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梅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四种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对判断肿瘤微卫星状态的价值被引量:33
- 2015年
-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MMR)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查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直肠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病例255例(常规切片140例,组织芯片115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情况,肿瘤细胞核无着色时计为阴性,着色细胞比例〈5%计为局灶阳性,任何一种蛋白表达阴性即判定肿瘤为MMR蛋白缺失,提示肿瘤为高频MSI。全部病例同时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直接检测肿瘤MSI状态。结果采用常规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140例与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8.6%(138/140),对MSI肿瘤检测的敏感度为94.9%(37/39),特异度为100.0%(101/101);与PCR-毛细管电泳法结果不一致的2例均为至少一种蛋白局灶阳性。115例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判读率为91.3%(105/115),可判读病例与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105/105),检测MSI肿瘤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均为100.O%;不可判读病例均为至少一种染色内对照细胞核无着色,10例无法判读。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种MMR蛋白表达筛查MSI结直肠癌的方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可在日常工作中常规开展。对仅有少数肿瘤细胞核阳性表达的病例应高度可疑MSI肿瘤,需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加以验证。
- 秦云梁莉萍郑兴征郑杰叶菊香郭丽梅赵峰石雪迎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DNA错配修复微卫星不稳定性
- 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谈谈病理学精品课程和后精品课程建设被引量:3
- 2007年
- 宫恩聪郭丽梅邵宏权
-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精品课程
-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PC1)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DA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25例PDAC肿瘤标本和对应的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所有标本GPC1蛋白的表达。根据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将标本分为GPC1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GPC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PDAC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为0、1、2、3分的GP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15.2%、18.4%和36.0%,高表达率(2分+3分)为54.4%,而GPC1蛋白在癌旁胰腺组织均阴性表达,PDAC组织GPC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胰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GPC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部位和T分期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和胰腺炎病史、术前血CA19-9水平、手术后切缘情况、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及脉管侵犯均无关(P值均>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GPC1蛋白表达与PDA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相关(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GPC1蛋白表达水平是影响PDA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GPC1蛋白高表达的PDAC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11.00个月比18.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PC1蛋白在PDAC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且GPC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T分期呈正相关,与总生存期呈负相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欢李扬杜娟郭丽梅
- 关键词:胰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影响胰头癌根治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肿瘤出芽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肿瘤出芽在胰头癌根治术后评价预后中的作用。方法肿瘤出芽定义为肿瘤浸润前沿的单个或一簇个数<5的肿瘤细胞,200倍显微镜视野下(0.785 mm2)计数肿瘤出芽的个数。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67例因胰头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对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67例胰头癌患者中肿瘤出芽个数0~59个/0.785 mm2,中位数19个/0.785 mm2。采用接受者运行曲线(ROC)定义肿瘤出芽个数≥17为肿瘤出芽高密度组,<17为肿瘤出芽低密度组。本研究肿瘤出芽高密度组39例(58.2%),低密度组28例(41.8%)。肿瘤出芽高密度组年龄小(P=0.007),T分期高(P=0.007),N分期高(P=0.002),AJCC分期高(P=0.004),神经浸润发生率高(P=0.004),组织学分级高(P=0.001),术后早期复发多(P=0.001),2年生存率低(P=0.000)。(2)存活26例,死亡41例。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3~59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P=0.009)、N分期(P=0.003)、AJCC分期(P=0.006)、组织学分级(P=0.034)和肿瘤出芽(P=0.000)与胰头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出芽高密度是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3.093,95%CI 1.314~7.283,P=0.010)。结论肿瘤出芽高密度是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 张铃福陶明郭丽梅修典荣
-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出芽肿瘤复发预后
- 儿童自身免疫性肠病2例被引量:2
- 2022年
- 2岁6月龄和10月龄患儿均以排稀水便起病,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泻、大量水样便、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病理示小肠黏膜绒毛萎缩,固有膜淋巴细胞浸润,伴隐窝凋亡,例1血清抗杯状细胞抗体阳性,2例患儿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肠病。该病临床罕见,以营养支持及免疫抑制治疗为主。
- 金萌钟雪梅朱丹宁慧娟王美娟姚坤宇郭丽梅石雪迎
- 关键词:免疫抑制治疗淋巴细胞浸润重度营养不良水样便顽固性腹泻隐窝
- 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3
- 2008年
-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以学科发展为基础,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考试评估等方面,对病理学课程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新,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本文结合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旨在探讨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郭丽梅朱莉静冉令杰宫恩聪邵宏权
-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病理学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 Shh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Shh(sonic hedgehog)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h蛋白在36例大肠腺瘤及41例大肠癌中的表达并评估。结果Shh蛋白在大肠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4%(25/36),阳性信号分布在肿瘤细胞胞浆内;Shh的染色评分随腺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呈显著性升高(P<0.05)。Shh蛋白在早期及进展期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12/15)和30.8%(8/26),阳性信号均分布在癌细胞胞浆内;从阳性表达率及染色评分两方面评价,Shh在早期大肠癌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进展期癌(P<0.01和P<0.05)。结论Shh蛋白可能参与大肠腺瘤-癌的演进过程,对Shh的表达进行评估将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 郭丽梅林梅张燕宫恩聪
- 关键词:HEDGEHOG大肠腺瘤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 术中冰冻或术后石蜡病理报告T1b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或术后石蜡病理报告T1b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42例T1b期胆囊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其中14例为术中冰冻病理,28例为术后石蜡病理。经病理科医师重新复核,26例明确为T1b期胆囊癌,其中25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本研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14例冰冻病理为T1b期的胆囊癌患者仅2例石蜡病理为T1b期,其余11例为T2期,1例为T3期,冰冻病理误诊率为85.7%,石蜡病理均等于或高于冰冻病理分期;28例石蜡病理为T1b期的胆囊癌患者2例复核为T2期,石蜡病理误诊率为7.1%,复核结果均等于或高于原分期。25例复核明确且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术后病理均未见胆囊脉管内癌栓或神经侵犯,其中14例行根治手术患者送检淋巴结30枚,均未见癌转移。25例患者中11例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余14例追加腹腔镜或开腹根治手术,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仅1例行腹腔镜根治术及胆囊减压的患者发生腹腔种植转移,术后2年因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结论:胆囊切除术中冰冻病理T1b期胆囊癌应行同期根治手术,术后石蜡病理T1b期胆囊癌应复核其T分期,对复核明确的T1b期胆囊癌需慎重评估追加根治手术的利弊,如果术中有胆囊破损建议积极化疗。
- 张铃福侯纯升郭丽梅陶立元凌晓锋王立新徐智修典荣
- 关键词:胆囊肿瘤肿瘤分期
- 肝细胞癌组织Glypican3和Sonic Hedgehog蛋白表达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Glypican3(GPC3)和Sonic Hedgehog(Shh)蛋白表达及其功能分析。方法取96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体外培养HepG2、MHCC97H、Huh7和SMMC7721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GPC3和Shh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GPC3和Shh蛋白表达,应用String数据库预测GPC3和Shh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结果在96例HCC癌组织,GPC3和Shh阳性率分别为77.1%和68.8%,而两种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60.4%和53.1%;高分化HCC癌组织GPC3蛋白阳性率为85.7%,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的50.0%(P<0.05),Shh蛋白阳性率为81.0%,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的40.0%(P<0.05);存在微血管侵犯(MVI)的HCC癌组织GPC3蛋白阳性率为72.7%,显著高于无MVI组的50.0%(P<0.05),Shh蛋白阳性率为65.9%,显著高于无MVI组的42.3%(P<0.05);体外培养的HepG2、MHCC97H、Huh7和SMMC7721四种肝癌细胞胞浆GPC3和Shh蛋白共表达,两种蛋白表达趋势一致。结论GPC3和Shh蛋白可能影响HCC肿瘤细胞分化和MVI形成,并且两种蛋白可能存在共表达及相互作用。
- 李欢李扬杜娟梅放王玉湘郭丽梅
- 关键词:肝细胞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 基于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病理学教学新模式的构建被引量:12
- 2009年
- 基于实验室的局域网、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数字切片库,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对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改革,新病理学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由大教室转移到实验室内,主讲教师不但系统讲授理论课,而且讲解实验课的标本和切片,留下部分时问由实习教师在实验室内指导学生观察标本、切片、讨论尸体解剖病例。对210名参与新教学模式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室的理论课的视听效果好于大教室的理论课,主讲教师讲解实验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实习课的学习,且数字切片受到学生的欢迎。
- 冉令杰陆敏郭丽梅邵宏权宫恩聪
- 关键词: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病理学教学模式数字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