼脂培养基上,CD133+、CD44+和CD44+CD133+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高于CD133-、CD44-和CD44+CD133-细胞;CD133+、CD44+、CD44+CD133+和CD44+CD133+CD24+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分别强于CD133-、CD44-、CD44+CD133-和CD44+CD133+CD24-细胞。结论:CD44+CD133+CD24+表型的BL6F10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与CSC样细胞相似,具有CSC特征,这些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鉴定BL6F10细胞系中的CSC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资料。
潘猛文萍窦骏李雅婷唐权褚莉莉赵枫姝蒋翠莲顾宁
关键词:癌干细胞
基于SP细胞分选法初步研究卵巢癌干细胞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肿瘤,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列居第三,但其致死率却为各类妇科肿瘤之首。当前,卵巢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物理治疗等,这些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肿瘤看作是一个均质性整体,以减少肿...
蒋翠莲
关键词:卵巢癌癌干细胞靶向治疗分子标志
文献传递
小鼠骨髓瘤中肿瘤干细胞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探讨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中肿瘤干细胞存在与否。以克隆形成试验检测SP2/0细胞中具有形成克隆能力细胞的大体比例;采用BrdU标记滞留试验检测SP2/0细胞中含有DNA永生化链的细胞,即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检测SP2/0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SP细胞存在情况及其比例。结果显示,SP2/0细胞中有一部分细胞具有形成克隆的能力;SP2/0细胞中含有DNA永生化链的细胞;SP2/0细胞中存在SP细胞,其比例约为0.7%。而且SP2/0细胞中存在肿瘤干细胞。
李雅婷窦骏文萍赵枫姝蒋翠莲顾宁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克隆形成SP细胞
β-连环蛋白: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被引量:8
2009年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早期不易发现。常规手术及放化疗均难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β-连环蛋白(β-catenin)作为E-cadherin(E-钙调蛋白)/β-连环蛋白系统和Wn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主要阐述了β-连环蛋白在各类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针对β-连环蛋白分子的一些靶向治疗手段。
蒋翠莲胡卫华窦骏
关键词:卵巢癌Β-连环蛋白靶向治疗
IL-21修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卵巢癌裸鼠治疗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探讨IL-21修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SC)对荷卵巢癌裸鼠的治疗作用。从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培养UMSC,经流式细胞术(FCM)鉴定后用于重组体pIRES2-IL-21-EGFP转染。RT-PCR检测UMSC中IL-21的表达。荷瘤裸鼠治疗实验分为PBS、UMSC、UMSC空质粒和UMSC-IL-21四组。以肿瘤大小、荷瘤鼠生存期判断IL-21修饰的UMSC对荷瘤鼠的治疗效应。以ELISpot法检测脾细胞IFN-γ分泌、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21、NKG2D的表达,并同时检测了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脐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三代培养后已初步符合UMSC表型,pIRES2-IL-21-EGFP转染的UMSC能表达IL-21和EGFP。UMSC-IL-21治疗组,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UMSC-IL-21组肿瘤局部能表达IL-21与NKG2D、脾细胞分泌IFN-γ能力升高,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表明UMSC-IL-21有良好地抗裸鼠卵巢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表达IL-21诱导IFN-γ分泌增加,激活NK细胞活性有关。
胡卫华王净窦骏何向锋赵枫姝褚莉莉蒋翠莲邹丹丹李晓丽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白细胞介素21卵巢上皮癌
基于SP细胞分选法初步鉴定卵巢癌干细胞表面标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基于侧群(SP)细胞分选方法,初步鉴定卵巢癌干细胞(CSC)表面标志,为临床靶向治疗卵巢癌提供靶分子。方法:检测、分离卵巢癌细胞株A2780中的SP细胞,并对SP与Non-SP细胞作细胞生物学鉴定,包括克隆形成能力、致瘤能力、耐药性、定量ATP结合框蛋白家族G2蛋白(ABCG2)检测等;进一步用免疫磁选方法筛出ABCG2+及ABCG2-细胞,同样作上述细胞生物学鉴定,探讨ABCG2分子能否作为卵巢CSC的表面标志。结果:卵巢癌A2780细胞株中的SP细胞在体外强克隆形成能力、裸鼠体内的高致瘤性、对化疗药物长春新碱较强耐受性及高表达ABCG2分子等生物学特性基本符合CSC的特征。ABCG2+细胞的克隆增殖能力略强于ABCG2-细胞;ABCG2+细胞的耐药性与SP细胞的耐药性一致。结论:A2780细胞株中的SP细胞基本符合CSC的生物学特征,其高表达的ABCG2分子参与维持SP细胞表型,特别是多药耐药性。ABCG2分子可作为靶向治疗CSC的靶分子,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
张弦蒋翠莲王宝偲刘蔷左鹏飞赵枫姝窦骏
关键词:侧群细胞卵巢癌癌干细胞靶向治疗
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0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CD34+UHSC)的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体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从脐血中分离CD34+UH-SC,加入细胞因子SCF、IL-3和IL-6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形态及其生长特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其CD34分子的表达,研究其增殖、生长和分化特性。以RT-PCR法检测干细胞高表达基因ABCG2的转录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CD34+UHSC悬浮生长,约1周后易形成克隆球,增殖旺盛,呈现指数生长期;细胞增殖周期随体外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趋缓;CD34+UHSC表面标志亦随体外培养时间延长而表达下降,同时ABCG2基因的表达亦逐步下调。结论:体外获得纯化的CD34+UHSC,生长稳定、增殖能力强,但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CD34+分子标志逐步丢失,提示在增殖旺盛的指数生长期7~21d内最适用于各项相关实验研究。
胡卫华王净何向锋褚莉莉赵枫姝蒋翠莲李晓丽
关键词: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流式细胞术
IL-21修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卵巢癌裸鼠治疗作用
2010年
探讨IL-21修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SC)对荷卵巢癌裸鼠的治疗作用。从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培养UMSC,经流式细胞术(FCM)鉴定后用于重组体pIRES2-IL-21-EGFP转染。RT-PCR检测UMSC中IL-21的表达。荷瘤裸鼠治疗实验分为PBS、UMSC、UMSC空质粒和UMSC-IL-21四组。以肿瘤大小、荷瘤鼠生存期判断IL-21修饰的UMSC对荷瘤鼠的治疗效应。以ELISpot法检测脾细胞IFN-γ分泌、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21、NKG2D的表达,并同时检测了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脐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三代培养后已初步符合UMSC表型,pIRES2-IL-21-EGFP转染的UMSC能表达IL-21和EGFP。UMSC-IL-21治疗组,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UMSC-IL-21组肿瘤局部能表达IL-21与NKC2D、脾细胞分泌IFN-γ能力升高,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表明UMSC-IL-21有良好地抗裸鼠卵巢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表达IL-21诱导IFN-γ分泌增加,激活NK细胞活性有关。
胡卫华王净窦骏何向锋赵枫姝褚莉莉蒋翠莲邹丹丹李晓丽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白细胞介素21卵巢上皮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