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静

作品数:31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成像
  • 7篇胶质
  • 7篇胶质瘤
  • 6篇磁共振
  • 5篇术后
  • 5篇小脑
  • 5篇共济失调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肿瘤
  • 4篇小脑共济失调
  • 4篇脊髓小脑共济...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护理
  • 3篇灌注
  • 2篇动脉
  • 2篇豆状核
  • 2篇豆状核变性
  • 2篇修复术

机构

  • 30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达安临床...

作者

  • 30篇赵静
  • 15篇初建平
  • 5篇吴超
  • 4篇江利
  • 4篇王玉亮
  • 4篇李欣蓓
  • 3篇谢冠玲
  • 3篇杨智云
  • 3篇李竹浩
  • 3篇杨旭峰
  • 2篇蓝海
  • 2篇杨有优
  • 2篇陈红兵
  • 2篇朱洪章
  • 2篇周碧
  • 2篇宋玉坤
  • 2篇王婧妍
  • 1篇王冕
  • 1篇张洪宇
  • 1篇钟洪花

传媒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人工智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脑白质及灰质微结构改变
2023年
目的观察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患者脑白质及灰质微结构改变。方法前瞻性招募37例SCA3患者(症状组)、15例SCA3患者直系亲属(症状前组)及3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集全脑3D T1WI及弥散峰度成像(DKI);对白质及灰质结构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针对存在差异脑区提取相关指标,分析脑白质及灰质结构改变与共济失调等级量表(SARA)的相关性。结果症状前组纤维束受损主要见于双侧小脑上、中、下脚及大脑脚等处,其平均弥散峰度(MK)、径向弥散峰度(Kr)、轴向弥散峰度(Ka)及部分各向异性(F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2);症状组受损纤维束广泛存在于双侧小脑上、中、下脚、大脑脚、内囊后肢、胼胝体、丘脑后辐射(包括视辐射)及上放射冠,其MK、Kr、Ka及FA均低于症状前组及对照组(P均<0.02)。相比对照组,症状组双侧小脑半球(前叶、后叶)、脑桥、延髓、双侧壳核及豆状核灰质体积(GMV)显著减少、双侧丘脑GMV显著增加(P均<0.02);相比症状前组,症状组脑桥GMV显著减低(P<0.02)。症状前组与对照组全脑G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2)。症状组及症状前组双侧小脑上、中、下脚及大脑脚部分弥散值与患者SARA评分相关(P均<0.05)。结论SCA3患者脑白质及灰质微结构发生改变,且白质受损更显著并早于临床出现症状。
胡曼诗赵静初建平吴超黄子桓丘海珊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灰质白质弥散磁共振成像
4D-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诊断为颅内AVM患者60例,采用4D-CTA扫描方案的30例患者作为4D-CTA组,采用常规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扫描方案的30例患者作为3D-CTA组,两组分别与对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AVM的位置、最大直径、供血动脉数目、引流静脉的数量及Spetzler&Martin(SM)分级评分,并进行两组间图像质量及辐射有效剂量对比。结果:4D-CTA组辐射有效剂量比3D-CTA组稍高,但两组结果分别与对应的DSA诊断对比,判断位置完全一致、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TA组在诊断供血动脉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3%、100%,引流静脉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3D-CTA组在诊断供血动脉灵敏度及特异度为84.9%、99.2%,引流静脉两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3.9%、96.3%;SM分级评分中,4D-CTA组与DSA诊断一致,3D-CTA组有3例DSA诊断2级的患者被评分到3级,3D-CTA组及4D-CTA组两组数据的伪影指数(AI)及对比噪声比(CNR)之间比较在基底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左侧颈外动脉、大脑后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D-CTA可以动态多角度观察AVM形态,区分主要供血动脉的能力与DSA相似,在识别更小和特定的动脉分支方面比3D-CTA更精确,4D-CTA对颅内AVM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谢定祥赖志满赵静吴嘉乐蔡华崧胡曼诗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机器学习在胶质瘤分级与IDH-1分型的应用
2020年
胶质瘤是一组具有胶质细胞表型特征的神经上皮肿瘤的总称,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根据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胶质瘤的组织学级别越高,预后越差。除此以外,异柠檬酸脱氢酶1及2(IDH-1/IDH-2)基因突变的患者预后要好于没有突变的患者。一直以来,影像科医生致力于术前诊断出胶质瘤患者的组织学分级与基因分型。但人眼识别始终存在局限,而计算机可以从图像中提取大量特征。本研究将利用计算机分析影像学图像,用机器学习训练出识别胶质瘤分级及IDH分型的分类模型。最后使用十折交叉验证评估该模型,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为计算机系统术前诊断出胶质瘤分级与IDH分型做出了一定贡献。
田一粟杨麒赵静丘海珊黄颖倩黄子桓初建平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术前诊断计算机系统基因突变IDH
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颈部增强MRA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颈部动脉增强血管成像(3D CE-MRA)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获得高质量颈部CE-MRA图像的最优对比剂注射流率。方法 收集怀疑颈部血管病变而行颈部增强MRA扫描的患者,根据注射流率不同分为三组,其中A组1 mL/s共22例,B组2 mL/s共25例,C组3 mL/s共20例。由两名主治医师对各节段的动脉图像质量及静脉污染程度分别进行评分,计算整体动脉平均分和静脉污染平均分;分别测量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分叉下1 cm处及双侧同水平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及基底动脉的信号强度(SI),计算整体动脉血管信号平均值及整体血管、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A、B、C三组动脉血管信号平均值分别为584、720、690;动脉血管对比噪声比(CNR)平均值分别为222.50、272.94、280.22,以上指标三组总体具有统计学意义(SI H=8.29,P=0.016;CNR H=7.56,P=0.023)。动脉、静脉及整体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动脉评分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静脉污染评分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而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整体评分中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结论 随注射流率的增加颈动脉血管的信号强度增加,图像信噪比增加,而静脉污染没有增加,故行颈部CE-MRA时推荐注射流率为3 mL/s可取得高质量的血管成像效果。
谢定祥李竹浩吴嘉乐赵静赖志满
关键词:注射流率图像质量
3D-TOF-MRA原始图像和管壁高分辨MRI评估致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夹层的对比研究
李竹浩陈红兵何绍富赵静江利杨旭峰杨智云
定量评估神经轴突方向分散性和密度成像(NODDI)在胶质瘤分级及预测胶质瘤IDH-1突变状态的临床应用
赵静王婧妍王玉亮李欣蓓初建平
单能量去金属伪影技术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Ⅰ型内漏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单能量去金属伪影(single energy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SEMAR)技术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Ⅰ型内漏弹簧圈栓塞术后CTA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Ⅰ型内漏行弹簧圈栓塞术及全腹CTA检查的19例次患者图像,对原始数据分别用NO-SEMAR及SEMAR技术进行重建,对比两组图像主观评分及伪影周围对比噪声比(constrast-to-niose ratio,CNR)、伪影指数(artifacts index,AI)和伪影最大直径。结果使用SEMAR技术后,图像质量主观及CNR明显升高(P<0.05),AI及伪影最大直径明显降低(P<0.05)。结论SEMAR技术可减少弹簧圈伪影,提高CTA图像质量,能清晰显示瘤体、支架、弹簧圈与内漏情况,有利于EVAR术后Ⅰ型内漏患者的诊疗。
赖志满王冕吴嘉乐赵静李竹浩谢定祥
关键词:内漏CT血管造影弹簧圈
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影像表现一例
2019年
本文报道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影像表现一例。患者女,35岁,CT表现为左侧颞叶皮层下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明确强化。MRI表现为左侧颞叶皮层下及海马尾部多发小结节状及不规则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信号,内见少许小片状稍高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DWI病变未见扩散受限,相应ADC图为高信号。病理诊断:多结节空泡状神经元性肿瘤(MVNT),WHOⅠ级。
田一粟赵静刘大伟陈颖茜初建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未服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个体形态学脑网络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未服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个体形态学脑网络的拓扑属性差异及与其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1例6~13岁未服药ADHD患儿及4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典型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采用注意力划消测试评定ADHD患儿的注意力缺陷程度。基于高分辨T1加权图像构建个体形态学脑网络,采用图论方法分析脑网络拓扑属性,并采用偏相关探究网络特征与注意力缺陷症状的关系。结果与TD组比较,ADHD组脑灰质网络全局效率降低,特征路径长度增加(P<0.05)。在节点属性上,ADHD组的节点局部效率和节点中心度在左侧梭状回和右侧颞横回均较TD组降低(P<0.05,FDR校正)。ADHD组左侧梭状回的节点局部效率与注意力划消测试总分呈正相关(r=0.106,P=0.038,FDR校正)。结论ADHD的个体灰质脑网络表现为较低全局效率和较长的特征路径长度,提示该网络拓扑特征转变为“较弱的小世界”模式。ADHD异常的节点连接主要集中在执行控制、基底节和默认网络区域,与注意力缺陷相关。
燕子陈颖茜戴艳刘美娜张洪宇赵静杨智云苏舒
关键词:T1加权拓扑特征灰质图论
一站式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一站式CT灌注成像(CTP)及治疗前后临床影像资料,明确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纳入CT/MRI随访证实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女=21:18,平均年龄65岁,平均起病时间8.4 h),所有患者均随访90天获取其mRS评分(平均2.8分)。对上述患者行320排螺旋CT一站式CTP[非增强CT(NCCT)-CT血管成像(CTA)-CTP]扫描,对NCCT图像行ASPECTS(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评分,经后处理获得脑血管图,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体积以及其相应比值,并获得CTP各灌注参数图[CBF,CBV,MTT,TTP,延迟达峰时间(Delay-TTP)]。将大小一致的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及其相应对侧脑实质,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39例患者中,20例预后良好(mRS≤2)。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评分、梗死核心体积、缺血半暗带MTT及相应区域Delay-TTP与随访90天mRS评分成明显正相关(P≤0.04);而治疗后ASPECTS评分及梗死核心区CBF值与90 d mRS评分成明显负相关(P<0.05)。进一步两组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治疗后ASPECTS、CTP示梗死核心区体积及梗死核心CBF值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ROC分析显示治疗后NIHSS评分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着最高的诊断效能(AUC为0.90),其中敏感度、特异度及拐点值分别为79%,85%和4.5;而梗死核心区CBF具有最佳的特异度(89%),治疗后ASPECTS评分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最高的敏感度(9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核心区体积、CBF、治疗前后NIHSS及治疗后ASPECTS评分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相比较NIHSS评分,梗死核心区CBF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有着更高的特异度。
韦丹赵静党超谢炎钊谢定祥杨旭峰陈红兵江利
关键词:NIHSSASPECTSCT灌注成像急性脑梗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