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佳双

作品数:21 被引量:23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4篇环流
  • 4篇初夏
  • 3篇IPCC
  • 2篇气象
  • 2篇热带
  • 2篇环流影响
  • 2篇暴雨
  • 2篇大气环流
  • 1篇低层
  • 1篇对流性
  • 1篇对流性降水
  • 1篇演进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 1篇灾害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系统
  • 1篇中国代表团
  • 1篇湿地

机构

  • 8篇中国气象科学...
  • 8篇中国气象局
  • 7篇中国气象局国...
  • 4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0篇袁佳双
  • 6篇巢清尘
  • 4篇郑庆林
  • 3篇黄磊
  • 3篇车培珍
  • 2篇黎清才
  • 2篇张永香
  • 2篇刘恭淑
  • 2篇顾润源
  • 2篇寿绍文
  • 1篇李修仓
  • 1篇闫宇平
  • 1篇高云
  • 1篇赵瑞
  • 1篇宋青丽
  • 1篇刘昌义
  • 1篇林而达
  • 1篇王朋岭
  • 1篇胡婷
  • 1篇孙除荣

传媒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山东气象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气象软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海冰北界对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年频数变化影响的研究
1991年
人类生存的地球是由不同质态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南极冰雪盖是地球水圈一个特殊形态组成部分。它由南极大陆上终年不化的冰雪及其周围的海冰所构成。一般认为,南极大陆冰雪反照率变化不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较小;而海冰的反照率则变化较大,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亦较显著。南极四周海冰北界随着经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年份亦有重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南极海冰北界的变异规律无疑对了解南极冰雪对全球大气环流及天气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李曾中袁佳双
关键词:海冰热带风暴频数
北太平洋持续SSTA影响东亚初夏大气环流的数值试验被引量:7
2004年
应用一个在NCARCCM3(T42L18)气候模式基础上发展的CCM3(R15L9)长期预报模式,模拟研究了北太平洋海区持续暖海温对东亚初夏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海区海温持续偏暖引起亚洲—太平洋地区(20~40°N)对流层出现明显的增温带,有利于初夏东亚南支西风急流的减弱、北跳,东风急流加强北移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还有利于亚洲夏季风发展和东亚大陆近地面平均温度回升。上述环流特征,加速了东亚初夏季节转换过程。
袁佳双郑庆林宋青丽
热带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对东亚初夏大气环流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利用NCEP/NCAR月平均海表温度及北半球大气环流分析资料,系统研究了热带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状况下东亚初夏(5、6月份)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研究发现,暖海温年,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冷海温年明显偏弱;暖海温年,欧亚大陆南支西风急流明显减弱北移,东亚大陆对流层低层温度偏高或接近常年,青藏高原近地面温度偏高,而冷海温年,东亚大陆对流层低层温度偏低,5月份青藏高原近地面温度偏低。研究表明。
袁佳双郑庆林
关键词:海表温度异常西太平洋副高
济南春季西南大风客观预报方法
1996年
本文通过对济南近十年大风资料的分析和统计,总结了春季西南大风的气候概况和天气特征,并将影响系统分为低压型、高压后部型和南高北低型,依照天气学观点找出预报因子,采用0-1型分析中的条件频率差方法建立预报方程。
车培珍袁佳双
关键词:大风风预报
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子浅析被引量:1
2007年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既是气象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也是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增强金社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能力的需要。文章对影响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主导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提高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的初步解决方案和实施措施。
陈贤孙健袁佳双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率气象服务气象灾害
加强省级气象部门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全国气象部门31个省(区、市)气象局从事气候变化机构和人员、开展的工作领域及业务服务情况进行的调研,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省级气象部门应加强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建议。
巢清尘袁佳双赵瑞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象部门
山东暴雨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利用1981-1991年41个区域性暴雨过程 ̄*的711型雷达实测资料,分析了暴雨雷达回波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揭示了回波的演变与暴雨落区的关系。对提高暴雨短时预报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袁佳双黎清才顾润源车培珍刘恭淑
关键词:雷达回波特征辐合区中尺度系统对流性降水
1998年华南大暴雨冷空气活动的位涡场分析被引量:42
2001年
用位涡分析方法讨论了 1 998年 6月 1 8~ 2 6日华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冷空气活动特征。结果表明 ,在持续的东亚阻塞形势下 ,中高纬冷空气分三次南下 ,侵入江南至华南地区 ,造成三次大暴雨过程 ;南下冷空气在江南一带被来自低纬的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暖湿气流所切断 ,形成一高位涡冷空气中心。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东亚温度场呈现南北暖。
袁佳双寿绍文
关键词:位涡分析冷空气暖湿气流
“后巴黎”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向被引量:6
2020年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全球气候治理也进入新的时代.近几年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领域,也由过去的被动防御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巴中国在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气候变化适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和保障、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和科普宣传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巴《巴黎协定》达成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模式也发生了机制上的转变.全球气候治理由《京都议定书》设立的自上而下减排模式开始转变为广泛参与的自下而上全球合作减排模式巴随着《巴黎协定》后续实施细则的逐渐落实,“后巴黎”时代作为与之前全球气候治理不同的新时代逐渐开启叫对中国而言,如何参与这一时期的全球气候治理既是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黄磊张永香巢清尘袁佳双胡婷
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京都议定书》
鲁西北暴雨天气统计特征被引量:1
1995年
据定义从1981年~1991年11年中每年6~8月的资料中找出49个暴雨灾害性天气个例,本文着重从天气系统方面对这49个暴雨个例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出了产生鲁西北暴雨的四类天气系统,即低槽冷锋暴雨类、气旋暴雨类、台风暴雨类和切变暴雨类。统计分析了四种暴雨类型与天气系统的关系及特征,从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刘恭淑车培珍顾润源黎清才袁佳双
关键词:暴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