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莱
- 作品数:115 被引量:6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西医研究胆汁返流性胃炎概况
- 1998年
- 大多数学者认为:BRG是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大部切除术后,或“幽门-胆囊反射”失调所引起的疾患,返流的胆汁酸、溶血卵磷脂与Hp为主要致病因子。
- 王和天张大炜王北赵荣莱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功能胆囊
- 脾胃升降与功能性胃肠病被引量:16
- 2007年
- 人生阴阳二气应调和,升、降、出、入应协调。若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就会致病。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升降,不失其常则安。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功能性胃肠病,多有脾胃升降失常表现。清气不升反降为泄,如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腹泻。浊气不降反逆,为胀,为吐,为哕,为便秘,如功能性消化不良(FD)、功能性呕吐、功能性便秘。若“升降之气,上下不得交通”,咽膈之间,气不出入,胸膈满闷,甚或噎塞者,为食管病;气结两胁胀痛,为胆胰病;若腹满胀痛,为功能性腹痛、腹胀。提出升脾、降胃、通利气机、顺气和中、通降镇逆等法;对阳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滞不行、湿浊阻滞脘腹胀满难已者,推荐升清阳、行气滞、化湿泄浊法;对胃阴不足、胃气不降者,养胃阴,即所谓“津液来复,使之通降”。
- 赵荣莱
-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脾胃升降升清降浊学术探讨
- 胆胰功能性疾病诊断被引量:1
- 2001年
- Drossmau DA任主席、多国有关专家组成的功能性胃肠病工作委员会,经过长期努力、制定出Rome标准,于1994年出版《功能性胃肠病》一书,其中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断标准,由吴云林全文译出。该工作委员会经过有关专家反复协商讨论,10年后对标准作相应修正,成RomeⅡ标准,对此笔者曾简要作过介绍。
- 赵荣莱沈慧安
- 关键词:功能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DA
- 慢性腹泻患者中药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董子亮王立王和天赵荣莱
- 关键词:腹泻中医药疗法心理变化
-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00年
- 赵荣莱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镇痛药消炎痛
- 功能性胆胰疾病概述被引量:1
- 2002年
- 赵荣莱沈慧安
- 赵荣莱教授从肝脾肾论治慢性腹泻经验被引量:2
- 2011年
- 赵荣莱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消化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第二、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临床工作50余年,在脾胃病诊断治疗方面,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见解。现将其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简介如下。
- 邓晋妹翟兴红赵荣莱
- 关键词:慢性腹泻名老中医经验
-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血与尿前列腺素E_2及前列腺素F_(2α)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2年
- 用放射免疫法对106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血与尿前列腺素E_2(PGE_2)和前列腺素F_(2α)(PGF_(2α))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作了探讨。初步发现: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血与尿PGE_2皆明显增高(P<0.01),但PGF_(2α)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慢性胃炎患者尿PGE_2和PGF_(2α)皆明显高于轻度慢性胃炎(P<0.05),但血PGE_2和PGF_(2α)在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PGE_2和PGE_2/PGF_(2α)及肝胃不和证患者血PGE_2/PGF_(2α)皆明显高于脾胃虚弱证(P<0.05),和健康对照组比较,血PGE_2/尿PGE_2比值的下降幅度及血PGF_(2α)/尿PGF_(2α)比值的上升幅度均表现为: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提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主要与PGE_2关系密切,血与尿前列腺素(PG)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PG在中医的辨证中可能是一个有益的客观指标。
- 张声生金敬善赵荣莱何俊仁危北海
- 关键词:胃炎消化性溃疡前列腺
- 微量元素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探讨
- 1991年
- 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患某些疾病时微量元素的变化,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1959年以来,在锌酶研究及缺锌的临床表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探讨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报道尚少,本文通过测定慢性胃炎、溃疡病,老年病患者的血清和头发微量元素的含量,来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内在联系和表现规律。
- 罗小石赵荣莱危北海于凤华金敬善沈慧安常志文
- 关键词:微量元素中医辨证胃炎溃疡病老年病
- 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和中医脾胃病被引量:1
- 2001年
- 赵荣莱
- 关键词: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脾胃病中医药疗法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