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清海

作品数:80 被引量:43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9篇地球化
  • 19篇地球化学
  • 12篇地下水
  • 11篇热泉
  • 9篇地热系统
  • 9篇热系统
  • 8篇地热水
  • 7篇硫代
  • 6篇离子
  • 6篇
  • 5篇地质
  • 5篇岩溶
  • 5篇岩相
  • 5篇阴离子
  • 5篇水-岩相互作...
  • 5篇
  • 4篇地下水系统
  • 4篇岩溶水
  • 4篇增强型地热系...
  • 4篇水文地球

机构

  • 5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1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黄河上游水电...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长江大学
  • 2篇山西省水利厅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山西省水利建...

作者

  • 78篇郭清海
  • 11篇王焰新
  • 8篇曹耀武
  • 7篇骆进
  • 6篇刘明亮
  • 4篇邓安利
  • 4篇蒋方媛
  • 3篇马腾
  • 3篇王帅
  • 3篇刘明亮
  • 3篇朱明成
  • 2篇马腾
  • 2篇马瑞
  • 2篇苏春利
  • 2篇袁建飞
  • 2篇李义连
  • 2篇赵海丰
  • 2篇贾甲
  • 2篇程超杰
  • 2篇郭伟

传媒

  • 10篇地球科学
  • 7篇地质科技情报
  • 7篇安全与环境工...
  • 6篇地球科学(中...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地学前缘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地质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东华理工学院...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2004年在...
  • 1篇2004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新生代断陷盆地内孔隙地下水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模拟:以山西太原盆地为例被引量:20
2014年
以地处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新生代断陷盆地——太原盆地为例,分析了影响孔隙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孔隙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表现出明显分带性,并与盆地水文地质单元分区吻合得很好。地下水地球化学过程的定性研究结论与基于PHREEQC的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一致,均表明对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形成和演化而言,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解-沉淀作用、排泄区地下水的蒸发浓缩作用及其与含水层介质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是控制性的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表明: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可指示地下水流动场,水化学过程研究是地下水系统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郭清海王焰新
关键词:PHREEQC
机械化学法合成羟基插层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被引量:1
2021年
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一类可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组分(特别是有害阴离子)的无机吸附材料。常用的共沉淀法在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碱性废水,且合成产物通常结晶度较低。本文利用改进的机械化学合成法,选取MgO和无定形态的Fe(OH)_(3)作为反应前驱物,成功制备出了羟基(—OH)插层的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Mg-Fe-OH-LDH)。通过对合成产物的XRD、SEM、FT-IR及比表面积分析,探究了研磨时间、研磨条件及晶化时间等实验参数对产物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期机械研磨过程中对MgO和无定形态的Fe(OH)_(3)混合物进行强烈的撞击和搅拌,可以诱发化学反应并合成目标产物,使用高能行星球磨仪研磨仅1.5 h即可生成高纯度的Mg-Fe-OH-LDH;晶化过程加快后期合成产物的晶粒发育,晶化48 h后的Mg-Fe-OH-LDH晶粒呈规整的薄片型,孔隙发育,且层间主要为羟基和水分子,化学结构式为Mg_(2.96)Fe(OH)_(8.94)·0.942H_(2)O,比表面积为42.8 m^(2)/g;在25℃条件下,对磷酸根和刚果红的单分子层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4.44和97.61 mg/g。综上,通过该方法可经济、高效地大批量生产Mg-Fe-OH-LDH,同时避免了掺杂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其他阴离子组分,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的水污染处理。
梁梦思曹耀武曹耀武杨晨杨晨
关键词:机械化学法晶化前驱物
地下水与环境变化研究被引量:54
2005年
环境变化研究是当前国际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受体和信息载体。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诸如地下水水位、宏量组分、微量组分、同位素、惰性气体等可以用作不同时间尺度上环境变化的指示剂。从地下水及其沉积物中识别和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预警功能是地下水科学向环境科学延伸的重要方向;而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紧缺形势不断恶化,全球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成为水文地质研究的新课题。
王焰新马腾郭清海马瑞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变化水资源
地热水中竞争巯基化影响下的砷、锑形态分布:以西藏阿里典型水热区为例
2023年
砷、锑是地热水中的典型有害组分,受地热水独特水化学条件影响,常呈现与其他类型天然水体相异的形态分布特征。本文以西藏阿里的朗久、曲色涌巴、门士、莫落江等地热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含硫化物地热水中砷、锑在竞争巯基化过程影响下的形态分布特征。受富砷、锑岩浆流体输入或高温条件下热储围岩加强淋滤的影响,上述地热区排泄的地热水中砷、锑浓度范围分别可达5833~20750μg/L和579~2129μg/L。地热水中砷以亚砷酸盐和砷酸盐为主要存在形态,但同时存在占总砷百分比在0.1%~55.1%之间的硫代砷酸盐;与砷的情况不同,地热水中锑检测出的形态均为亚锑酸盐和/或锑酸盐,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硫代锑酸盐。考虑到相当一部分地热水样品的S/Sb摩尔比在理论上满足硫代锑酸盐的形成条件,且所有样品中砷的富集程度均不同程度高于锑,我们认为地热水中锑的含氧络阴离子的巯基化过程受到了共存砷的强烈抑制。在硫化物相对于砷、锑总量并不充分盈余的情况下,砷的竞争巯基化是控制地热水中硫代锑酸盐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本工作及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西藏地热水环境中砷、锑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
詹海鹏郭清海
关键词:地热水
一种非饱和土热物性参数测试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饱和土热物性参数测试系统,由土样控制系统、热物性参数测试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所述土样控制系统由压力板仪单元、压力控制单元、水质量测量单元组成,压力板仪单元包括试件室、环刀、陶土板、固定螺栓、底座和水...
骆进朱永强项伟程超杰贾甲赵海丰郭清海
文献传递
城市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被引量:13
2009年
太原市属于我国北方的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是区内最重要的供水水源。然而,该地区代表性地下水的水质演化趋势与常规污染物分布特征表明,区内地下水已经遭受污染,在研究区南部,地下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地下水开采、工业与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农业污灌、化肥及农药的施用、采矿活动等。
蒋方媛郭清海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
富砷地热废水排放的水环境效应——以西藏羊八井热田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西藏羊八井热田是我国目前唯一用于地热发电的高温热田,地热电厂产生的高砷废水直接排入了藏布曲(河)——热田内最主要的地表水体。通过地热废水、藏布曲(河)河水、羊八井河水和藏布曲南溪水的砷含量的对比,阐明了地热废水排放与其他水体汇入对藏布曲河水砷含量变化的影响。地热废水中的砷在排入藏布曲后受到了河水稀释作用与河床沉积物吸附作用的影响。计算了藏布曲不同河段内砷的综合衰减系数,并与河床沉积物对砷的吸附分配系数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的拟合曲线符合指数关系。这表明随着河床沉积物吸附作用的加强,河水中砷的天然衰减将相应呈指数形式增加。
郭清海叶露魏晓阳常军坦
关键词:
山西岩溶大泉近50年的流量变化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1
2005年
山西岩溶为中国北方岩溶之典型代表,岩溶水是当地最重要的供水水源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各岩溶泉的流量大都以衰减为主要变化特征.本文以娘子关泉、辛安泉、郭庄泉、神头泉、晋祠泉、兰村泉、洪山泉等7个岩溶大泉为例,将岩溶泉的流量变化过程划分为天然波动阶段与人类活动影响叠加阶段,其流量衰减主要受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控制,其中前者的贡献约为60%,后者的贡献约为40%;而根据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又可将泉流量衰减模式初步划分为天然衰减为主型、开采衰减为主型、混合衰减型三类.7个岩溶泉总还原流量的变化与同期全球气温变化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对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变暖与干旱化过程具有指示意义,表明岩溶泉的流量演化过程分析可以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种新手段.
郭清海王焰新马腾李录秀
关键词:岩溶泉岩溶大泉干旱化全球气候变化
青海共和盆地地热水的同位素特征及其地球化学起源
共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海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区内水热活动集中分布于盆地内恰卜恰一带以及盆地东侧的瓦里贡山断裂带和盆地西侧的瓦洪山断裂带。对上述水热区内所采集地热水样的水化学组成及D、18O、13C、34...
刘明亮郭清海
关键词:地热水同位素地球化学共和盆地
地下水环境中的硫代砷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硫代砷是富硫化物地下水中砷的重要形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潜在威胁。目前硫代砷研究程度尚低,本次主要针对国内外地下水(地热水)中硫代砷的存在形态,水文—生物—环境地球化学过程,样品保存,定量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如下:pH,氧化还原电位,硫化物含量和微生物作用等是影响地下水中硫代砷稳定存在和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含铁矿物能与水中的硫代砷形成配位键对其进行吸附,吸附性普遍弱于(亚)砷酸盐,因此,地下水中硫代砷可能表现出更强的迁移性。用于硫代砷检测的自然水样在采集中可采取过滤,速冻,厌氧和低温短期保存的操作流程,以减缓该形态的转化甚至消失。色谱联用ICP-MS系统可用于自然水样中硫代砷的分离定量检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吸收光谱法在不同场景下也可对硫代砷进行定量和表征分析。地热水和浅层地下水中均可能存在硫代砷,由于水样中硫代砷的不稳定性,室内检测和分析难以准确反映现场过程,因此,野外样品保存技术和现场检测方法的更新可能在未来有更大研究空间,值得进一步探索。
严克涛郭清海
关键词:地下水地热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