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莉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等效性
  • 6篇生物等效
  • 6篇生物等效性
  • 3篇药代
  • 3篇药代动力学
  • 3篇生物等效性研...
  • 3篇健康受试者
  • 2篇等效性试验
  • 2篇药物
  • 2篇人体生物
  • 2篇人体生物等效...
  • 2篇人体生物等效...
  • 2篇吡嗪酰胺
  • 2篇吡嗪酰胺片
  • 2篇万古霉素
  • 2篇模型建立
  • 2篇个体化
  • 2篇个体化治疗
  • 2篇安全性
  • 1篇单剂量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军事科学院
  • 2篇信息技术有限...
  • 1篇北京嘉林药业...
  • 1篇莫纳什大学

作者

  • 13篇谭莉
  • 13篇林阳
  • 11篇刘文芳
  • 8篇杜海燕
  • 7篇杨克旭
  • 7篇鲁春艳
  • 5篇所伟
  • 5篇荆珊
  • 5篇李静
  • 4篇仇琪
  • 4篇赵桂平
  • 3篇周子杰
  • 2篇郑英明
  • 2篇赵颖
  • 2篇张颖超
  • 1篇魏永祥
  • 1篇石秀锦
  • 1篇董然
  • 1篇吴伟
  • 1篇刘有平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国医药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的医疗费用高达40亿,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人数约占总住院人数的5%;美国每年有超过200万的住院患者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超过10万人死于不良反应[1].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和药师都希望通过个体化用药,实现在适当的时间以最适宜的方式给适合的患者以最恰当的药物.临床个体化用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在产生最大治疗效益的同时,减少或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何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有效而安全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和药师的一个难题.
林阳杜海燕谭莉郑英明魏永祥
关键词:个性化治疗药物基因组学药物不良反应
阿托伐他汀钙及其主要代谢物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中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中国健康男性中单剂量空腹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为临床使用和一致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空腹给药、半重复、三周期、交叉、参比药物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RSABE)设计,共纳入36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重复服用参比药物、三周期、交叉试验,每周期单剂量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给药前和给药后按时采集静脉血,以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邻羟基阿托伐他汀、对羟基阿托伐他汀的浓度,用Win Nonlin 6. 3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阿托伐他汀AUC_(0-t)、AUC_(0-∞)均CV_(WR)<30%,用ABE的判断标准,受试药物与参比药物药代动力学(PK)参数几何均数平均值(GMR)估计值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4. 8%~104. 4%和94. 9%~104. 5%,均不超出80. 0%~125. 0%; C_(max)的CV_(WR)> 30%,用RSABE的判断标准,critbound=-0. 049 <0,pointest=0. 94不超出0. 80~1. 25,可以判断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的阿托伐他汀具有生物等效性。邻羟基阿托伐他汀和对羟基阿托伐他汀的AUC_(0-t)、AUC_(0-∞)和C_(max)的GMR点估计值均在80. 0%~125. 0%,可进一步支持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具有生物等效性的判断。结论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进口阿托伐他汀钙片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
刘文芳林阳杨克旭李静鲁春艳谭莉所伟赵桂平张颖超杜海燕仇琪周子杰邬洪波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餐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国产与原研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餐后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试验设计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三序列、三周期部分重复的交叉设计,试验药物为国产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伊索佳(受试制剂)和原研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维固力(参比制剂)。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服药3个周期,但服用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顺序不同,分别为TRR、RTR、RRT组。受试者分别在试验第1、4、7天进餐后30 min时口服试验药物。每次服药前1天晚餐后1~2 h(基线1)、服药前60 min内(基线2)、服药后15、30、45、60、90、120、150 min和3、4、5、6、8、10、14、16 h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各4 ml,离心后取血浆冻存。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样品中氨基葡萄糖浓度,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包括从0时至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AUC(AUC_(0-t))和从0时至无限时间(∞)的AUC(AUC_(0-∞))]和药峰浓度(Cmax)等主要药动学参数。由于氨基葡萄糖为人体内源性物质,采用减去服药前基线值(基线1和基线2的平均值)的方法对测得的氨基葡萄糖血药浓度进行校正。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_(0-t)、AUC_(0-∞)和Cmax的几何均数比值(GMR)及其90%置信区间(CI)落在0.800~1.250范围内为等效。结果纳入试验的健康受试者共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1±7)岁,范围18~45岁。TRR、RTR、RRT组各10例。TRR组1例于第1周期服药后脱落,余29例完成试验。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未经基线校正的AUC_(0-t)、AUC_(0-∞)、Cmax的GMR(90%CI)分别为0.985(0.941~1.031)、1.014(0.961~1.070)和0.937(0.827~1.062),经基线校正的AUC_(0-t)、AUC_(0-∞)、Cmax的GMR(90%CI)分别为0.977(0.923~1.035)、0.976(0.922~1.032)和0.932(0.817~1.063),均落在等效范围内(0.800~1.250)。试验期间3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国产与原研硫酸
荆珊王欣杨克旭刘文芳李静谭莉所伟鲁春艳林阳
关键词:骨关节炎硫酸氨基葡萄糖
万古霉素健康人体生理药动学模型建立及其组织分布特征预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应用"自下而上"方法建立万古霉素在美国青年人的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以美国青年人尿液排泄和中国青年人静滴给药后的药动学(PK)进行验证,进而预测其在人体各器官组织特别是毒性靶器官肾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万古霉素"、"log P"、"p Ka"、"pharmacokinetics"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Science Direct和Pub Med等数据库关于万古霉素理化常数及人体PK相关文献,采用Gastro PlusTM建立、优化并验证了万古霉素静滴给药的人体PBPK模型,通过药代参数倍数误差评价模型有效性。采用脏器构成模型结合药物特异性参数,应用透膜限速模型预测万古毒素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特征。结果建立的美国青年人万古霉素PBPK模型中预测的药物浓度-时间(药-时)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度良好(r2=0.914)。应用该模型成功预测美国青年人尿排泄曲线及中国青年人静滴万古霉素后药-时曲线,与实测吻合度良好(r2=0.936)。所建立的PBPK模型预测万古霉素在中国青年人各器官的处置特征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在肝和心等组织中浓度低于血浆浓度,但在肾和肾小管中浓度高于血浆浓度,其中在肾中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肾小管中药物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40~50倍。结论首次建立了基于PBPK的万古霉素人体PK模型,并预测了万古霉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为深入研究万古霉素的肾毒性机制及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杜海燕陈涛张文鹏谭莉李正刘文芳林阳庄笑梅
关键词:万古霉素肾损伤
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随着华法林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个体间剂量差异问题日益突出,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不少研究显示基因多态性影响华法林的给药剂量,剂量预测模型有利于实现个体化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华法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影响华法林剂量的相关基因多态性,指出了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研究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剂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赵颖杜海燕仇琪谭莉刘文芳淳泽利董然林阳
关键词:华法林个体化治疗基因多态性
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健康人体复合生理药动学模型建立及组织分布特征预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并验证胺碘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DEA)的复合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进而预测胺碘酮和DEA在健康人体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和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胺碘酮和DEA的理化常数和药动学性质的相关文献,运用GastroPlus;Version 9.8软件建立、优化并验证胺碘酮静脉滴注或口服给药的健康人体PBPK模型,通过药动学参数预测值和实测值倍数误差评价模型有效性。采用PBPK模型结合药物特异性参数,应用血流灌注限速模式预测胺碘酮及DEA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结果利用已发表的日本人群静脉滴注给药5 mg/kg剂量组数据进行PBPK建模,然后利用2.5 mg/kg剂量组的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模型预测的药动学参数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基本均在0.5~2.0,说明模型可靠。用中国人群单次口服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模型预测的药动学参数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均在0.5~2.0,验证模型适合于中国人群。胺碘酮、DEA在肝、肺、心、肾、脂肪等组织中浓度均远高于血浆浓度,其中在脂肪中浓度升高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消除半衰期很长。结论通过建立并验证胺碘酮及DEA复合PBPK模型预测发现,胺碘酮、DEA在肝、肺、心、肾、脂肪中的浓度均远高于血浆浓度,且在脂肪组织中浓度升高滞后于其他组织,为进一步评估胺碘酮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药动学依据。
杜海燕刘文芳谭莉仇琪周子杰王钰玺林阳
关键词:胺碘酮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标志物研究进展及研究策略展望
杜海燕谭莉郑英明林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标志物
国产与原研吡嗪酰胺片空腹状态下服用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国产与原研吡嗪酰胺片空腹状态下服用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2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受试制剂为太仓制药厂生产的吡嗪酰胺片,参比制剂为美国安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吡嗪酰胺片(Pyrazinamide©)。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服药2个周期,但服用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顺序不同,分别为R⁃T和T⁃R组。受试者分别在试验第1、8天空腹服用1片(500 mg)受试或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每次服药前1 h内以及服药后15、30、45、60、75、90、105、120、150、180、210 min和4、5、6、8、12、24、36、48 h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血浆冻存。应用串联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样品中吡嗪酰胺的浓度,计算血药峰浓度(C_(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包括从0时至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AUC(AUC_(0⁃t))和从0时至无限时间的AUC(AUC_(0⁃∞))]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CI)介于0.80~1.25为等效。观察并记录受试者试验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纳入试验的健康受试者共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18~50岁。R⁃T组和T⁃R组各12例,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试验。空腹口服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值的90%CI分别为0.93~1.09、0.98~1.03和0.98~1.03。试验期间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6/24),发生在服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者各3例,严重程度均为1级。结论国产与原研吡嗪酰胺片空腹状态下服用具有生物等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所伟荆珊刘文芳鲁春艳杨克旭刘敬怡谭莉李静赵桂平林阳
关键词:吡嗪酰胺等效性试验
吡嗪酰胺片高脂餐后服用在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高脂餐后口服吡嗪酰胺片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双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组和参比制剂-受试制剂组,受试制剂为太仓制药厂生产的吡嗪酰胺片;参比制剂为美国ULTRAtab Laboratories,Inc.生产的Pyrazinamide^(®),分别在第1天和第8天高脂餐后接受1次受试制剂和1次参比制剂500 mg,比较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周期之间的洗脱期为7 d。按方案规定的时间点采集生物样本进行血药浓度的分析,对吡嗪酰胺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峰浓度(C_(max))、从0时至t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和0时至无穷大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inf))进行等效性评价。结果24名受试者纳入研究,包括男16名(66.7%)、女8名(33.3%),年龄(35±9)岁。24名均完成2次给药及随访。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2种吡嗪酰胺片高脂餐后试验,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AUC_(0~t)和AUC_(inf)的几何均数比值分别为97.00%、98.80%、98.70%,90%置信区间分别为92.91%~101.27%、96.52%~101.13%和96.35%~101.11%,均落在常规生物等效80.00%~125.00%范围内。研究期间2组受试者均未发生导致退出研究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结论2种吡嗪酰胺片制剂在高脂餐后的健康受试者中具有生物等效性,安全性良好。
荆珊刘文芳李静赵桂平谭莉杨克旭所伟鲁春艳林阳
关键词:生物等效性吡嗪酰胺高脂餐健康受试者安全性
万古霉素联合多黏菌素B用药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和多黏菌素B联合用药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活力的影响。方法搭建并验证多黏菌素B的人体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基于模型预测万古霉素、多黏菌素B在人体肾脏、肾小管中的组织分布特征。四唑氮氢氧化物法(XTT)检测万古霉素低剂量组(0.5 mg/mL)、万古霉素高剂量组(2.0mg/mL)、多黏菌素组(50 mg/mL)、万古霉素低剂量+多黏菌素组、万古霉素高剂量+多黏菌素组分别对HK2细胞活力及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生成的影响。结果建立并验证多黏菌素B PBPK模型,建立及验证的模型所预测的PK参数值与实测PK参数比值均在0.81.2之间。预测多黏菌素B静脉滴注给药后肾脏和肾小管浓度均高于血浆浓度,肾小管药物浓度约为血浆的10倍。肾脏、肾小管药物达峰时间明显滞后,其中肾小管浓度达峰时间为5.3 h,浓度高于50μg/mL的持续时间为8.5 h。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8和24 h后万古霉素低剂量组、万古霉素高剂量组、多黏菌素B组、万古霉素低剂量+多黏菌素B组、万古霉素高剂量+多黏菌素B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73%、4.77%、10.34%、10.54%和11.76%及1.95%、7.46%、11.27%、11.55%和16.49%。其中,只有万古霉素高剂量+多黏菌素B组的HK2细胞8 h后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线粒体超氧化物。结论万古霉素与多黏菌素B的联合使用可增加肾小管毒性,特别是高剂量万古霉素合用多黏菌素B促使细胞产生线粒体超氧化物。
杜海燕卢静王基平谭莉刘文芳石秀锦林佰弟赵莉敏庄笑梅韩美灵林阳
关键词:万古霉素多黏菌素B肾毒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