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明
- 作品数:20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近30年福建省海岸线变迁遥感解译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是人口、城市和工业最为集中地地区,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李彬等(1979),早在1979年就有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海岸带的环境地质和生态问题。
- 李亮田福金郭建明
- 关键词:海岸线变迁遥感解译
- 三维构造演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被引量:4
- 2015年
- 构造演化研究目前正在由二维向三维过渡。三维构造演化研究作为本领域的技术前沿与发展趋势,在适用性、精确度、可视性及应用等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本文阐述了三维构造演化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从三维构造建模和三维构造恢复两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重点介绍。三维构造演化研究将几何学与地质力学结合起来,使地质模型非常接近真实的地质体,构造恢复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该方法在油气勘探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三维构造演化的研究难以在大范围区域内展开、对多条不同倾向断层的恢复会导致模型发生位移以及消除复杂断层的断距时会使断块发生水平旋转。
- 赵恒郭建明郑建京关宝文郑有伟
- 新疆西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中新生代沉积岩源区和构造背景
- 2016年
- 沉积岩中的碎屑组分及相对稳定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可以反映物源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源区的确定和构造背景的分析。本文通过对西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侏罗纪至古近纪沉积地层的碎屑岩岩石学和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揭示盆地沉积岩的源岩来自上地壳,岩性以长英质岩石为主,混合部分安山质及基性岩石。源区构造背景应为岩浆弧和再循环造山带,其中岩浆弧起主导作用。本文的分析结果为研究博格达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且对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赵恒李艳杰关宝文郭建明郑有伟许世阳郑建京
- 基于ASTER数据对中非裂谷系东部地表构造解释及油气信息提取
- 2021年
- 获取Doseo盆地和Salamat盆地ASTER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波段比值法及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粘土蚀变、碳酸盐岩蚀变、铁离子(Fe^(2+)、Fe^(3+))蚀变等异常信息,圈定遥感异常区。异常解译显示,异常区域主要分布在Salamat盆地和Doseo盆地西南侧,异常强度以一级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高渗漏区粘土矿物蚀变异常极为明显,其次为碳酸盐岩异常,铁离子蚀变异常最不明显。地表地质解释表明,中非剪切带为右行走滑断裂,断裂两侧发育与主断裂斜交的雁列式断层或褶皱,主剪切带在宏观影像上呈反"S"形,走向北东,断层转折部位为松弛拉伸区域,形成Salamat和Doseo拉分盆地,盆地内部发育大量扭张类构造样式。异常区域与断裂分布的对应关系较好,指示油气渗漏受断裂控制,断裂带为油气渗漏提供通道,使地表油气异常信息较为明显。该研究为中非裂谷系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 刘翔樊海龙郭建明郭建明
- 关键词:ASTER数据蚀变矿物油气微渗漏
-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侏罗系重矿物演化特征及对博格达山隆升的响应被引量:9
- 2016年
-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其南缘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但博格达山前带油气勘探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为博格达山体与周缘凹陷的盆山关系认识不够,以及后期演化对成盆成烃的控制与约束作用认识不够深入。沉积盆地中保存的碎屑物质记录了盆地在沉积过程中周缘造山带岩石圈特征和盆地动力学性质,而沉积重矿物由于其自身的稳定性全程参与在这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过程中,所以碎屑重矿物是源区母岩信息的重要载体。根据重矿物碎屑的磨圆情况、含量变化、组合特征以及不同重矿物指数等矿物岩石学特征,研究侏罗纪时期博格达山隆升过程,为博格达山隆升发生在中侏罗世头屯河时期提供有力的佐证。依据重矿物特征将侏罗纪博格达地区构造演化分为两个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晚期,构造相对稳定阶段;中侏罗晚期—晚侏罗世,构造隆升强烈阶段。并结合前人的构造热年代学、U-Pb年龄,古水流等研究成果,认为在早侏罗世—中侏罗晚期,博格达山地区为汇水沉积区,物源主要来自卡拉美丽山,在中侏罗晚期—晚侏罗世,物源来自于博格达山,认为此时博格达山已经隆升。
- 郑有伟王亚东郭建明刘兴旺赵光亮苏龙郑建京
- 关键词:侏罗系重矿物分析博格达山隆升
- 地震剖面记录的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被引量:10
- 2011年
- 柴达木盆地被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围限,新生代盆地发育受周边山体隆升的控制。柴西地区是整个盆地内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形成了NWW和NEE走向的两套断裂体系,地震剖面上明显发育生长地层。为研究柴西地区构造运动模式及期次与周边山体及断裂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该区主干地震剖面的最新解译成果,对剖面中的断裂及生长层序进行分析。确定柴西地区新生代活动断裂集中在3个时期,分别控制不同生长层序的发育:早期活动的断层控制生长层序1的发育(TR~T3,53.5~31.5 Ma),晚期活动断层控制生长层序2的发育(T 2~现今,14.9~0 Ma),新生代以来一直活动的断层也控制着一套生长层序。区内构造演化主体方向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前不断向盆内扩展并共同调节构造展布方向。
- 王亚东张涛李仕远郑建京郭建明孙国强
- 博格达山地区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博格达山是现代地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博格达何时隆升,对于其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较少。作者通过对博格达山地区不同时代地层中岩墙、节理、褶皱和断层等构造进行分期配套以及构造要素测量分析,认为二叠纪以来博格达山及周缘地区具有较强构造变形,构造应力场可划分为3期:二叠纪末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向,可能与后碰撞伸展作用和乌拉尔碰撞带向东挤压的远程效应有关;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最大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与欧亚板块和拉萨地块的碰撞有关;新近纪以来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的远程效应,博格达山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NE-NE向。这些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具有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主要受欧亚板块南缘不同时期小陆块碰撞的控制,并且这些构造应力场对周缘盆地油气成藏具有一定影响。
- 关宝文郑建京赵恒郭建明杨燕王亚东郑有伟
- 关键词:博格达山构造应力场节理岩墙
- 新疆博格达构造带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过程探讨被引量:5
- 2015年
- 文章综合分析了前人的成果资料,在对博格达地区野外地质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博格达构造带的岩石学、地层学及沉积学的系统的研究,认为博格达山经历了早石炭世初始裂谷、晚石炭世成熟裂谷、早二叠世造山、早二叠世晚期后造山演化四个阶段。
- 郑有伟郭建明郑建京王亚东许世阳
- 关键词:博格达山晚古生代
- 刘家峡水库西南部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5
- 2020年
- 为了研究刘家峡水库西南部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采集的5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Cr、Cd、Ni、Cu、Zn和Pb的含量进行测试,其平均含量分别为77.03μg/g、 0.16μg/g、 33.53μg/g、 32.09μg/g、 291.77μg/g、 22.44μg/g。在研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的基础上,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判断水库的受污染程度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6种元素的地累积指数排序依次为:Zn>Cu>Cd>Ni>Pb>Cr;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排序依次为:Cd>Cu>Pb>Zn>Ni>Cr;各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或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依次为黄河主河道>大夏河河口>黄河横剖面。综合4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认为对刘家峡水库西南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贡献率较高的重金属污染因子是Zn、Cu和Cd;综合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认为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Zn、Cu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或工业污染;(2)Cd主要来源于工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
- 刘翔刘翔樊海龙郭建明樊海龙雷天柱王建丰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刘家峡水库
- 柴窝铺盆地及其北缘地区中新生代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沉积岩中的碎屑组分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可以反映物源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源区的确定、构造背景的分析。通过对柴窝铺盆地及北缘地区侏罗纪至古近纪沉积地层的碎屑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盆地沉积岩的原岩来自上地壳,岩性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并混合进了部分安山质及基性岩石。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因其原岩是在大陆岛弧环境下形成的,所以部分构造背景显示为大陆岛弧。本次研究不仅可以为柴窝铺盆地及北天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机制提供有力证据,并且对柴窝铺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赵恒郭建明刘文汇樊海龙许世阳郑建京
- 关键词:碎屑组分主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