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良
- 作品数:29 被引量:40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苏丹M盆地P油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层综合预测被引量:24
- 2005年
- 在储集层预测中如何有效运用地球物理技术,是储集层预测中所面临的难题。在对苏丹M盆地P油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层预测中,总结出结合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综合预测储集层的研究思路。首先根据已钻井的岩心和录井资料,划分典型井取心段沉积微相,确定研究区目的层沉积环境;然后,以取心段沉积相特征为依据,结合相应的测井信息,将研究区所有井目的层划分为辫状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三角洲亚相;最后,运用沉积相研究结果,结合高精度井震标定技术,确定主力储集层段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地震相,同时运用地震反演技术研究不同砂体的展布特征及其发育期次,并寻找不同砂体的物源方向,对储集层进行综合预测。
- 赵国良穆龙新计智锋李志明吴昌吉
- 关键词:储集层预测地震属性波阻抗反演
- 砂质辫状河储层隔夹层分布模式及其对边底水运移的影响——以南苏丹P油田Fal块为例被引量:11
- 2017年
- 基于野外露头与南苏丹P油田Fal块砂质辫状河储层的地质特征对比,选取山西省大同市吴官屯砂质辫状河露头剖面为原始模型,通过实测地质剖面记录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解剖,明确砂质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建立隔夹层分布模式,并以此为指导分别从隔层和夹层的角度,对Fal块边底水油藏中水体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砂质辫状河储层中发育河底滞留泥砾沉积、废弃河道细粒沉积、泛滥平原细粒沉积、落淤披覆泥沉积和侧积泥沉积共5种成因类型的隔夹层。以单期砂质辫状河河道为基本单元,建立隔夹层分布模式,即废弃河道细粒沉积与河道砂体互相叠置;泛滥平原细粒沉积向河道外侧不断延伸;落淤披覆泥、侧积泥和河底滞留泥砾沉积受后期冲刷改造充填于河道砂体内部。基于建立的砂质辫状河储层隔夹层分布模式,指出Fal块砂质辫状河储层中以泛滥平原细粒沉积为主的隔层分布是影响底水突进程度的主要因素,夹层发育频率越高对边水的遮挡作用越强。
- 王敏赵国良冯敏黄奇志张元福江艳平
- 关键词:隔夹层
- 随机建模中变差函数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1
- 2005年
- 变差函数是随机建模中最重要的参数,它决定随机模拟结果中砂体的空间展布、储集层的物性和砂体的体积。在详细解剖M油田的砂体几何形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球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的计算结果,3种模型计算的变差函数长变程误差15%,短变程误差25%,方向也不一样;同时运用不同模型计算的砂体体积亦有较明显的差别:砂体越发育,砂体连通性越强,不同模型计算的砂体体积相差越小;砂体越不发育,砂体连通性越差,不同模型计算的砂体体积相差越大。通过对变差函数的应用改进,提出空变变差函数的概念,即平面上变差函数是变化的,应用空变变差函数计算结果提高了随机建模的可靠程度。
- 王根久赵丽敏李薇赵国良
- 关键词:变差函数敏感性
- DL油田下白垩统Upper Shuaiba组油藏隔层识别
- 2010年
- 隔层的识别及分布研究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起的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以DL油田USH油藏为例,探讨了储层隔层的识别方法和分布。通过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讨论了研究区隔层类型和测井曲线特征,认为区内隔层较发育,其类型主要为致密隔层,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低伽马、低声波时差、低中子、高密度、高电阻率特征。利用交会图定性识别出隔层,建立起声波识别隔层标准及精度高、逼近速度快的小波神经网络隔层识别模型,其识别效果较好。
- 谢润成周文赵国良周秋媚瞿子易
- 关键词:测井解释小波神经网络UPPER
- 苏丹六区FULA油田储层建模研究
- 该文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深入研究各种随机模拟方法及约束条件,提高了随机建模精度,从而降低其不确定性.首先应用随机反演方法,充分利用三维地震信息,进行了Aradeiba4和Bentiul砂组的随机地震反演.其次...
- 赵国良
- 关键词:随机地震反演地震约束相控建模储层
- 文献传递
- 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对太原西山煤层气高产富集影响被引量:31
- 2005年
- 太原西山煤田是位于沁水盆地西北侧的一个石炭—二叠系煤田,在燕山期发生的岩浆侵入事件在该 煤田形成了异常的古地热场,使煤级在短暂地质时限内迅速增高。该煤田煤层经历了两次生气过程,在第二次生 烃过程中完成了主要生气历程,构造热事件大大提高了煤层生气量,从而给煤层气的富集创造了有利气源条件;同 时中生代地热场具有大地热流量高和瞬时性的特点,形成了大量岩浆诱发成因的煤层割理,提高了煤层的渗透率, 使该地区煤层气资源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 刘洪林王红岩赵国良李贵中杨帆刘洪建
- 关键词:煤层气燕山期岩浆侵入构造热事件
- 薄层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开发建模策略--以阿曼DL油田为例被引量:16
- 2009年
- 利用水平井开发薄层油藏是目前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利用地震、地质、测井、试井等信息,采用最佳建模策略,建立能够满足薄层油藏水平井开发要求的高精度储集层地质模型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以阿曼DL油田为例,针对研究区碳酸盐岩储集层沉积成因特点,根据多学科综合一体化原则,基于地质概念,集成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建模研究,采用"三步建模法"(储集层沉积模式;沉积相模型;储集层参数模型),将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建模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分支水平井资料,提高了模型的精度。通过模型统计对比及油藏数值模拟检验,证实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 赵国良沈平平穆龙新高文凯李艳明
- 关键词:薄层碳酸盐岩水平井
- 分汊与游荡型辫状河隔夹层层次结构特征被引量:3
- 2017年
- 前人对辫状河储层的研究往往笼统地将其作为一种储层类型,对不同类型辫状河储层研究较少。在文献调研和露头观察的基础上,以苏丹FN油田为例,按"层次约束"思路,参考Miall等关于河流相的构型界面分级体系,对分汊与游荡型两种辫状河储层内发育的隔夹层层次结构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分汊型辫状河隔夹层主要包括泛滥平原沉积、泥质充填或半充填河道、落淤层及沟道细粒沉积。而游荡型辫状河隔夹层仅包括泛滥平原沉积和少量泥质半充填河道。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隔夹层在岩石类型、发育程度、厚度及展布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对底水油藏水进方式及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各不相同。最后总结了隔夹层在垂向上影响剩余油分布的5种模式及其相对应的剩余油富集区。
- 王敏赵国良孙天建黄彤飞
- 关键词:游荡型隔夹层剩余油
- 稳定碳同位素δ^(13)C_1在煤层气田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4年
- 煤层气分布状态主要受控于两种地质效应:一种是热动力学机制控制下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存在于煤层气生成期;另一种是甲烷δ13C1解吸-扩散-运移效应,存在于煤层气生成后,源于埋深变浅而造成的泄压条件下。文中以沁水煤层气田为例,探讨了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δ13C1解吸-扩散-运移效应。认为可以利用煤层气δ13C1特征来评价煤层气保存条件和开采稳定性,指导煤层气田的勘探和开发。
- 刘洪林王红岩赵国良李贵中
- 关键词:煤层气碳同位素气田勘探油气运移
- 地震相特征在阿曼Daleel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7年
- 地震波形和振幅等地震相特征与油藏储层物性或流体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研究,确定储层物性特征(孔隙度、厚度等)与地震相属性特征(地震波形、振幅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储层厚度增大或储层孔隙度增大时,对应的地震反射波能量变弱,振幅值降低。以此相关性特征为依据,对阿曼Daleel油田碳酸盐岩岩性油藏的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从三维地震资料沿储层顶面反射层提取对应储层段时窗的均方根振幅值,根据中、低振幅特征划出该油田有利储层的平面分布区域。该方法可以在国内外同类型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推广和深化。
- 李方明苏武赵国良赵万优
- 关键词:碳酸盐岩地震相特征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