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如松

赵如松

作品数:73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化学工程
  • 20篇理学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丙烯
  • 21篇催化
  • 18篇催化剂
  • 16篇丙烷
  • 15篇丙烯酸
  • 9篇VPO催化剂
  • 7篇化学工程
  • 7篇分子
  • 6篇降烯烃
  • 5篇色谱
  • 5篇气相
  • 5篇气相色谱
  • 5篇汽油
  • 5篇相色谱
  • 5篇晶格
  • 5篇晶格氧
  • 5篇教学
  • 5篇分子筛
  • 4篇加氢
  • 4篇稠油

机构

  • 56篇北京石油化工...
  • 17篇北京化工大学
  • 16篇东北石油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北京雪莲羊绒...

作者

  • 72篇赵如松
  • 14篇慕朝
  • 14篇高俊斌
  • 8篇靳广洲
  • 8篇徐铸德
  • 8篇刘广舜
  • 8篇王鉴
  • 8篇匡洞庭
  • 6篇王宗祥
  • 5篇焦玉海
  • 4篇李翠清
  • 4篇姚志龙
  • 4篇罗国华
  • 4篇丁福臣
  • 4篇房晓
  • 4篇邹小勇
  • 4篇毛国梁
  • 4篇李贵梅
  • 4篇赵莎
  • 4篇许佩华

传媒

  • 8篇石油化工
  • 7篇工业催化
  • 5篇北京石油化工...
  • 5篇化工高等教育
  • 3篇石油炼制与化...
  • 3篇分子催化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Chines...
  • 2篇化学研究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上海纺织科技
  • 1篇求实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负载磷钨杂多酸的轻汽油醚化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用球磨共混法制备了磷钨杂多酸负载于HY、Hβ和HZSM-5上的双组元催化剂,分别考察了磷钨杂多酸(HPWA)、HY、Hβ和HZSM-5单组元催化剂及其HPWA与分子筛负载的双组元催化剂对轻汽油与甲醇醚化的反应性能。在自生压力反应釜进行反应的实验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分数40%HPWA的HPWA/Hβ具有优良的反应性能。对40%HPWA/Hβ催化剂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剂油质量比1:12,反应温度90℃,醇油质量比1:3,甲醇含水量4%,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烯烃转化率55.78%,醚化选择性64.00%,醚收率35.69%。
郭娟高俊斌赵如松靳广洲何利娜
关键词:石油化学工程磷钨杂多酸分子筛甲醇轻汽油醚化
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在实验室研究了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反应 ,实现了无氨化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化学除氧方法 ,它与目前的氮气驱氧法相比 ,不会带出有害组分。实验研究了聚合反应速率的控制、pH对交联的影响及引发温度、单体浓度和两种单体配比对反应的影响。评价了产品特性粘数、相对分子质量等性能 ,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 0× 10
慕朝赵如松
关键词:丙烯酸钠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环境友好共聚合
“石油化工”特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构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分层梳理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验-实习-设计"三要素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科研方法训练-大学生研究训练-专业实验"逐层递进的创新实践平台,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培养石油化工特色人才。
李翠清靳海波罗国华赵如松任晓光宋永吉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
丙烷直接选择氧化制取丙烯酸和醋酸的研究
1995年
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在焦磷酸钒(VPO)催化剂上研究了丙烷直接选择氧化制取丙烯酸和醋酸。着重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制备方法以及结构特征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水对反应性能的特殊影响,提出用水与催化剂表面钒原子的配位作用来说明其特殊的活性抑制作用。最后用判断试验推测了可能的反应历程。
赵如松徐铸德
关键词:丙烷丙烯酸醋酸催化剂
H_2O_2处理对HZSM-5分子筛结构及催化环己烯水合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H_2O_2对HZSM-5分子筛进行处理,并采用X射线衍射、N_2低温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NH_3-TPD和吡啶吸附-脱附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表征。考察H_2O_2处理对HZSM-5结构以及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分子筛的颗粒变小,颗粒尺寸(0.5~0.7)μm,酸量下降,L酸中心数减少,B酸增强。H_2O_2处理有利于提高催化环己烯水合制备环己醇的反应活性,环己烯转化率和环己醇选择性分别可达8.33%和97.80%。
王明明姚志龙赵如松
关键词:催化化学环己烯环己醇HZSM-5分子筛
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及反应动力学模拟
1998年
在不锈钢连续流动反应器内进行丙烷均相氧化脱氢的小型试验。丙烷转化率55%~75%时,主要产物C3H6、C2H4、CH4及COx(CO+CO2)收率(按丙烷)分别为17%~19%、19%~28%、8%~14%及10%~14%及约2.5%的乙烷。得出了符合本试验条件的以自由基反应机理为基础的动力学模型。用模型计算得的产物收率与试验结果吻合甚好。以丙烯收率为目标函数,对反应条件做了优化,得丙烯最高收率及相应的乙烯收率分别为22%及36%,丙烷转化率为88.5%。反应条件为:温度870K(恒温),O2/C03值0.44,停留时间1.7s。
王宗祥毛国梁刘广舜赵如松匡洞庭
关键词:丙烷丙烯酸动力学模拟
铈对钒磷混合氧化物催化剂晶格氧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用硝酸铈溶液浸渍制备了一系列Ce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05%~3.0%的钒磷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在脉冲反应色谱上研究了丙烷在其上的晶格氧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和乙酸的反应。结果表明:添加Ce组分改善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可逆储氧量。Ce添加量在1.0%左右时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可逆储氧量最高;Ce添加量小于0.1%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基本没有促进作用。XRD表征结果显示添加Ce组分并未改变催化剂的晶相结构。
赵如松王鉴
关键词:晶格氧晶系
油田若干水站废水混合操作最优条件分析与工艺处理选择
2016年
国内油田每年产出大量采出废水,废水回注处理日益重要。在回注过程中常出现若干水站废水混合操作注入情况,废水混合操作导致水体二次污染问题。为此,分析了水样混合的显著特征;讨论了不同混合处理工艺的指标效果,流程β外输水总Fe质量浓度为0.2 mg/L,去除率达到94%,相比流程α降低了88%,处理效率更高;混合处理停留时间为2 h左右,温度为40℃,p H范围在7.0~7.5时,净化程度较高,操作效率最优。
陶仲冶李贵梅赵莎赵如松
关键词:环保油田废水回注
粉煤灰处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生活污水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用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处理污水,从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一定粒径的粉煤灰作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的方法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吸附处理,实验研究了污水初始COD、进料速度以及pH等实验条件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所用粉煤灰可以较好地脱除校园生活污水的颜色和臭味,能有效地降低污水的COD值。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污水初始COD越高,其脱除率越高;随着流速的增加,污水COD的脱除率先升高再下降,当流速为10 mL/min时,COD的脱除率最大;较低的pH值有利于粉煤灰对污水COD的脱除。
慕朝赵如松何志刚李水云
关键词:生活污水粉煤灰化学需氧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纯丙乳液中残余单体含量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检测溶液上平衡气体中残余单体含量,计算乳液中残余单体的含量,建立一套乳液残余单体的测试方法,检测时间约2 min。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乳液聚合,具体的物理条件及参数可自行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0%~3.94%,0.10%~3.53%,回收率分别为102.45%,97.14%。
焦玉海李晓洁赵如松慕朝
关键词:气相色谱分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