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芍总苷在急性CCI4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广泛的药理研究发现,白芍总苷不仅有抗炎的作用,对急性化学性、免疫性肝损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其抗自由基、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免疫调节、抑制...
- 谢敏
- 关键词:白芍总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肝损伤药代动力学血清指纹图谱
- 文献传递
- 白芍总苷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在大鼠体内胃、肠道吸收的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为指标,测定白芍总苷分别在1 mg/ml、2 mg/ml、4 mg/ml 3个浓度下在体胃吸收情况,白芍总苷3个浓度(其中芍药苷浓度分别为40μg/ml、80μg/ml、120μg/ml,芍药内酯苷浓度14.275μg/ml、28.55μg/ml、42.817μg/ml)的肠循环液在小肠整个肠段的吸收情况,白芍总苷溶液(芍药苷浓度80μg/ml,芍药内酯苷浓度28.55μg/ml)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等各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3个浓度白芍总苷在胃内吸收量与药物浓度成正比。白芍总苷3个浓度在小肠内吸收量与药物浓度呈正比,3个浓度吸收速率常数值基本一致。白芍总苷在十二指肠、空肠的吸收量较回肠、结肠大,在十二指肠、空肠吸收速率常数值较回肠、结肠大,在十二指肠、空肠吸收半衰期较回肠、结肠短,经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显示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白芍总苷在胃内吸收可能为被动扩散机制,十二指肠可能为白芍总苷在肠段内吸收主要部位。
- 韩丽张玲非贾春英谢敏王鑫国牛丽颖
- 关键词:白芍总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在体胃肠吸收吸收动力学
- 白芍总苷在CCl_4肝损伤大鼠和正常大鼠血浆中蛋白结合率的比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为指标成分,建立白芍总苷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比较其在CCl4肝损伤大鼠及正常大鼠血浆中蛋白结合率的异同。方法 :采用大鼠血浆平衡透析法,HPLC法测定透析袋两侧溶液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质量浓度,分别计算其在CCl4肝损伤大鼠血浆中和正常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结果 :白芍总苷血浆浓度为50,100和200μg/ml时,芍药苷与肝损伤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5.5±0.4)%、(16.5±1.4)%、(27.9±1.6)%,与正常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2.7±1.6)%、(13.5±0.8)%、(15.6±0.6)%;芍药内酯苷与肝损伤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2.4±1.5)%、(13.2±1.6)%、(20.2±2.1)%,与正常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1±0.9)%、(9.7±2.3)%、(14.7±1.4)%。结论 :白芍总苷中主要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与CCl4肝损伤大鼠及正常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均属低度结合,且与血药浓度有一定的依赖性,CCl4肝损伤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较正常大鼠提高,提示白芍总苷临床应用时可能受患者肝功能状态的影响。
- 谢敏刘敏彦王玉峰李向军王鑫国牛丽颖
- 关键词:白芍总苷芍药内酯苷平衡透析法蛋白结合率
- 白芍总苷在急性CCl_4肝损伤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比较白芍总苷在急性CCl4肝损伤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的异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CCl4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HPLC测定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给予白芍总苷后,不同时间点的Pae和Alb的血药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模型组大鼠体内,白芍总苷中芍药苷(Pae)和芍药内酯苷(Alb)在高、中、低剂量(0.047、0.141、0.282 g.mL-1)时的t1/2分别为5.02、4.52、4.91 h;5.22、5.04、5.05 h。ρmax分别为22.54、14.52、5.49μg.mL-1;9.02、5.04、2.34μg.mL-1。AUC0-t分别为(146.55±7.52)、(84.14±7.84)、(31.62±2.97)μg.h.mL-1;(56.56±8.70)、(32.18±3.49)、(13.48±1.66)μg.h.mL-1。tmax均为2 h。在正常大鼠体内,Pae和Alb在高、中、低剂量(0.047、0.141、0.282 g.mL-1)时的t1/2分别为3.95、3.69、3.95 h;3.74、3.98、3.79 h。ρmax分别为19.16、11.60、4.46μg.mL-1;7.16、4.00、1.93μg.mL-1。AUC0-t分别为(116.26.6±19.99)、(67.74±12.79)、(25.01±2.62)μg.h.mL-1;(45.03±5.84)、(27.26±3.57)、(10.59±1.86)μg.h.mL-1。tmax为2.5 h。结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ρmax、AUC0-t显著增大,t1/2延长,tmax明显缩短。模型组和正常组的tmax和t1/2不受白芍总苷剂量影响,但剂量与ρmax和AUC0-t具一定的相关性。
- 刘恩荔谢敏王玉峰李向军牛丽颖
- 关键词:白芍总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